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高三的课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
想到上一世回到家还得面对妈妈的催命记账本,我就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于是我特意向妈妈申请了在校住宿,想节省通勤时间,也能离她远一些。
妈妈却在电话里冷笑:
“住校?你以为住校就不用花钱了?每周送来的营养餐补品都是白送你的?一晚住宿费加杂费折算下来比你补课费还高。”
我咬着嘴唇,强忍住眼眶的酸涩,“妈,我在家住宿不是也得记住宿费的账嘛。”
“怎么交都是交”
“那你就在家住,省得我还要专门送东西到学校,浪费交通钱。”
妈妈不容置疑地打断我。
无奈之下,我只好扯着笑好声好气地哄着她。
“妈,我只是想省点时间好好学习,等学好了以后都还给你。”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她低声的嘀咕:
“行吧,那你别想着偷懒,既然花了钱,成绩就得提上去。”
我重重地点头,喉咙发紧,却只能轻声应下。
她顿了顿,“这些钱以后你可都得还我,连本带息。”
我握着电话,耳边传来她记账的刷刷声,像是催命的节律。
直到多年后我才明白,她对我的每一分付出都是高利贷。
而那本写满“投资”与“回报”的账册,压得我至死方休。
妈妈给我交了一整个学期的住宿费,4人间每人400。
逃离了妈妈身边,我终于得以喘息。
可却发现真正的考验来临。
“封最最!你吃什么吃了15?金子吗?”
“有一口饭吃得了,我送你去学校是让你读书的,不是让你吃金子的!我告诉你,你以后都得还我的,你以为不要钱才狂吃的是吧!”
我低头盯着食堂的饭碟,手指微微发抖。
“荤菜6块,素菜4块,饭1块,一荤两素15我没乱花。”
重点高中的食堂饭菜价格透明,可妈妈的怀疑像阴影一样笼罩着我。
“没乱花?等你还不上我的钱你就哭吧。”
“隔壁张雪梅她妈一个月就给五百,人家学习照样好好的。”
“以后一天生活费不要超过18块,听到没!”
我咬着筷子应下,挂断了电话。
我深吸一口气,把剩下的半块红烧肉塞进嘴里,随着委屈一起咽下去。
到了晚上,手机绑定的亲情卡扣除了十五块钱一碗牛肉面的费用。
不出意外,妈妈再次打来了电话。
“你要死啊?我说了一天不超过18块,你当成耳边风是吧?”
我攥着手机,耳边又传来她噼里啪啦记账的声音,仿佛每一笔都在我心上刻字。
“今天超支了12块,明天的早餐和晚饭你都别吃了!给你长长记性。”
妈妈挂断电话后,设置了亲情卡当日扣除费用不得超过6元。
我望着食堂窗口琳琅满目的饭菜,却只能挑选最便宜的素菜拌饭。
到了第二天晚上,饿的实在发慌,我给爸爸打电话。
爸爸却和妈妈统一战线,这么多年了,我其实早就习惯了。
再没了可以打通的电话,我想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因为反抗,而活活饿死。
根本不用等到成年后赚钱还债,也挺好的。
晚自习的时候,我饿得胃里翻腾,蹲在教室外面干呕。
班主任路过,递给我一包牛奶和饼干,轻声说:
“吃得饱,才能学得好。”
我攥着那包饼干,眼泪砸在包装纸上。
原来不是所有人都觉得爱是有价码的。
那天我第一次没算价格,一口一口把饼干咽下去,甜味混着眼泪滑进喉咙。
某天早读课的时候,我因为花费超标被克扣了早餐钱,低血糖晕倒在座位上。
醒来时,班主任正坐在床边。
“家里要是有困难你跟老师说,老师会帮你申请贫困补助的。”
我摇了摇头,我家不穷,只是我妈记了我一辈子的账。
我将我家的情况告诉班主任,他沉默了很久,最后起身走到医务室门外。
“封最最的家长吧。”
“你们这是不行的,不给孩子吃饭怎么学习?她这个年纪是长身体的时候。”
隔着门我都知道我妈又在翻账本,向班主任细数我这些年的“奢侈消费。”
班主任打断了她的话:
“你女儿很优秀,也很懂事,她不需要账本里的数字来衡量自己。”
“你们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还有,要什么账?作为父母,你们有应尽的养护义务。”
“封最最成年之前,她的所有支出你们都没权利追讨!”
是啊,我怎么忘了。
我怎么忘了,我还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班主任的话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一直以来被压迫的处境。
我鼓起勇气向班主任申请了贫困补助,也第一次知道了原来自己可以堂堂正正地获得帮助,而不必背负“欠债”的愧疚。
从那天起,我开始学会为自己争取应有的权利。
我突然想起上一世我瘦骨嶙峋躺在血泊中的样子,我的一生都在还债。
这一世,我不能再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