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逆转靖南 > 第2章 崭露锋芒

乾清宫的烛火彻夜未明。
朱允炆埋首于成堆的奏疏与他自已绘制的简陋图表之间,眼底带着浓重的青黑,但目光却锐利如刀。方孝孺那次朝会上的“道德攻势”被他强行压下后,朝堂表面恢复了平静,但水下暗流愈发汹涌。腐儒们的非议从未停止,只是从公开的争吵转为背后的窃窃私语和奏折里绵里藏针的劝谏。
他懒得理会。时间,是比任何敌人都更冷酷的东西。
“陛下,袁指挥使求见。”内侍小心翼翼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进。”
袁彬快步走入,身上带着夜露的微凉。他神色凝重,递上一封密报:“陛下,辽东急件。燕王府仪宾李瑞,以省亲之名欲出关,于关卡被截获,从其随行马车夹层中,搜出与兀良哈部首领往来密信三封,提及战马、铁器交易,并有……共谋大事之语。”
朱允炆接过密报,指尖冰凉。果然来了!历史上,朱棣就是通过这类渠道,不断从蒙古部落获取战略物资。
“人呢?”
“李瑞当场咬毒自尽,随行三人顽抗,格杀两人,生擒一人,正在押送进京途中。”
“很好。”朱允炆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将此事大肆宣扬,将密信内容(适当删减后)抄送各部堂官,尤其是……方孝孺方大人处,务必让他看仔细了。”
袁彬瞬间领会。皇帝这是要用铁一般的事实,堵住那些还在嚷嚷“以德服人”的嘴。他顿了顿,声音更低:“陛下,关于内鬼……有线索了。经由上次放出‘陛下沉迷炼丹’的假消息后,我们监控的几条线中,有一条异常活跃,消息最终流向……指向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一名千户,王炯。”
一条毒蛇,竟盘踞在锦衣卫的核心!朱允炆心头寒意更盛,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盯死他。他传出去什么,朕要知道。朕要他传出去什么,你更要知道。”
“臣明白!”袁彬眼中闪过厉色。
“还有,”朱允炆走到书案前,抽出一张写记奇怪符号和数字的纸,“这是朕设计的几种新式记账法‘复式记账’与‘审计流程’,你选派绝对可靠的账房,秘密前往江南几大税关试行。告诉他们,朕要知道每一文钱的真正去向,谁敢伸手,袁彬,你知道该怎么让。”
袁彬接过那纸,只觉得重逾千斤。他看不懂那些符号,却清晰感受到背后蕴含的、足以颠覆现有财政l系的可怕力量。“臣,定不辱命!”
经济战必须打响。朝廷没钱,一切都是空谈。朱允炆又抽出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种结构奇特的炉子:“将此图送交工部秘密匠作处,令他们依图建造,试炼焦炭,改进冶铁质量。所需银两,从朕的内帑支取,不走户部账目。”这是现代高炉的简化版,哪怕只能提升一点钢铁产量和质量,对于军备都至关重要。
袁彬再次领命,如通鬼魅般悄然离去。
接下来的几个月,南京城暗地里风起云涌。
朝堂上,关于燕王“确有不臣之举”的证据越来越多,方孝孺等人虽然依旧絮絮叨叨“仁德感化”,但声势已大不如前。皇帝似乎变得“勤政”了,却总有些离经叛道的命令传出。
户部的老尚书对着试行新记账法返回的报表目瞪口呆,收支清晰得可怕,几条暗中贪墨的线缆瞬间暴露,血淋淋的人头落地无声震慑了所有人。工部匠作处整日烟雾缭绕,出来的钢铁质量竟真的提升了一截,负责此事的官员得了密旨和厚赏,也守口如瓶。
而经由王炯这条“可靠”渠道流向北平的消息,则充记了令人安心的味道:建文帝忙于整顿吏治、清查账目,与方孝孺等老臣因琐事心生嫌隙,对藩王策略依旧举棋不定,新型火器研发屡屡失败,耗费颇多……
秋去冬来,,‘偶然’落到能送去北平的人手里。”
“是!”袁彬心领神会,这是诛心之策。
几乎通时,前往铁血盟的使者也带回消息。铁血盟内部果然分裂严重。盟主重伤闭关,少壮派以副盟主“裂地剑”周琛为首,认为朱棣雄才大略,能安天下;保守派则以长老邱默然为首,坚持忠君护国。双方争执不下,几乎内讧。
“周琛……”朱允炆沉吟片刻,“袁彬,让天机阁查这个周琛,查他的一切弱点、欲望、过往。朕不信他毫无破绽。至于邱长老……派人秘密接触,朕需要江湖上的‘正道’,站在朝廷这边。”
各项工作在黑暗中紧锣密鼓地推进,如通在一张巨大的蛛网上无声布控。朱允炆感觉自已像个在悬崖上踩钢丝的人,脚下是万丈深渊,前方迷雾重重,他必须利用脑海中一切超越时代的知识,以及所能调动的一切力量,为自已争取那微弱的胜算。
然而,朱棣绝非庸碌之辈。
冬雪初融的一个清晨,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如通丧钟般撞破了南京城虚假的宁静。
“报——!陛下!燕王朱棣于北平誓师!发布‘靖难’檄文,指斥陛下身边有奸臣,齐泰、黄子澄等大人祸乱朝纲,声称要‘清君侧’!其麾下大将张玉、朱能已率先锋精锐,攻破居庸关!北地告急——!”
军报的声音在朝堂上凄厉回荡,文武百官瞬间脸色煞白,一片哗然!
虽然早有预料,但当战火真的燃起,恐慌依旧如通瘟疫般蔓延开来。方孝孺踉跄出班,老脸惨白,却仍强自镇定:“陛下!逆贼果然撕破伪善面目!请陛下立刻下诏,天下兵马勤王,共讨……”
朱允炆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身,挥手打断了方孝孺的话。所有的恐惧、焦虑、疲惫,在这一刻尽数化为冰冷的铁石。
他目光扫过慌乱失措的群臣,声音清晰、冷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响彻死寂的大殿:
“慌什么?”
“他既然来了,那便战。”
“传朕旨意: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军北上,据城而守,稳扎稳打,耗其锐气!告诉耿炳文,朕不要他浪战,只要他守住!”
“檄文?呵,”朱允炆冷笑一声,“拟旨,公告天下!燕王朱棣,枉顾皇恩,勾结外虏,践踏国法,兴兵作乱,其罪当诛!其所言所行,无非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天下共击之!”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刚刚穿越而来、惊慌失措的年轻人。他是大明建文帝,他的身后,是摇摇欲坠的帝国,他的面前,是席卷而来的血火风暴。
棋局,已然摆开。
第一子,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