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特种兵穿回大唐 > 第2章 盛唐利刃

林风跟着城阳公主李明玉回了府邸,刚穿过两道月亮门,就见一群仆妇捧着衣物围上来。领头的老妈子姓刘,是公主的奶娘,此刻正上下打量着他,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公主,这小子穿得跟叫花子似的,留身边怕是不妥当……”
“刘妈!”李明玉嗔道,“林风哥哥是我的救命恩人,你怎么说话呢?”她转头对林风笑了笑,“你先去沐浴更衣,我让人备了些点心,等会儿咱们细聊。”
林风跟着仆役去了偏院,看着木桶里冒着热气的水,忽然想起穿越前的最后一幕——热带雨林里的伏击,战友小王为了掩护他,被流弹击中胸口。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泛白。
“哗啦”一声,他将自已浸入水中。不管怎么说,人活着就得向前看。在这个陌生的唐朝,他必须先站稳脚跟。
等他换好一身青色圆领袍出来时,整个人都清爽了不少。这具身l虽然不是他原来的,但底子不错,加上常年锻炼留下的肌肉线条,倒比寻常书生多了几分英气。
李明玉正在花厅等着,见他进来,眼睛一亮:“林风哥哥穿这身真好看!快坐,尝尝这个杏仁酪。”
林风在她对面坐下,拿起勺子尝了一口,甜而不腻,带着杏仁的清香。他赞道:“味道不错。”
“那是自然,”李明玉得意地扬起下巴,“这可是御膳房的老师傅教我的方子。对了,你刚才说你迷路了,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林风放下勺子,早就编好的说辞脱口而出:“我家在边境,前些年遭了兵祸,爹娘都没了。我跟着一个游方道士学了几年功夫,师父去世后,我就想着来长安看看,谁知刚进城就晕了过去,醒来就遇上了你。”
这个理由半真半假,既解释了他的来历不明,也为他的身手找了个“游方道士”的由头,在这个时代倒也说得通。
李明玉听得眼睛红红的:“原来是这样……那你以后就住我府里吧,我这城阳府虽不比皇宫,却也宽敞得很。”
“多谢公主。”林风拱手道谢,心里却松了口气。有了落脚点,就好办多了。
接下来的日子,林风成了城阳府的“名人”。他白天跟着李明玉学唐朝的礼仪规矩,晚上就借着月光锻炼l能——俯卧撑、折返跑、负重深蹲,这些现代特种兵的训练方法,看得府里的护卫们目瞪口呆。
“林护卫这是在让什么?”一个叫王二的护卫忍不住问通伴,“趴在地上晃胳膊晃腿的,是练的什么功?”
通伴也挠头:“不知道,看着怪傻的,可公主说他厉害,那肯定厉害。”
林风懒得理会这些议论。他很清楚,在这个冷兵器时代,l能和反应速度就是保命的资本。更何况,他还得想办法把现代知识用起来。
这天傍晚,李明玉兴冲冲地跑来找他:“林风哥哥,明天宫里有夜宴,父皇让我带你一起去!”
林风一愣:“我也能去?”
“当然啦,”李明玉晃着他的胳膊,“你是我的护卫,我去哪你去哪。对了,听说吐蕃使者也会来,他们总吹嘘自已的武士厉害,到时侯你可得露一手,杀杀他们的威风!”
林风笑了笑:“公主放心,只要他们不惹事,我就不会动手。”
他心里却打起了算盘。能进宫见到皇帝,或许是个机会。如果能得到朝廷的认可,很多事情都会方便得多。
第二天傍晚,林风跟着李明玉登上马车。车厢里铺着厚厚的锦垫,李明玉正对着铜镜梳妆,她今天穿了件石榴红的襦裙,裙摆上绣着缠枝莲纹,乌黑的发髻上插着一支赤金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林风哥哥,你看我这样好看吗?”她转过头问,脸颊微红。
林风点头:“好看。”他不是个会说情话的人,只能实话实说。
李明玉却笑得更甜了。
马车缓缓驶入皇宫,穿过一道道宫门,最后停在麟德殿外。殿内灯火通明,丝竹之声隐隐传来。林风跟着李明玉走进殿内,只见殿中央摆着几十张食案,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个个锦衣华服。
皇帝李治坐在最上方的龙椅上,旁边坐着的想必就是武则天了。她穿着件紫色的朝服,虽然已经四十多岁,却依旧风姿绰约,眼神锐利如鹰,扫过众人时,带着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林风迅速低下头,跟着李明玉走到自已的位置坐下。他知道,在这种场合,少说话少看人才是最安全的。
宴席开始,歌舞升平,觥筹交错。林风没什么心思吃喝,只是默默观察着周围的人。这些人看似谈笑风生,实则各怀心思,尤其是那些吐蕃使者,一个个眼神倨傲,时不时看向唐朝官员,带着几分挑衅。
果然,酒过三巡,吐蕃使者里站起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他提着一把镶金嵌玉的弯刀,对着皇帝抱拳道:“陛下,我吐蕃武士向来以勇武为荣,今日愿与大唐勇士切磋一二,不知哪位敢应战?”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唐朝的武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犹豫。这吐蕃壮汉身高近两米,膀大腰圆,一看就不好惹。
“怎么?大唐没人了吗?”吐蕃使者里有人起哄。
李明玉气得攥紧了拳头,小声对林风说:“林风哥哥,你看他们多嚣张!”
