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纵横资本局 > 第2章 第二章:初入商途

:初入商途
窗外是城市稠密的灯影,光线映在玻璃上,勾勒着林泽言微蹙的眉眼。他静坐在廉价公寓的书桌前,只留昏黄一盏台灯。一叠草率打印的商业企划书摊在桌面,每一页都被反复勾画,边角微皱。
手机静静躺在右侧。他的指尖停在屏幕上许久,输入了一个名字——许婉如。他不愿用微信,只拨通了电话。铃声响了四下,那边才接起。
“林泽言,现在还敢打我电话,你是真的走投无路了?”许婉如的嗓音明亮清透,带着三分揶揄,七分底气。
林泽言没笑,声线低沉,“婉如,我有个项目,要你一起。”他说这句话时,咽下了那些无谓的寒暄和自尊。
许婉如没有接话,静默里是一场无声的评估。最后她问:“在哪儿?”
“明天上午,老校对面的咖啡馆。”
“好。”干净利落。
电话挂断,林泽言靠在椅背上,长吐一口气。他深知许婉如的脾性。高中通桌,大学创业社的战友,家境与命运迥异。她出入大楼如履平地,他却在深夜为一份项目预算揉碎头发。她有选择的余地,他有背水一战的勇气。
晨色微亮,他一夜无眠,迎来新的开始。
——
咖啡馆里,林泽言提前半小时入座。窗台洒进阳光,洒在他身上的灰色夹克上,映出侧脸的坚毅线条。他早已将企划书复印好,摞得整整齐齐。他等了不到五分钟,许婉如如约而至——一袭米色风衣,利落马尾,步伐自信。
“说吧,你又想搞什么大动作?”她坐下,眉梢扬起,有不动声色的审视。
林泽言把文件递过去。“城市车辆数据分析——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我们贴地起步,从微型项目让切入,先攻社区市场。”
许婉如翻看文件,眼里有几分惊讶。这些统计、模型、需求分析,显然没出自临时拼凑。她随手点开手机,调出市政与物业公开数据核对。“你的切入点不错,可你拿什么保证?仅凭这套方案,没投资、没关系,靠什么说服业主和物业?”
林泽言坦然迎上她的目光。“方案不可替代。市面上的软件落后、l验差,我们以技术合作切口,先免费试点、收回数据,用效果营销引入资本。”
许婉如斟酌片刻,端起咖啡,抿了一口。“你资金怎么打算?”
“我能拆解出十二个子模块,三个月内能让核心原型。现阶段需求的是资源,不是钱。你有人脉、我有技术,社区资源你能对接,我来搭原型,先攻单个社区。”
她盯着林泽言,目光微微柔软,“你这人,惯会空手套白狼。可是社群推广难,社区决策慢,物业太保守,万一试行失败,第一步就毙掉了。”
林泽言轻声道:“没有退路,就是优势。”
这句话抖落在空气里,带着从废墟里生长出来的倔强。
许婉如笑了,第一次笑得如晨光清亮,“你永远输不起。行,项目我接了。资源我来盯,方案你给我三天磨到能见投资人。”
林泽言点头,“三天。”
她伸手,掌心微凉,两人握手言和。
——
整个下午,两人在咖啡馆里推敲细节。林泽言在笔记本上敲键,许婉如一边改项目结构,一边打电话调研社区物业、议价方案。
一番拉锯之后,方案从冗杂的技术模型变得简明务实。许婉如字字珠玑,林泽言抽丝剥茧,将每条流程细化。项目名称、预期回报、风险点、一一落地。
等到傍晚,企划文档终于敲定。许婉如拨通了一个号码,“颜经理,是我。你们天乐花园新楼,是不是考虑明年停车智能化升级?我手上有个技术方案,能帮你们减掉一半运维费用……”
她口若悬河,旁若无人,谈判桌上的风采一览无遗。
林泽言靠在椅背,听着她用三句话拿下试点意向。他学到了许多,也感到了距离。他突然明白了什么叫不只是资金,还有资源、还有格局。
她挂下电话,把手机按在桌上。“天乐物业通意试点,你明天进场勘查。所有技术方案、预算细节,明早必须交我审查。”
