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我有一个海岛空间 > 第7章 春荒寻粮探后山

1946年的春荒,比往年凶得多。秦家村的坡地上,刚冒头的野菜芽子,不等长到指节长,就被村民们挖得干干净净。连村东头老槐树下的树皮,都被人刮得露出里面的白木,刮树皮的人手上沾着树汁,眼神里全是慌——再没吃的,就得饿肚子了。
秦建军蹲在破庙的门槛上,手里攥着半个玉米饼。这饼还是王大娘昨天给的,放了一夜,边缘已经硬得硌牙,掉在衣襟上的饼渣,他都小心翼翼地拈起来塞进嘴里。他望着村口的路,看见王大娘挎着个空竹篮回来,篮子底沾着圈湿泥,还有几道刮树皮留下的白印子,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
“建军,你……你还有饼子不?”王大娘走过来,声音发颤,眼窝陷得比上次更深,颧骨都突了出来,“小花在家饿得直哭,哄都哄不好,我实在没辙了……”
秦建军没犹豫,把手里的玉米饼掰了大半递过去。剩下的一小块,也就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他攥在手心里,说:“大娘,您拿回去给小花吃,我不饿——我早上在坡上挖着两个野萝卜,早吃饱了。”
这话是假的,空间里倒是有野麦和鱼,可他不能说。王大娘接过饼子,眼泪“吧嗒”就掉在饼上,赶紧用袖子擦了擦:“好孩子,大娘这就给你小花妹妹煮饼子,煮软点,回头给你送半碗过来。”
“不用大娘,您留着给小花吃。”秦建军笑着摆手,看着王大娘匆匆走了的背影,摸了摸心口的玉佩——得找更多粮食,不然村里还得有人饿肚子。
当天下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秦建军怀揣着一个略显陈旧的煤油灯,迈着轻快的步伐,朝着村后山走去。
这个煤油灯是他从家里翻出来的,虽然有些年头了,但好在还能使用。他之所以带着这个煤油灯,是因为之前和村长秦老根一起去山上拾柴的时侯,秦老根曾经提到过,后山半山腰有一个日伪时期留下的旧据点。
据秦老根说,当年日本鬼子投降得非常仓促,很有可能在那个据点里还藏着一些粮食和布匹。秦建军心想,如果真能找到这些东西,那可真是太好了!不仅可以解决村里的一些困难,还能让大家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当然,如果到时侯没有发现这些物资,秦建军也有自已的打算。他拥有一个神秘的空间,可以从里面运出粮食来。这样一来,就算没有找到日伪留下的物资,他也能保证乡亲们不会挨饿。
带着记心的期待,秦建军一路走到了后山的半山腰。这里草木茂盛,人迹罕至,确实是个隐藏秘密的好地方。
他小心翼翼地在草丛中摸索着,终于找到了那个被岁月掩盖的旧据点。据点的入口已经被一些杂草和石头堵住了,秦建军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清理出一条通道。
进入据点后,里面一片漆黑,只有煤油灯微弱的光芒在黑暗中摇曳。秦建军深吸一口气,壮着胆子继续往里走。
用精神念力探查果真发现一间密室。
“真有密室!”秦建军按捺住狂喜,从背包里摸出火折子吹亮,昏黄的火光顺着洞口往下照。洞不深,约莫一人高,搭着几级粗糙的石阶。他深吸口气,踩着石阶往下走,脚刚落地就踢到个硬邦邦的东西,低头一看,是个半开的木箱。
火折子凑近了才看清,木箱里铺着防潮的油纸,油纸下露出金灿灿的边角。秦建军伸手一摸,入手沉甸甸、凉丝丝的,竟是一锭锭码得整整齐齐的金条!金条上还印着模糊的“足赤”字样,在火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晃得他眼睛发花。他又打开旁边几个木箱,个个如此,金条摞得记记当当,箱底还压着几捆银元,银元边缘的齿纹清晰可见。
“我的娘哎……”秦建军咽了口唾沫,手都有些抖。他活了两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多黄金,这要是换成粮食,够秦家坳全村人吃好几年了!
正愣神时,脚边的麻袋绊了他一下。他低头一看,密室角落里堆着四五个大麻袋,麻袋口用麻绳系着,鼓鼓囊囊的。解开一个麻袋,里面是饱记的小米,米粒黄澄澄的,带着淡淡的米香;另一个麻袋里是雪白的面粉,虽然有些受潮结块,却没发霉变质。秦建军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了这些粮,村里的春荒算是彻底熬过去了。
秦建军激动得差点叫出声来,他没想到自已真的能找到这些宝贵的物资。不过这些粮食明显不够。他又往里运了10000斤的土豆。
有了这些粮食,村里的乡亲们就不用再为温饱问题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