她定了定神,放缓了声音。
“我算不上你的医生,顶多算是你的厨娘。”
“就算你不说,我也会每天给你做药膳。”
“我希望你能好好的。”
她看着他,发亮的眸子里,倒映着他清瘦苍白的面容。
“我也相信,你一定会好起来。”
顾承颐的心,被她这句话轻轻地撞了一下。
一股暖流从心底最深处涌起,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带着一种酸酸胀胀的感觉。
这比刚刚喝下的那碗鸡汤,还要让他感到温暖。
他很想伸出手,去牵住她的手。
那个念头如此强烈,以至于他放在轮椅扶手上的手,指节都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但他最终还是克制住了。
他抬起头,脸上那层常年笼罩的冰霜,在这一刻悄然融化。
一个极浅的笑容,缓缓在他唇边绽开。
“有你在,我一定会好起来的。”
那笑容,就像是冬日里最暖的一缕阳光,瞬间驱散了他眉眼间的阴郁与病气。
他本就生得惊为天人,此刻一笑,那种带着脆弱感的俊美更是被放大了无数倍,瑰丽得让人几乎不敢直视。
孟听雨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的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个他们恋爱时的画面。
那时候,他也时常这样看着她笑,眼里的温柔和爱意,浓得能将人溺毙。
顾承颐察觉到了她的失神。
他清晰地看到,她的目光穿透了他,看向了某个遥远的过去。
她又在想以前的自己了。
不知为何,一股古怪的情绪在他胸口升起。
酸酸的,涩涩的。
像是有人动了他最珍视的宝贝。
明明嫉妒的是过去的自己,这种感觉却荒谬又真实。
他不喜欢她透过自己,去看另一个人,哪怕那个人就是曾经的自己。
他想让她看的,是现在坐在她面前的,这个病恹恹的,需要她的顾承颐。
为了拉回她的思绪,他主动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干涩。
“以前,你都叫我什么?”
孟听雨猛地回过神,有些诧异他会主动问起过去的事。
她定了定神,轻声说。
“叫你……承颐哥。”
说完这三个字,她自己先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耳根微微发烫。
“现在你不记得我了,我觉得……还是叫你顾先生比较好。”
她试图重新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
“不行。”
顾承颐想也不想地拒绝了。
他看着她,墨色的眼眸里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强势,用他那套无懈可击的科研逻辑,堵住了她所有退路。
“你已经带着念念来找我了。”
“念念是我的女儿,哪怕亲子鉴定没出来我也确定,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你作为念念的母亲,却称呼我为顾先生,别人会怎么看?”
“所以,以后你还是叫我承颐哥吧。”
孟听雨被他这套逻辑绕了进去。
好像……是这个道理。
她看着他认真的神情,终究还是点了点头,有些生涩地唤了一声。
“……承颐哥。”
这两个字从她口中吐出,仿佛带着某种魔力。
顾承颐觉得,自己那颗沉寂了二十七年的心,像是被羽毛轻轻搔刮了一下,生出一种奇异的雀跃感。
他压下心底的情绪,乘胜追击。
“那我以前,叫你什么?”
孟听雨的脸颊更热了。
“你叫我听雨。”
她停顿了一下,声音低得像蚊子哼。
“偶尔……也会叫我小雨。”
她不敢去看他的眼睛。
因为以前的顾承颐,只会在与她亲昵温存的时候,才会用那种缱绻喑哑的嗓音,一声声地唤她“小雨”。
每一个字,都像是带着滚烫的温度,能灼伤她的皮肤。
顾承颐敏锐地察觉到了她脸颊上那抹动人的红晕。
也捕捉到了她提起“小雨”这个称呼时,眼底那一闪而过的羞赧与甜蜜。
那份甜蜜,是属于过去那个男人的。
他再一次感觉到了那种酸涩的、名为吃醋的情绪。
哪怕是吃自己的醋,也让他觉得胸口发闷。
他看着她微红的耳垂,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他知道现在不能太急切,那只会吓到她。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理智的,却又让他自己感到些许不满的决定。
“那我以后,就叫你听雨。”
他选择了那个相对疏远,却也足够亲近的称呼。
孟听雨轻轻“嗯”了一声,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
两人之间那种微妙的暧昧与拉扯,让餐厅里的空气都变得有些黏稠起来。
就在这时,一直乖乖坐在儿童餐椅里的念念揉了揉眼睛,奶声奶气地开口。
“妈妈,我困了。”
这一声,瞬间打破了房间里所有的旖旎。
孟听雨如蒙大赦,立刻起身,动作麻利地解开女儿的围兜,将她抱进怀里。
“顾……承颐哥,那我们先回房了。”
她抱着念念,朝顾承颐道别,脚步甚至比平时快了几分。
顾承颐看着她近乎落荒而逃的背影,眼底划过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笑意。
听雨……
他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眼前仿佛还浮现着她羞赫的模样。
他想,来日方长。
昨天,三道身影就悄然登上了去京城的火车。
顾家老夫人和顾承颐的母亲魏淑云,还有昨天就赶回家的顾巾帼一起要去顾家大院了。
都想见一见那个还没见过,却已经牵动了全家人心的小曾孙女。
与此同时,顾家大院的主厨房里,晨光熹微。
孟听雨系着围裙,神情专注。
昨夜的药膳只是第一步,是为顾承颐淤堵的身体打开一道泄洪的口子。
今日的早餐,才是真正温养的开始。
她为顾承颐准备的第一道是三黑补肾粥。
黑米、黑豆、黑芝麻,辅以核桃与枸杞,再滴入几滴灵泉水,用文火慢熬。
这道粥专补他亏虚的肾精,固本培元,是他常年久坐、身体亏空最需要的。
第二道是淮山百合蒸鱼片。
新鲜的石斑鱼肉片得薄如纸翼,与健脾养胃的淮山、润肺安神的百合一同清蒸。
不加多余调味,只求食材本味与药性相融,能安抚他因郁结而受损的脾胃。
最后是一小碟金丝玉枣糕,补气养血,甜而不腻,用来打开他清晨萎靡的食欲。
当第一缕粥香夹杂着鱼肉的鲜美与枣糕的甜糯,从厨房的窗户飘散出去时,整个沉寂的大院仿佛被按下了某个开关。
院子里正在交接岗的警卫们,动作齐齐一顿。
一个年轻警卫猛吸一口气,只觉得那香味钻进鼻腔,浑身的疲惫都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