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造的脱粒机,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钢铁猛兽,日夜轰鸣。
得益于它效率的大幅提升,红星农场今年的秋收工作,竟然提前了整整一个星期就宣告完成!不仅如此,因为收割及时,今年的粮食产量也比往年高出了一大截。
丰收的喜悦,像醇厚的美酒,让整个农场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
田埂上,打谷场边,工人们的脸上都挂着朴实的笑容。以前提到顾家,他们嘴上不说,心里多少还有点“城里来的”、“成分不好”的疙瘩。可现在,大伙儿见到顾远辉父子,都老远就热情地打招呼,尊敬的劲儿,比见到王厂长还亲热。
连带着看程娇的眼神,也从最初的嫉妒和审视,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羡慕。
“顾师傅真是好福气,娶了这么个漂亮又能干的媳妇儿!”
宣传组的黑板报,是整个农场的“喉舌”。林小红捏着粉笔,站在黑板前,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黑板的正中央,是她亲手画的顾远辉的素描肖像,旁边是用最大号的美术字书写的报道标题——《技术革新,汗水浇灌丰收果;青年先锋,智慧点亮红星天》。
她承认,这个男人是真的有本事,有本事到让她这个一向眼高于顶的人,都不得不服气。可一想到他身边站着的那个程娇,林小红的心里就酸得冒泡。
凭什么好事都让她占了?
她心里不服气,但手底下的字,却写得比任何一次都要认真、都要激昂。
月底的工分结算大会上,王厂长站在主席台上,红光满面,声音洪亮。他先是慷慨激昂地总结了本次秋收的巨大胜利,然后,话锋一转,目光落在了机械组的区域。
“本次秋收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我们的机械组,功不可没!”
他清了清嗓子,高声宣布:“经农场委员会一致决定,为表彰机械组同志们的突出贡献,本月,机械组全体成员,工分上浮20!”
“哗——”底下瞬间响起一阵羡慕的惊呼。
然而,这还没完。
王长长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了顾远辉的身上。
“尤其是顾远辉同志!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以过硬的技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我们农场解决了重大难题!因此,委员会决定,给予顾远辉同志特殊奖励——个人工分,翻倍!”
“轰——”
这一下,全场彻底炸了锅!
工分翻倍!这在红星农场可是史无前例的奖励!
在所有人羡慕、嫉妒、又敬佩的目光中,顾远辉站起身,平静地敬了个礼,脸上没有丝毫的得意。
这天下午,顾远辉正在车间里给年轻工人们讲解设备维护的要点,王厂长背着手,溜达了过来。
他脸上堆着笑,那笑容,看得周围的工人们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远辉啊,忙着呢?”王场长主动地从兜里掏出一根“大前门”香烟,递了过去。
顾远辉接过烟,却没有点燃,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厂长,有事?”
“哎,瞧你这话说的,没事就不能来找你聊聊了?”王场长自来熟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状似不经意地问道:“远辉啊,我就是好奇问问,之前你说的那张图纸真是你媳妇儿她母亲留下来的?”
顾远辉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不动声色。
晚上回到家,他将此事告诉了程娇。
程娇正在灯下缝制新的棉拖鞋,闻言,头也没抬,只是轻笑了一声:“他还真贼心不死啊。”
她将最后一针缝好,剪断线头,才慢悠悠地说道:“这事好办。”
她抬起眼,那双清亮的眸子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你就告诉他,那张图纸,是我妈当年在工厂支援国家‘一五’计划建设的时候,一位关系极好的苏联专家,在回国前私下赠予的。图纸就那么一张,再没有了。那位专家是谁,我妈没说,现在也无从查证了。”
这个理由,简直天衣无缝!
既完美地解释了图纸技术的先进性,又用一个“死无对证”的苏联专家,彻底断了王场长继续觊觎的念想。
顾远辉看着自家媳妇儿那副云淡风轻却又智珠在握的模样,忍不住伸手,轻轻地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眼里的宠溺和欣赏,几乎要溢出来。
解决了所有后顾之忧,夫妻俩的生活,彻底步入了安稳的正轨。
一个宁静的夜晚,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
程娇依偎在顾远辉宽厚而温暖的怀里,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心里前所未有的宁静。
她侧过头,看着窗外那片在月光下显得黑黢黢的、连绵的山脉,那双清亮的眸子里,闪烁着比星辰还要璀璨的光芒。
她伸出手指,轻轻地戳了戳男人的胸膛。
“我想着还是得额外找点事情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