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道水,被内侍端进屋。
楚宸这才抬起眼,目光落在垂首而立的若云身上,语气平淡无波:“在宫中,可还习惯?”
若云心头一跳,依旧不敢抬头,声音带着明显的紧绷:“回陛下,甚好。”
“嗯。”楚宸复又垂下眼帘,“下去吧。”
“是!”
若云顿时如蒙大赦,她恭谨无比地倒退着出了殿门。
直到殿门在身后合拢,她才敢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她这辈子伺候男人伺候的够够的,虽然里面那位是皇帝,可终归也是男人!
依照宫规,侍寝后的嫔妃若无特殊恩典,需自行步行回宫。李仁和却命人备好了一顶软轿等候在殿外。
“云美人留步。”李仁和快步上前,脸上挂着殷勤又不失分寸的笑容,“夜深露重,寒气侵骨,恐伤了贵体。奴才已备下暖轿,请美人乘轿回宫,以免沾染风寒。”
他已经明白了其中关窍。
皇帝早不召见云美人,晚不召见云美人。偏偏在苏大人来信之后召见云美人。
召见了又不宠幸,不宠幸还要叫水。
这分明是在给云美人做脸呢。
而云美人又是苏大人送来的!
若云却是不知其中内情,她闻言眼中闪过惊诧,连忙屈膝行礼,“若云不敢如此劳烦公公。”
她神色谨慎地瞟向暖轿。却是不敢进去。
“美人折煞奴才。”李仁和知晓她心中顾虑,笑着侧身避开半礼,意有所指地道,“苏大人于奴才,有着救命之恩。美人是苏大人亲自送入宫中的人,奴才怎敢有半分怠慢?日后美人若有何需,尽管吩咐便是。”
若云是何等伶俐之人?
她自小在玲珑舫那等龙蛇混杂之地摸爬滚打,最擅察言观色。李仁和这番话,分明是在向她示好,暗示他在这深宫之中,愿做她的倚仗。
然而,若云只是抬眸,对着李仁和露出了一个带着疏离的浅淡笑容,并未接话,只是再次深深一福:“公公费心了。”
说罢,她便不再多言,端庄地坐进了暖轿之中。
李仁和望着远去的暖轿,眼中划过一抹复杂。
不骄不躁,谨慎聪慧。只是,可惜了
苏子衿对自己的一封密奏在京都前朝后宫掀起的波澜,浑然不知。
杨氏建造的玻璃窑终于落成,杨崇礼派人来请她前去验看。
苏子衿自然没有推辞,从容不迫地登上了前往杨府的马车。
令她略感意外的是,段子墨竟也跟了上来,动作熟稔地挤入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