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赵端在和田来春抢刀的时候,不小心被割伤了手腕。
送去卫生院,医生说伤口很深,差点就被割断手筋。
镇上卫生院处理不了,赵端又被紧急送往县城。
因为两口子打架的时候,有热心群众报了警。
所以田来春还因为持刀伤人被带进了派出所。
不过夫妻俩打架属于‘家务事’,因此田来春只是被短暂关了一会儿,就被娘家人从派出所接了出来。
田来春前脚跟娘家人回了娘家。
后脚就被婆家人找上门。
田、赵两家人在田家门口,好一顿叉腰对骂,还差点打起来。
是赵端、田来春已经出嫁的女儿急急忙忙赶回来,声嘶力竭地调解,这才把赵家人带走。
赵端只是在县城医院处理了伤口,没住院,当天就回来了。
他没住在镇上,而是和外嫁的女儿回了村里的老家。
镇上打米店一连关门几天。
期间的生意自然是全流到了陈阿妹这边。
洛家门口几乎从上午六点到下午六点都有人。
一半是来打米磨面的,一半是前来听热闹的村民,以及打完米面还舍不得走的。
陈老太看见陈阿妹忙得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实在看不下去。
她干脆把两个小胖墩往藤车里一放,再将藤车推到人堆旁,然后一边帮陈阿妹的忙,一边留意两个小胖墩的情况。
两个小胖墩长得白白胖胖,可爱喜人得像日历上的年画娃娃。
他们乖乖坐在藤车里,眨巴着大眼睛、流着口水,一张又一张地观察着眼前的面孔。
说着八卦的大人们注意到两个小家伙,也乐意摸摸他们的小脸、拉拉他们的小手。
接连几天过去,小胖墩的话明显变多了。
成天叽里咕噜、呜哩哇啦,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他们还乐意往人堆里钻。
只要加工坊门口有人,两个小不点准往外爬。
星期天,负责看着他们的盼盼一趟又一趟地把他们拖回去,累得没比在加工坊忙活的陈阿妹、陈老太和洛天桦轻松多少。
“还是上学好啊。”下午吃饭的时候,盼盼如此感慨。
陈阿妹等人失笑不已。
陈阿妹给她夹了烧鸭腿,“既然觉得上学好,那以后就好好上学。”
说完又给陈老太夹了一块烧鸭肉。
再次叮嘱道:“以后你就负责看好一帆一鸣就行,家里其他的活,我自己慢慢干,总会干完。”
陈老太:“你能干完,可人家来打米的等得着急啊。”
“有什么着急的?往门口多放几张板凳,她们聊得都不想走。”
陈老太没话说了。
“咱家都快成情报站了。”洛天桦突然开玩笑,成功将陈阿妹陈老太逗笑出声。
盼盼跟着笑了起来,笑完才意识到:她们在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
“快吃。”陈阿妹对洛天桦说,“今天忙了一天,也没空给你姐打个电话。
“等吃完了,你给她打个电话。以后你的生活费,就是她出了,你不得跟她说两句好话啊?
“打完电话,还得赶紧送你去学校,别赶不上晚自习了。”
洛天桦点点头,应声后立马大口往嘴里扒饭。
他第一个放下碗筷,去给洛婉柔打电话。
电话接通,接电话的人是洛婉柔的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