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何等精明,一听便明白了贵妃的心思。他躬身笑道:“贵妃娘娘放心,奴才这就为您寻些‘助兴’的法子。”
次日,他便乔装成普通文士,从京城最大的书肆悄悄购回数本禁书,其中既有描绘男女情事的《鸳鸯秘谱》,也有阐述房帏之术的《素女经》。这些书平日里被官府列为禁毁之物,却在私下流传甚广。
刘安将书卷用锦缎包裹,亲自送到贵妃手中,低声道:“娘娘只需细细研读,自然能得偿所愿。”
赵贵妃将禁书藏在妆匣深处,待夜深人静时独自翻看。书中的图文描绘大胆直白,各种招式技巧更是让她看得面红心跳,指尖都微微发颤。可一想到自己那刚满十岁的小儿子朱瞻崅——至今还未获封王爵,将来的前程全凭皇帝的恩宠——她便咬紧牙关,将所谓的廉耻妇道抛到了脑后。在她看来,为了儿子的将来,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自此以后,赵贵妃在侍寝时便将书中技巧尽数付诸实践。她不再像从前那般羞涩被动,时而柔媚承欢,用温热的呼吸拂过皇帝耳畔;时而主动引导,以灵巧的身姿配合他的节奏,将朱高炽侍奉得神魂颠倒,常常到了寅时还毫无睡意。
有一次,朱高炽抚着她如云的秀发,在她耳边叹道:“有贵妃在侧,竟不知老之将至,只觉时光太短,不够与你相守。”
朱高炽渐渐发现,远离朝政的日子竟如此惬意。卸下批阅奏折的重担后,他才真正体会到身为帝王的享乐之趣——精致的御膳、华美的衣袍、无尽的陪伴,这些曾经被政务淹没的生活细节,如今成了日常的主旋律。日子一久,他便觉得后宫仅有赵贵妃相伴略显单调,心中渐渐生出纳新之意。
洪熙十四年六月,一道圣旨从紫禁城传出:加封年仅十七岁的顾美人为顺妃。这位从江南选来的才女,生得眉目如画,更难得的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提笔写诗填词信手拈来,一开口便是吴侬软语,听得朱高炽心头发痒。不过两日,皇帝又下旨加封十九岁的王才人为淑妃,这小姑娘是北方将门之女,性子天真烂漫、活泼灵动,骑马射箭都有几分功底,笑起来时眼睛弯成月牙,让步入暮年的老皇帝格外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