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经过一天两夜的喧嚣。
真定府的风波,终于尘埃落定!
姜家村口,玄衣卫早已灰溜溜地撤走,取而代之的是政府派来的,态度无比谦和恳切的工作组,以及源源不断运抵的慰问物资——米面粮油,崭新的被褥,甚至还有给孩子们的学习用品。
在各路记者的争相报道下,在那长枪短炮的聚焦下。
工作组挨家挨户登门道歉,安抚,承诺彻底调查追责,补偿村民损失,姿态放得极低。
弥漫在姜家村上空的阴霾终于散去。
他们沉冤昭雪,扬眉吐气。
但对姜家村两千多号人而言,这却并不重要。
因为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让他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那就是姜成太祖,终于要回来了!
这个消息是秦卫邦亲自告诉姜根生的!
本来秦卫邦的想法是再让姜成在医院里修养一段时间。
可架不住姜成执意要回,便只得顺从姜成心意,安排出院。
此消息一出,瞬间就引爆了姜家村。
所有人都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而在姜成归家当天。
天公作美,碧空如洗。
通往姜家村的乡间小路被人们打扫得干干净净,两旁插上了村民们自发糊制的彩旗,看起来绚丽无比。
村口那顶象征军方守护的墨绿色帐篷前,留守在此的‘山猫连’士兵们军容整肃,如同青松般挺立。
而在他们前方,是黑压压一片的姜家村村民!
男女老少,倾村而出!
没有组织,没有号令,只是在得到了姜成归家的消息后,所有人就早早地聚集在这里。
老人们拄着拐杖,穿着平日里舍不得穿的整洁衣服,精神抖擞。
妇女们牵着孩子,孩子们的小手紧紧攥着刚领到的新文具,小脸上满是兴奋与好奇。
青壮们则自发地排成两列,挺直了腰板,眼神热切地望向道路尽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肃穆与压抑不住的激动。
在人们的翘首以盼中。
突然,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来了,车来了!”
原本安静的人群顿时犹如被泼入冷水的热油,瞬间沸腾起来。
他们争先恐后的朝着道路尽头看去。
便见在那里,一支由数辆军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来。
打头的是一辆敞篷的军用吉普,秦卫邦一身笔挺军装,肩章上的将星在阳光下闪耀。
在他身旁,坐着轮椅的姜成披着一件崭新的军大衣,枯槁的面容在阳光下显得宁静而深邃。
看到他。
“轰!”
“太爷爷!”
“姜成太爷!”
“舅舅,您终于回来了!”
“这几天我想死您了!”
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瞬间爆发!
无数双手臂高高举起,用力挥舞!
许多人喊着喊着,声音就哽咽了,眼泪夺眶而出!
那是劫后余生的狂喜,是沉冤昭雪的激动,更是对这位为村子带来新生,身份已然惊天逆转的老祖宗,发自肺腑的敬仰与感激!
姜一诺,姜小胖等几个年轻后生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们带头冲了上去,车刚停稳,便和几个德高望重的族老,迫不及待,却又小心翼翼地围到敞篷吉普旁,声音颤抖:
“太爷爷!您受苦了!”
“这几天委屈您了!”
“大伯,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啊!”
“村里都等着您呢!”
他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表达着心中的激动。
姜成则看着眼前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看着他们眼中滚烫的泪水和毫不掩饰的崇敬,那古井无波的眼神深处,似乎也泛起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涟漪。
他微微动了动嘴唇,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都起来吧,回家了!”
“是啊,回家了!”
秦卫邦洪亮的声音响起,带着欣慰与不容置疑的威严:
“乡亲们!你们的太爷爷,我们的老营长,回家了!”
“你们放心,从今往后,只要我秦卫邦还在一天,就绝不容许任何人再欺辱你们!”
“老营长的家,就是咱们军区的家!”
话音落下。
“好——!”
人群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不知是谁带的头,噗通一声,一个老人朝着姜成和秦卫邦的方向跪了下去!
紧接着,如同风吹麦浪,黑压压的人群,无论老少,竟齐刷刷地跪倒一片!
哭声,喊声,感激声汇成一片!
