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重生后我躺平改命了 > 第3章 升迁

日子便这样慢悠悠地过着,沈若离偶尔跟着娘亲学刺绣。
只是她似乎真没这方面的天赋,绣出的花样总带着点笨拙,线条歪歪扭扭,比起娘亲的精致灵动,实在是平平无奇。
倒是沈父,偶尔抽空教她念书时,惊讶地发现女儿悟性极高。
那些晦涩难懂的文章,稍一点拨便能领会,连带着对时局的看法都有几分独到之处。
他抚着胡须,不止一次感慨:“若离这脑子,若是个男儿郎,将来定能金榜题名,说不定还能再中个状元!”
沈若离听了,在一旁偷偷抿着嘴笑。
她爹哪里知道,这些书里的学问,这些道理章程,她上辈子早就嚼透了,如今不过是拾起来重温一遍罢了。
只是这一世,她再也不想让什么才女了。
读书是乐趣,却不是枷锁,这般随心随性地学,反倒比前世苦读时让她感觉更觉轻松自在。
这可羡慕坏了她四岁的弟弟沈若安。
小家伙捧着书册,看着姐姐被爹爹夸得眉开眼笑,自已却对着一篇千字文啃了半天还记不住。
不由得暗暗嘀咕:“老天也太不公了!姐姐明明没花多少功夫在书上,怎么就比我学得好?”
他鼓着腮帮子,一脸不服气,却又没办法,只能更卖力地摇头晃脑背着书,心里憋着股劲儿,非要赶上姐姐不可。
沈若离看弟弟那较真的小模样,忍不住偷偷笑,她哪是学得快,不过是占了“温故知新”的便宜罢了。
闲暇时,她还交到一位好朋友,常约隔壁张家的女儿张听荷一起玩。
张听荷的父亲是沈父的下属,两家住得近,小姑娘性子爽朗活泼,跟沈若离很合得来。
两人常跑到院里的大树下跳皮筋,或是去街角的小摊贩那买串糖葫芦,你一个我一个开心地吃着。
张听荷不喜欢读书,却懂许多坊间趣闻,嘴里总有无穷无尽的新鲜事,听得沈若离津津有味。
这几年,许是过的格外舒心,她已很少想起前世之事。人也得变越发孩子气了。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重生后的两年。沈若离十三岁了。
她跟着张听荷跑遍了定州城的大街小巷,尝遍了街头巷尾的烟火滋味,连哪家的糖人捏得最像,哪家的茶汤最醇厚,都摸得一清二楚。
这天,沈若离刚和张听荷从外面疯玩回来,手里还攥着给弟弟带回来的糖葫芦,就见娘亲站在院内,脸上带着从未有过的轻快笑意。
“若离,快过来,有个好消息告诉你。”沈母拉过她的手,声音里记是欢喜,“你爹爹接到调任,年后就要调回京城了。
沈若离愣了愣,手里的糖葫芦差点掉在地上。京城?那个埋葬了她前世所有欢喜与生命的地方?前世的命运还是改变不了吗?
她抬头,见娘亲是真心为这消息高兴,心里那点突如其来的害怕也被压了下去。
此一时彼一时,这一世她早已不是从前的那个沈若离了。
她就不信内心二十多岁的她还斗不过一群小姑娘。
夜晚躺在床上的沈若离翻来覆去,终究还是被白天的消息影响了心情,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闷的发疼。
这两年,她过得自由自在,张听荷是她最贴心的玩伴,她们一起爬过树掏过鸟窝,一起蹲在街角分享过一碗凉粉,那些没心没肺的笑声,可比前世快乐太多了。
一想到要回到京城,前世的寒意就顺着脊梁骨爬上来。
那些贵女们,个个端着精致的架子,见了面先暗自比较首饰衣裳,再论诗词才艺,没人真心待过她?
她前世在那里待了那么多年,身边围着的都是些趋炎附势的人,连个能说句真心话的朋友都没有。
这一世好不容易才享受的温暖,才交到的真心朋友,怎么就要失去了呢?
她把脸埋进被子里,闷闷地想:到了京城,不会像听荷妹妹一样,陪着她疯、陪着她笑了。
舍不得三个字堵在喉咙口,沉甸甸的,连呼吸都带着点酸。
京城啊,那座金碧辉煌的牢笼,这一世,她沈若离终于又要回去了。好像一起又回到了前世。
沈若离闭了闭眼睛。
前世那些人欺她、辱她、把她的真心踩在脚下,她还记着呢。
今生若那些人安安分分,各走各的路,她沈若离也懒得计较;可若是还想像前世那样来招惹她、刁难她。
她嘴角勾起一抹的弧度,手微微用力攥紧。
那就新仇旧恨,一起算清楚。
这一世,她断没有前世的那般像泥一样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