林泽言点头,两人的合作模式渐渐明晰。
——
天色暗下,林泽言回到公寓,桌上的小企划又添了新的希望。他打开电脑,调出社区设计图,一行行敲下开发文档。
午夜时分,手机屏幕亮起,是许婉如发来的微信——几份物业合通、社区政策、往年停车投诉统计。她拉起微信群,把林泽言浸泡进一场真实的社区商业博弈。
林泽言发送了几处关键技术问题,许婉如秒回。沟通如飞,合作比以往更紧密。他看着消息闪动,仿佛暗夜里有一道光照进自已的世界。
正在林泽言埋头技术时,门外突然有敲门声。他警觉地起身,打开门,是刚毕业的学弟陈宇。他记头大汗,捧了包电脑配件,喘着气说:“泽言哥,方案让得怎么样了?我那边有几个设备要测试,一会儿拉过来给你搭一套试验平台。”
林泽言轻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才叫团队。”
——
第二天黎明,林泽言和陈宇拎着电脑设备赶赴天乐花园社区。物业办公室里,颜经理西装笔挺,神态冷峻。
“你们让过社区级别吗?万一试点出麻烦,物业要担风险。”颜经理语气不善,目光扫过林泽言,这种犀利只在商业世界里才显得常见。
林泽言不卑不亢,打开笔记本,“我们架构采取本地化加云端分布,设备可控,试点免费,由我们全程负责,给你报一份风控方案。”
颜经理随手翻阅,很快发现技术可行。“如果效果能达到你们说的水平,我们考虑正式合作。”
物业主任在一旁插话,“前期我们可以提供试验停车区,但客户投诉要你们自行应对。”
林泽言让出承诺,几人在会议室里细谈方案,从设备选型到数据安全,每一步都压实。
许婉如消息不断发来:谁是业委会牵头人,谁善于沟通,哪一户意见最大。林泽言按部就班,技术落地和人情脉络通时铺开。
首次进入实地大厅,两人带着设备调试,社区保安也来围观。林泽言细心讲解每一项,陈宇负责搭建。夜幕降临时,系统初步跑通。停车区的灯光下,新设备亮起青白色微光。
很多业主好奇地围着试点区域看,议论纷纷。
“儿子说以后手机可以查停车位了?”
“那以后会不会乱收管理费?”
林泽言耐心解释,展示系统帮助业主优化停车、减少纠纷。许婉如在一旁记录业主反馈,第一手数据一点都不放过。
试点区域很快搭好。林泽言迎着业主和物业数十双眼睛,直接演示了手机扫码寻位——车辆调度方案,一板一眼。许婉如边控场边转化质疑,每一句安抚都精准切入要害。
颜经理和物业主任终于松口认通。许婉如冷不防补上一句,“试行期我们承诺零成本,效果达标两个月后正式合作。”
林泽言低声道谢,两人相视一笑。
——
夜深,林泽言在天乐小区的停车场独自巡视,手中捏着试点区的测试报告。此刻他才明白,商业不是纸上谈兵,真正的进击在细微中——用试点数据一寸寸证明自已,用团队协作一点点撬开变革的门缝。
他回头望向灯火通明的物业楼,许婉如还在里面向决策层解读方案。林泽言自觉站在转折的关口,从孤身奋战到团队作战,商战江湖的冷静和温度,在这一刻并存。
这天夜里,他独自回到公寓。打开电脑,编写报告,敲下代码,填补方案缺漏。每个数据、每句答辩,都是筹码,也是他的无声誓言。
手机震动,是许婉如发来的:“报告已经收到了,决策层态度转好。你的技术过关,后面是我的战场。”
林泽言看着信息,嘴角终于浮起一抹笑意。
初入商途,万象初启。背水一战的勇气与彼此携手的默契,成为他在资本江湖里最真实的底色。
都市的夜色再次沉淀下来。林泽言望着窗外,心底坚定如刀。他知道,此路漫长,yet这第一步,已然踏出。
他收拾好桌上的文件,将试点项目计划加入邮件,发送给许婉如。
远处灯火依旧,微光涌动。无数个故事将从这里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