“秦司令大恩大德啊!”
“谢谢您救了我们太爷爷!救了我们全村啊!”
“姜成太爷!您就是咱们姜家村的魂啊!”
人们喊着。
不怪他们会如此。
而是这几天的经历,实在是太过跌宕起伏。
从误杀,姜成被抓。
到霍家派人屠村,玄衣卫全村搜差。
就在人们万念俱灰之时,军队到来,带来曙光!
最后真相大白,沉冤昭雪!
这期间的种种,他们都看在眼里,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的心里都一清二楚!
但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于是只能将这些都埋藏在心底。
直到秦卫邦道出了那番话。
昔日被污蔑,被欺压,被闯入家门的屈辱,它们混杂着接受余生的感激瞬间爆发!
这才造就了如此质朴而震撼的场面。
见此状,一时间,就连见惯了生死厮杀的秦卫邦也红了眼眶,心头巨震。
于是慌忙跳下车,和士兵们一起上前搀扶:
“乡亲们!快起来!”
“使不得!使不得啊!”
“保护英雄,守护百姓,这是我们军人的本分!”
“万不可行此大礼啊!”
他说着,声音也有些哽咽。
因为他也是农民的孩子。
他也是从这群人中走出来的。
因此,他很明白,姜家村百姓如今这一跪的分量有多重,也明白他们之前的委屈有多浓。
而在秦卫邦和这些士兵们的极力搀扶下。
村民们才陆陆续续站了起来,但眼中的热泪和激动却久久无法平息。
秦卫邦整理了一下心绪,随后就亲自推着姜成的轮椅,在村民自发形成的,无比隆重的夹道欢迎中,缓缓向村尾那间低矮的老屋行去。
每一步,都踏在村民滚烫的目光和无声的敬意之上。
而在他的行进中。
姜家村,这个曾经风雨飘摇的偏远村落。
此刻也因为姜成这位‘活着的传奇’归来,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荣光!
与此同时。
不远处。
几辆带有省电视台和军区宣传处标识的采访车,驶入了姜家村。
记者和摄像师们被眼前依旧热烈的气氛感染,于是迅速架起设备,将这一幕记录下来。
直到姜成被秦卫邦推着走进那间低矮的老屋,进行安置。
他们这才纷纷散开。
或是去采访那些因为姜成归来而激动落泪的老人。
或是采访那些兴奋的孩童。
亦或者是挺直腰板,骄傲自豪的青壮。
当然,期间也不只是没有人想要采访姜成。
但在和秦卫邦发出申请后,就被秦卫邦厉声拒绝。
表示姜成现在需要修养,容不得打扰。
不过话虽如此,秦卫邦心里也明白,这群人此行前来,是为了平息网络上的舆论。
如果一点关于姜成的消息都没有,回去无法交差。
于是斟酌了一下,便稍稍松口,允许他们在规定的范围内,拍摄几张姜成的照片。
至于采访,则交由他来进行。
就这样,几名摄影师在远远的拍下了姜成坐在老屋窗前,宁静平和的侧影后。
便将镜头对准了秦卫邦。
迎着那长枪短炮。
秦卫邦满脸严肃,声音铿锵有力:
“姜成同志是国家的功臣,是人民的英雄!”
“他的荣誉不容玷污,他的尊严不容侵犯!”
“姜家村的遭遇,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善待英雄,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的脊梁!”
语闭,现场掌声顿时哗然一片。
而这段采访和盛况画面,则在当晚,就在省台的黄金时段,作为头条新闻播出。
瞬间便引爆了整个网络舆论!
不过这些,便和姜成无关了。
因为在新闻播出的时候,他就已经吃完了晚饭,上床休息了。
上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自家的低矮小院里。
姜成坐在轮椅上,闭着眼睛,晒着太阳。
就在这时,村口。
几辆挂着特殊军牌,喷涂着迷彩色的越野车无声无息地来到了这里。
它们穿过了围堵在村口,那嗅到流量气息,飞扑而来,想要分得一杯羹的一众记者媒体。
也穿过了站在街上,议论昨日盛况的姜家村村民。
它的到来引起了人们的主意。
在他们的注视下。
车子一路前行,最终停在了姜成那低矮简陋的院门前。
车辆停稳,却没有立刻开门。
反倒是昨天跟随秦卫邦一同来到这里的副官迅速上前,与村口执勤的‘山猫连’士兵一起,在姜成的院子外面拉起了一道临时的警戒线。
“这这是发生了啥?”
