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最忙的几天已经过去,甄玉蘅把国公府上上下下治理得井井有条,秦氏便想着还是由自己来管家。
这日,她把甄玉蘅交到屋子里。
“你这段时日管理家务,干得还不错,接下来就先歇歇吧。现在你的当务之急是把身子养好,早日生个孩子,家事就先别操心了,过两日我就去同老太太禀告,以后还是由我来管家。”
甄玉蘅早料到了这一日,不慌不忙地说:“既然婆母体恤我,那就听婆母的。我这就让人把对牌钥匙和账本都给婆母送过来。”
秦氏见她如此听话的,心里挺满意。
甄玉蘅回屋就让人把东西都给送过去了。
秦氏又拿回了管家权,心里踏实了,谁知这权利回来了,各种各样的琐事也堆过来了。
这处的庄子有人闹事伤了好些人,得赶紧处理,免得闹大再起官司。那头还要筹备祭祀,这是大事,不能耽误。还有京城附近州县发生了灾情,各家都得捐钱,她还得打听别家都捐了多少,少了没面子,多了太招摇。
更别提,府上大大小小采买用度、人事纠纷,来往应酬的事。
秦氏听着底下人汇报,脑仁疼得都快要炸了。
先前也没那么多破事啊!
本想着一件件处理,可是她本来就不是管家的好手,有一段时日不管家,更加生疏,处理事情来格外吃力,底下人也不怎么中用,她吩咐下去的事都办得毛毛躁躁的。
她刚理事一天,就累得身心俱疲,身边丫鬟劝道:“太太,不然还是让二奶奶帮您理事吧。反正她那么听您这个婆母的话,让她来管,您随时过问,也没什么不妥的,免得您太劳累了。”
这话说到秦氏心坎上去了,这段时间她看出来了,甄玉蘅办事挺靠谱的,关键是这丫头挺安分的,对她这个婆母也算是言听计从,就放权给她又如何?
到了晚间,秦氏专门叫甄玉蘅过来吃饭。
甄玉蘅不动声色,秦氏不开口她绝不开口。
秦氏一边吃饭,一边唉声叹气,“许久不管家事,突然接手还真是累人。”
当然了,甄玉蘅故意把事情拖着不办,都堆起来,然后一股脑丢给秦氏,就是要让她知难而退。
她清楚秦氏的性子,压根不是个勤快能干的人,一瞧那一堆麻烦,肯定会打退堂鼓的。
秦氏还在抱怨:“底下那帮子奴才,过个年都松散懈怠了,办事一点也不利索,倒把我累得够呛。”
甄玉蘅微微勾唇。
不是奴才们懈怠,而是她专门吩咐过了。
奴才们现在都心向着甄玉蘅,别人使唤,当然用不趁手了。
秦氏想把事情都丢出去,又不想丢脸,就等着甄玉蘅接话,“这府上一堆的麻烦事,瞧着愁死人了,我精力也不如几年前了,忙活一天真是浑身都困乏。”
甄玉蘅看差不多了,适时地接了她的话:“难怪婆母今日气色都不太好呢。府里那么多事,的确是累人,不如还是我来料理家事吧,免得累着了婆母。”
秦氏心下一喜,又要装一下,“我说了要帮你卸担子,如何能食言呢?”
甄玉蘅微笑:“你我婆媳二人,同心同德,不分彼此,何必计较这些?我身为小辈,替婆母多承担些是应当的。只要婆母信得过我,我不会让你失望的,以后我继续管家理事,婆母就从旁督促提点我,岂不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