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很长一段时间都异常尴尬沉默。
萧临迅速出列跪下,不推脱不辩解,只请罪:“侧妃抄袭旁人,乃儿臣失察、治家不严之过,请父皇降罪。”
林昭蓦地清醒,腿脚发软地跟着崔锦一起跪去了中间。
“妾身知错,请父皇上降罪。”
她闭了闭眼。
今日之后,她林昭便成了笑话。
她下意识看向萧临,却只看到后者冰冷的侧脸。
永隆帝眼神复杂,看向萧临时又含着失望:“罢了。”
他连提都不想提林昭,也再度对萧临的眼光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
若他此后还坚持独宠林昭这个儿子就算废了。
大周之主不能是一个囿于情爱,识人不清的瞎子。
萧临揣摩圣心多年,自然察觉到了他的意思,心下微沉。
上首,淑妃薄凉到几乎要吃人的目光扫过林昭,冷声道:“一个品行不堪的卑劣之女,怎配皇上分出心神?你们还不回席去?”
皇后笑容微淡,也道:“今日本宫寿辰,便不与你们计较了。”
话是这样说,可她若真是个逆来顺受,以德报怨之人,后位早就被娴贵妃夺走了。
林昭今日可得罪了她两回。
淑妃眉头微皱,心里恨不得活剐了林昭这个丢人现眼的东西,还要思索该如何赔罪。
娴贵妃掩唇轻笑:“不过一首词罢了,信王若有心弥补,再献一首就是。”
众人眼观鼻鼻观心。
有《水调歌头》珠玉在前——即使那只是林昭抄的,可也难掩其千古佳句的事实,现在叫萧临作词,不说他一个侧重武道的作不作得出来,就算作得出,也势必会被碾压得很难看。
萧临也势必要被文官集团鄙夷之后再排挤。
萧临一党的官员自不会眼睁睁看着主子受辱,极力与出声的晋王党争辩起来,却也只叫场面更难看了。
他们心中愤懑,对林昭的印象一降再降,角落里的林家父子更是丢人得恨不得把头埋进地底去。
但大臣们很快就在萧临的眼神示意下住了嘴。
治国又不靠作诗,只要有机会挽回圣心,萧临觉得现在丢脸也不算什么。
正当他沉思作诗之际,崔锦忽然小心翼翼道:“侧妃无状,妾身也有持家不严之过,愿替侧妃为母后献词,弥补过错。”
话落,不等娴贵妃出言阻止,她便快速开口:“瑶台月满,独照椒房暖,十二珠帘金凤展,步步莲花御苑。
德承周室三春,容倾汉殿千尊,四海齐瞻坤仪,山河长奉慈恩。”
随着最后一句话落下,她恭身叩拜:“恭祝母后德寿双臻,鸾仪永驻——”
众人愣了一瞬。
这词文采还怪不错的,信王府有王妃这等才华之人,为何还要叫个只会弄虚作假的侧妃打出才名出头?
信王脑子没事吧?
皇后这回的笑容真诚了些:“好孩子,快起来吧。”
崔锦谢恩后,缓缓起身。
对上萧临诧异的眼神,她笑了笑,一副庆幸模样。
萧临本有些沉重愤怒的心情被她冲淡了许多。
能接受丢人不代表愿意丢人,崔锦却愿为了他主动出头,只为维护他的面子方才也是崔父第一个站在他这边,维护林昭。
他们父女始终把他放在第一位。
晋王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他们回了席间,眼神暗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