有村民好奇问道,纳闷这阵仗怎么这么大。
闻讯赶来,想要跟进采访的省台记者也很是纳闷。
对此,士兵们也不隐瞒,直言道:
“不好意思,各位,首长慰问,暂时清场,请理解配合。”
说罢,就继续清理了起来。
直到车子和房子的附近都被隔离开来,车门这才打开。
一位身着笔挺常服的男子从车上缓缓下来。
在他肩上,两颗将星在晨光下散发着沉甸甸的威仪。
他面容清瘦,戴着眼镜,像是个知识分子,但眼神却锐利如鹰。
那股久居上位的威严和从战场上淬炼出的沉稳,让人光是看着,都感觉压力倍增!
他身后跟着一名精干无比,手提保密箱的秘书,以及两名不断扫视着四周,气息内敛,却让人心悸的便装警卫。
见到他。
那一直守在老屋门口的秦卫邦瞳孔一缩。
因为这人他可太熟悉了!
这就是他的顶头上司!
北部战区副司令员,兼军区历史与战略研究所的名誉所长——叶振山!
这是个真正能够直达中枢的人物。
“我靠!”
秦卫邦暗骂一声,随即立刻小跑着迎上前,立正敬礼,声音洪亮:“首长好!”
此话一出,警戒线外,那些被拦住的省台记者和摄像师顿时心中一跳。
关于秦卫邦的身份,他们在昨天就知道了。
这是南城区军分区的司令!
是名少将!
能让他都称呼为首长的存在。
这
一瞬间,他们明白了什么,然后纷纷识趣地将镜头转向了外围的村民和士兵,不敢再多拍半点。
而秦卫邦,他眼瞅着那些闲杂人等都扭过头去。
眼珠子一转,立刻压低声音,小声问道:
“首长,您怎么来了?咋不提前说一声啊?”
闻言,叶振山回了一礼,而后目光落到秦卫邦那有些局促和懵逼的脸上。
严肃的神情化开,有些没好气道:
“老秦,你就是这么跟首长说话的?我去哪儿还要跟你报备一下?”
此话一出,秦卫邦顿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但却并不紧张。
因为他和叶振山是老相识了。
几十年的交情,熟悉程度仅次于姜成。
于是嘿嘿一笑,道:“不不不,当然不是,就是您这来的话,跟我说一声,我也好准备一下不是。”
“滚蛋,你自己翻看一下记录,你看我昨晚有没有给你打电话,是你小子没有接,这才不知道的!”
“而且,你闹出那么大的事情,我怎么可能不来?”
“真以为这事就这么了了,你能瞒天过海不成?”
叶振山推了推眼镜,扫了秦卫邦一眼,眸中满是无奈。
他真不知道该说秦卫邦点什么才好!
挺大个人了,办事竟然还如此的莽撞冲动!
一言不合就全军出击,带队冲入市区,硬闯玄衣卫基地。
也是多亏此事事出有因。
且涉及到了姜成这个被遗忘的老英雄,形式上说得过去。
不然的话,恐怕现在就不是他过来了。
而是最高司法局的人来,带秦卫邦上军事法庭了!
秦卫邦挠了挠头:“这样吗?”
叶振山摆手:
“行了,少给我扯这些,正事要紧。”
“我问你,姜老和乡亲们都还好吗?舆论反响如何?”
闻言,秦卫邦也明白现在不是说闲话的时候,于是恢复了最初的严肃,挺直腰板,震声道:
“报告首长!”
“老营长精神尚可,非常适应家里的环境!”
“乡亲们情绪高涨,深感光荣!”
“工作组落实迅速,舆论一片正面,省台昨晚头条报道了荣归盛况,反响极其热烈!”
“请首长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