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逆行者之权力之争 > 第4章

京都城郊、冷泉山庄
山岚如纱,缠绕着青翠峰峦。一泓寒泉自石罅间泠泠而出,水汽氤氲,涤荡着尘世喧嚣。泉畔石亭内,两位老者对坐,石桌上纵横十九道,黑白棋子星罗棋布。他们未曾动手,只凭意念流转,无形的气劲牵引着棋子,黑子甫落,白子便如影随形般点在要害之处,分毫不差。亭外松涛阵阵,亭内却只有棋子叩击石盘的清响,以及那弥漫在空气里、足以冻结流泉的冷峻气息。
“终是壞王颛孙荀得了这天下。”执白的老者,一袭素白宽袍,银发如雪,长须垂胸,面容慈和,周身似有清气缭绕,正是人称“独仙翁”的世外高人。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谈论一件与己无关的市井琐事,指尖虚引,一枚白子轻巧落下,封住黑棋一条大龙的去路。
“呵、这也要看天下之主的位置他是否坐得稳。”对面是被唤作“宝灵公”的老者,身着玄青道袍,虽也鹤发童颜,仙风道骨,但眉宇间却凝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凛然煞气,如藏锋的古剑。他冷着声说道,手中金尊琉璃盏里琥珀色的桑露酒微微荡漾,“他拿这等阴诡手段窃据神器,坐上那龙椅,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话音落,一枚黑子挟着锐利气劲,“啪”地钉入棋盘,占据中腹要地。
独仙翁微微摇头,拈须叹息,另一只手端起琉璃盏,浅啜一口清冽酒液:“天数有尽,气运已衰。纵使他坐上那位置,给他十年光阴,也未必能坐稳这万里江山。宝灵公,此中道理,你我都知。”他目光扫过棋盘,又似穿透棋盘,望向那遥远的京都皇城,“暴虐之君,何谈民心?无根之木,终将倾颓。”
宝灵公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豪气顿生,仰头将盏中残酒一饮而尽,哈哈大笑道:“不错!不得民心之帝王,便是坐在金銮殿上,也如坐针毡!迟早要激起天下公愤!来,接着下!”他兴致高昂,催动内力,一枚黑子便要凌空飞起。
“一朝天子一朝臣,”独仙翁神色淡然,仿佛在阐述天地至理,“当君者不以仁德为君,为臣者又如何能尽忠守节?他以何等手段夺了这天下,他日,他的子孙后代,未必不会以同样的手段,将这利刃悬于他的颈项之上。”他指尖微动,一枚白子轻飘飘落下,看似随意,却将宝灵公方才落下的黑子彻底困死。
宝灵公定睛一看棋盘局势,脸色骤变,方才的豪迈瞬间化为懊恼:“哎——!方才老夫走的不是这步!错了错了!重来重来!”眼看一条大龙被屠,棋局败象已露,这位性情刚烈的老神仙竟全然不顾仙家仪态,像个市井顽童般耍起赖来,伸手就要去拂乱棋盘。
“呔!”独仙翁岂能容他,袍袖一拂,一股柔和却坚韧的气劲瞬间缠住宝灵公的手腕,“你这老儿,活了几百岁数,怎还学那市井泼皮,行此悔棋之举?”他气得白须微颤,仙风道骨的形象荡然无存。
宝灵公手腕被制,却毫不示弱,脖子一梗,理直气壮地嚷道:“切!老夫活了这把年岁,任性一回怎么了?今日这棋不算!”说着,另一只手运起内力,便要强行震开棋盘上的关键几子。一时间,两位世外高人竟在石亭内拉扯扭打起来!两道沛然莫御的内力在方寸之地相互冲撞、纠缠,虽未伤及彼此,却搅得亭内气流激荡,石桌上的棋子簌簌震动,连那寒泉涌出的水汽都被迫改变了方向。
就在这仙风与无赖交织的混乱时刻,山庄门口,一只丹顶雪羽的仙鹤悠然飞过,清越的鹤唳划破山间寂静。一名眉清目秀、道童打扮的小童闻声而出,动作娴熟地从鹤足上解下一个精巧的竹筒。
小童不敢怠慢,捧着竹筒,步履轻捷地绕过前庭,直奔后山石亭。亭内两位师尊正为几枚棋子争得面红耳赤,道袍都有些凌乱。小童对此情景显然习以为常,面色平静无波,只躬身行礼,声音清脆地禀报道:
“二位师尊,东澜国那边传来讯息,临澜王即将回京,现已启程。”
话音落下,方才还扭作一团、互不相让的两位老者,动作瞬间凝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两人同时松开对方,各自后退一步,迅速整理好微乱的衣袍,抚平褶皱,捋顺长须。方才那点顽童般的嬉闹之色顷刻间褪得干干净净,转瞬又恢复了那副超然物外、洞察世情的仙家气度。只是,两人紧锁的眉头,泄露了这则消息带来的凝重。
亭内一时寂静,只余下山泉淙淙。棋盘上,方才还杀得难解难分的黑白二色,此刻在两位老者眼中,似乎已失去了争锋的意义。
独仙翁缓缓坐回石凳,目光落在残局之上,深邃难测。他轻叹一声,打破了沉寂:
“宝灵公,看来……这盘棋,又要重下了。”
宝灵公面色沉肃,再无半分玩笑之意,他缓缓点头,目光投向京都方向,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看到了那即将再起波澜的帝都。
“嗯,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