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敬山看到自己媳妇掉眼泪,忙着哄人,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以为江兰亭真的是伤透心才如此,况且她说的也对,丁应时这么大了过继有什么用,只是个形式。
接下来一个月除了丁来时按时复健、针灸、喝药外,就是着手过继的事宜。
本来这事不算光彩,丁成辛本想悄摸摸办了。可江兰亭不会让他如愿。她不仅准备好过继宴席需要的物件和宴席,还请来队长及队里德高望重的老者前来。
过继搞的隆重而壮大。不仅有江兰亭亲手写的过继文书:书中明确自愿将丁应时过继给二房为嗣,以承宗祧。子享养父家工分,生父不再分配起口粮。此过继经家族公议,永不反悔,恐后无凭,立此书为证。而且在队长长辈面前签字为证。最后更是在大家面前逼着丁应时改口称呼丁敬海和陈淑梅为爸妈。称呼丁敬山和江兰亭为大爷大娘。
江兰亭就是想让队里所有人都做个见证,从此丁应时与她再无瓜葛。
过继事情搞完,老宅也开始动工修缮。这时候队里的壮劳力都去重建地震倒塌的房子去了,找不到人,修缮老宅进展并不快。
但当众人听说是来时家的房子,全队的泥瓦匠几乎都在休息的时候跑过来免费帮忙。江兰亭也感念大伙的辛苦,在吃食上下了功夫,每天都能见着荤腥,配上自治的辣椒酱,窝头也能多吃两个。
江兰亭特意说是公公丁成辛特意交代给大伙准备像样的伙食,众人你传我传,丁成辛在队里的声望又高了一层。出门在外总被夸一句大气。江兰亭这招“捧杀”搞得丁成辛只能硬头皮继续提供同等水平的伙食。
于是江兰亭将自己的孩子都叫到老宅来吃饭,一来营养好,二来他借着修缮老宅的事由逃避家里做饭的事由。江兰亭嫁过来这么多年家里做饭洗衣打扫都是她做,从开始什么都不会被丁桂香骂的狗血淋头到样样拿手。
而陈淑梅从嫁过来那天开始就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现在江兰亭不回家做饭,陈淑梅是断不会粘手的。丁桂香养尊处优这么久,又不敢拿陈淑梅怎么样,只能自己动手,几天下来累的腰酸背痛。心里更加痛恨江兰亭。
黄老自从回到队里后,大家都很高兴。要知道二十年前黄老的医术就已经非常厉害,队里多了一个医术好的医生终究是造福大家。同时,也对丁来时能恢复多了些信心。看到他在复健或者去针灸,都会鼓励的说声加油。丁来时每天针灸,努力做着复健,可两三个月过去了收效甚微,有些心灰意冷。
江兰亭看在眼里,嘱咐丁及时每天吃过饭后推着丁来时到老宅那边做复健。一来丁来时看到旧日志同道合的兄弟愿意这么帮助他心情会好些,二是在众人鼓励声中多些信心,三是丁来时时队里数一数二的泥瓦匠,让丁来时看着修缮,时不时指导下专业能帮他找回信心。
刚开始几天,丁来时还有些别扭。昔日的兄弟们脚步如飞,自己困在三弟的臂膀里挪一步都困难。但每天这些人当面请教他这块该怎么垒,那块该怎么抹平,渐渐的使他找回了做事的快乐,人也跟着开朗起来。
老宅院子分为前后院,前院比较小,江兰亭将其做成硬化的小路,在墙面上做出一个台阶出来,方便丁来时日后可以自己站起来时扶着墙锻炼。从路边捡来一些石头,由丁敬山亲手打磨成石凳,配上一个独脚桌,晚上吃饭,傍晚乘凉都是极好的。丁敬山托人买回了一颗苹果苗,就栽种在前院中间。右手边搭上葡萄架,等春天种上几颗葡萄,夏天满架的葡萄摇摇欲坠,一个荒废的小院转眼间变得诗情画意起来。
后院很大,有两三亩地那么大,江兰亭打算种菜、种粮食所以在院中打了一口水井。
等院子初具规模,江兰亭将家里的竹子拿过来,告诉丁及时自己要买些鸡鸭等回来,等丁来时每日复健完,让他们二人一起做些兔笼、鸡笼。
其实笼子倒是其次,主要目的是锻炼丁来时手部动作,磨磨丁及时急于求成的性子。江兰亭以为以丁及时的性子怎么也要闹一闹才会接受这个差事,不成想他没有任何脾气,平静的接受了,而且做起来相当认真,并没有以前的急躁和不耐烦。
江兰亭想到上一世对丁及时的印象:不务正业、烂泥扶不上墙。可在她和敬山离家时,他自觉照顾起二丫和夕年;在他们带回瘫痪的来时时,他更是没有怨言的每天扶着应时做复健,一点怨言有没有。这样的孩子又怎会是上一世江兰亭认为的一无是处呢?
江兰亭径直走向编好的兔笼。别说,这个兔笼真漂亮:竹条宽窄大致相同,布置得当、毛刺去的也干净。她当面称赞道:“这个鸡笼比市场上卖的还好。”
丁来时笑着说,“的确很漂亮,都是三弟手巧,我只是打打下手,动动嘴皮子,三弟的领悟能力很好,一说就明白。”
“那是,我儿子就是聪明。”江兰亭满脸自豪。
丁及时接连听到两个亲人赞美自己,不仅脸都红了,手上更是卖力的编着笼子。从小到大,第一次有人称赞。
“要上梁了。”几个帮工跑过来,“来时哥,您给长长眼。”
几个小伙都是队里十几岁的半大小子,和丁及时差不多年龄,肯学、肯干、肯吃苦,丁来时也不藏着掖着,倾囊相授。
丁来时在几个小伙的搀扶下慢慢移动过去,这是丁来时生病的第四个月,已经可以在搀扶下走上几步,手也能握住核桃。
江兰亭拉着丁及时,问他这些房间想要哪一间,屋里怎么布置,老宅有六间房,其中三间是有里外屋的,类似子母房。这三间房江兰亭计划丁及时、丁来时、自己和丁敬山一间,剩下的三个单间丁佳和一间、秦夕年一间、最后一间作为厨房专用。
丁及时第一次有自己的房间,母亲指给他看的还是几间大屋,他没有什么不满意。丁及时点头说着“都行。”
江兰亭调侃,没有叫“都行”的房间,“自己想要什么要勇于表达出来,这是你自己的家,当然可以做主。”
丁及时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