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一排屋子前,林川停下脚步。
“那座带篱笆院的屋子,是给你们准备的住处,里面被褥炭火都备齐了。我还有些事要处理,你们先歇歇,晚点再来看你们。谷里安全得很,想去哪儿逛就去逛逛,不会有人刁难你们。”
说完,他便跟着几个神色匆匆的人离开了。
留下两人站在原地,犹自发呆。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林川被王贵生拽着胳膊跑。
这家伙跑得急,嘴里不停念叨:“大人,成了!这次真成了!”
“慢点跑,什么成了?”林川被他拽得来了兴致。
“好几样都成了!”王贵生兴奋的满脸通红。
穿过两道战兵把守的木栅栏门,便到了工坊区。
这里比别处热闹几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拉锯声混在一处,空气里飘着股硫磺和铁屑的味道。王贵生刹住脚,指着场子中央的木台:“大人您瞧!”
林川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眼睛倏地瞪大了。
木台上放着一个物件。
与其说是弩,不如说更像重机枪。
那东西比寻常弩弓复杂得多:底下是个三角铁架,三条腿斜撑着扎进地里,稳如磐石;架身立着根碗口粗的乌木立柱,顶端横着张特制的弩弓,弓弦是牛皮筋拧成的,被绷得笔直,弓梢还套着加固的铁环;立柱侧面嵌着个两尺长的方形铁匣,匣口与弩槽对齐,旁边装着个带齿轮的摇柄,齿牙间还卡着......
链条?!!!
林川瞪大了眼睛,几步冲上前去。
他看了看链条,又看了看王贵生:“这、这是你搞出来的?!”
“嗯呢,大人,这叫齿梯!”
王贵生以为他不认得,赶紧解释道,“原本单弓连射,要么射不远,要么整个弩身重量加重,上弦费劲。后来想通了,换了这个法子:这弩弓用的是乌木芯外包铁条,拉力比寻常弩大两倍,射程自然远;但光靠臂力根本拉不动,所以加了这齿轮摇柄。”
他蹲下身,扳动铁匣侧面的机关,只听“咔”的一声,匣盖弹开,里面并排放着二十支弩箭,箭杆是削直的桦木,尾端嵌着片半月形的木羽,箭簇则是三棱铁制的,透着寒光。
“箭匣里有个弹簧片,摇动摇柄时,原本光靠几个齿轮连在一起转动,属下琢磨来琢磨去,想到用梯子的样式卡住齿轮,就做出了这个齿梯!大人您看,如此一来,既能把弓弦往后拉,又能顶推箭簇入槽,一套动作下来,比用脚蹬节省一半力气。”
林川试着转动摇柄,弩弓缓缓向后弯曲,弦槽处的铁扣“啪”地锁住弓弦;再转一圈,箭匣里的弩箭便被推到发射位置,严丝合缝地卡在槽里。
“王贵生啊王贵生,你连链条都能做出来!!你可真是太牛了!!!”
林川兴奋的脑袋嗡嗡作响,一把抓住王贵生的肩膀,用力摇晃了几下。
“看来我得把我知道的物理......不,格物的知识都教给你,看看能给你什么启发......”
王贵生又惊又喜,扑通跪下:“大人厚爱,贵生定给大人立牌位天天烧香磕头!”
“什么乱七八糟的!”林川哭笑不得,一把拽起他来,“快,给我演示一下。”
“是!大人......”王贵生手忙脚乱道,“左侧是射手的位置,这儿有个瞄准槽,能跟着立柱上的转盘左右转动,瞄准后扣动这个扳机就行。”他又指向右侧的摇柄,“右边这人专门负责摇柄上弦,听射手的口令,每射一箭就摇柄上弦供箭,比两个人轮流拉弓快多了。”
他赶紧招呼两个工匠过来:“快,给大人试射三箭。”
两人抬着弩架子,把战弩抬到试射区。
“准备!”左侧射手低喝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