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经不是一个刚入行的小姑娘了,她瞬间就明白了这背后的一切。
这不是简单的预算调整,这是一场赤裸裸的政治打压!是一个地方利益集团,对一个新生改革力量的绞杀!
“够了!太够了!”她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愤怒,“韩萧!你等着!我马上带人下来!你需要我做什么?”
“我什么都不需要你做。”韩萧掐灭了烟头,“我只需要你用你的笔和镜头,把真实的一切记录下来。”
“把石头村村民的笑脸,和工业园区旁边农民的愁容,放在一起。”
“把石头村清澈的山泉,和工业园区漆黑的臭水沟,放在一起。”
“你只要把这些摆出来,就够了。剩下的,让全省的父老乡亲们自己去看,自己去评判。”
韩萧的语气很平静,却透着一股能掀翻桌子的力量。
他最后补充了一句。
“对了,我还找到了省发改委的一份文件,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的申报通知。可以直接向省里申报,绕过市里。”
“这把剑,我也交给你了。”
苏沐清的行动力堪称恐怖。
挂了电话不到三个小时,一辆印着“山南日报”字样的采访车,就风驰电掣地开进了安平县。
韩萧没去迎接,他只是给苏沐清发了个定位,然后坐在办公室里,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文件,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已经搭好了舞台,现在,该让主角登场了。
苏沐清带着一个摄影师,一个助手,像一支精干的特种小队,直扑第一个目的地——石头村。
当采访车艰难地开到村口,车上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那是一条正在成型的盘山路,路基已经基本铺平,上百名村民,男女老少,正像蚂蚁搬家一样,有的在砸石头,有的在推着独轮车运送砂石,有的在用最原始的工具夯实路面。
工地上没有机器的轰鸣,只有铁锤敲击石头的叮当声,人们的号子声,还有爽朗的笑骂声,汇成了一曲最原始、最动人的交响乐。
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泥土沾满了他们的脸庞,可每一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光。
那是希望的光。
摄影师的镜头都快疯了,他不断地按动快门,试图捕捉下每一个生动的瞬间。
苏-沐清则直接走进了人群。
她拦住一个正在用扁担挑着两筐石头的老大爷,大爷黝黑的脸上沟壑纵横,牙齿都掉了好几颗。
“大爷,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来干这个?累不累啊?”
老大爷放下扁担,用袖子擦了把汗,咧开没牙的嘴笑了。
“累?丫头,这哪是累啊?这是舒坦!”
“以前啊,我们这心是死的,干啥都没劲。现在不一样了,韩主任给咱们指了条活路,这路修好了,咱们村里的山泉水就能运出去卖钱,咱们就能过上好日子!这心里有盼头,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一个正在旁边砸石头的年轻人也凑过来,他指着山上的泉眼。
“记者同志,你去看我们那泉水,甜得很!城里人肯定喜欢!等路修好了,韩主任说还要帮我们搞民宿,让城里人来我们这儿玩!”
苏沐清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股清澈的泉水从石缝中汩汩流出,在阳光下闪着粼粼波光,汇成一条小溪,蜿蜒着流下山谷。
摄影师立刻把镜头对准了那股清泉,又对准了村民们那一张张被汗水和希望浸润的笑脸。
这,就是火。
是足以燎原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