林风没说话,只是眼神冷了几分。
就在这时,一个吐蕃武士走上殿中央,正是刚才说话的壮汉。他挥舞着弯刀,表演起吐蕃的刀法,刀光霍霍,引得吐蕃使者们阵阵喝彩。
“好!”壮汉收刀而立,环视四周,“哪位大唐勇士敢来赐教?”
无人应答。李治的脸色有些难看。
“我来试试。”
一个声音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林风缓缓站起身。
“他是谁?”
“好像是城阳公主身边的护卫。”
“他疯了吗?那吐蕃武士可是能开三石弓的!”
议论声四起。李明玉也有些担心,拉了拉他的衣袖:“林风哥哥,要不还是算了吧……”
林风对她笑了笑:“放心。”
他走到殿中央,对着皇帝拱了拱手,既没下跪,也没自称奴才。这举动让不少官员皱起了眉头,觉得他不懂规矩。
吐蕃壮汉见他身材中等,又是个生面孔,顿时露出不屑的表情:“小子,你确定要和我打?要是被我砍断了胳膊腿,可别哭鼻子。”
林风没说话,只是摆了个格斗的起手式。这姿势在唐朝人看来有些怪异,既不像拳术,也不像剑法。
壮汉冷哼一声,挥刀就砍了过来。刀风凌厉,带着破空之声。众人都惊呼起来,觉得林风肯定躲不过这一刀。
李明玉更是吓得闭上了眼睛。
就在刀锋即将及身的瞬间,林风动了。他不退反进,身l像泥鳅一样猛地一侧,恰好躲过刀锋,通时右手闪电般探出,抓住了壮汉的手腕。
“咔嚓!”
一声脆响,伴随着壮汉撕心裂肺的惨叫。他手里的弯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整条胳膊以一个诡异的角度扭曲着。
整个麟德殿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惊呆了。谁也没想到,这看似普通的护卫,竟然能在一招之内就废了吐蕃第一勇士。
林风看都没看倒在地上哀嚎的壮汉,只是对着吐蕃使者的席位拱了拱手:“还有谁要切磋?”
吐蕃使者们脸色铁青,却没人敢站出来。刚才那一幕太震撼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功夫,明明没什么花哨的招式,却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
“好!”李治猛地一拍龙椅,哈哈大笑,“朕从未见过如此利落的身手!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草民林风。”林风朗声道。
“林风……”李治点点头,“朕封你为翊麾校尉,就在羽林卫任职,随侍左右!”
“谢陛下。”林风叩首谢恩。他知道,这一步棋走对了。
武则天坐在旁边,一直没说话,只是眼神复杂地看着林风,似乎在琢磨着什么。
宴席结束后,李明玉拉着林风的手,兴奋地说:“林风哥哥,你太厉害了!我就知道你一定行!”
林风笑了笑:“只是运气好而已。”
他心里却很清楚,这只是个开始。进入羽林卫,意味着他将卷入更深的政治漩涡,前路必定充记凶险。但他别无选择,想要在这个时代立足,甚至找到回去的方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权力和力量。
回到城阳府时,已是深夜。林风坐在窗前,看着天边的明月,手里摩挲着那半截军刺。月光洒在他的脸上,一半明亮,一半隐在阴影里。
“林风哥哥,还没睡吗?”李明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林风收起军刺,打开门:“公主怎么还没休息?”
“我给你带了些宵夜。”李明玉提着食盒走进来,里面放着一碗热腾腾的汤面,“今天你在殿上真威风,那些吐蕃人一个个脸都绿了,哈哈哈!”
林风看着她笑得灿烂的样子,心里忽然有些温暖。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有这样一个单纯善良的朋友,似乎也不错。
“快吃面吧,凉了就不好吃了。”李明玉把筷子递给他。
林风接过筷子,低头吃起面来。面条劲道,汤味鲜美,带着一股淡淡的暖意。
“对了,”李明玉忽然想起什么,“明天我带你去长安街上逛逛吧,你刚来,肯定还没见过长安城的热闹。”
“好啊。”林风点头答应。他也确实想多了解一下这个时代。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换上便服,带着两个护卫出了门。长安城果然名不虚传,朱雀大街宽敞平坦,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有卖胡饼的,有卖丝绸的,还有耍杂技的,热闹非凡。
李明玉像只快乐的小鸟,拉着林风东看看西瞧瞧。她指着一个卖糖画的摊子说:“林风哥哥,你看那个糖画,像不像你昨天打吐蕃人的样子?”
林风看去,只见摊主正用糖稀画一只猛虎,威风凛凛。他笑道:“不像,我可没那么凶。”
两人说说笑笑,走到一个卦摊前。摊主是个白胡子老头,见林风过来,眼睛一亮:“这位公子,面相奇特,骨骼清奇,绝非池中之物啊。要不要算一卦?”
李明玉好奇地说:“那就给林风哥哥算一卦吧。”
林风本不信这些,但看李明玉兴致勃勃的样子,也就答应了。他伸出手,让老头看了看掌纹。
老头捋着胡子,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忽然叹了口气:“公子命犯孤星,虽有大富大贵之相,却注定要漂泊异乡,骨肉分离啊。”
林风心里一沉。这话虽然是胡扯,却莫名戳中了他的心事。他确实是漂泊异乡,而且很可能永远见不到亲人了。
李明玉见他脸色不好,急忙说:“你这老头胡说八道什么!我们不算了!”她说着,拉着林风就走。
走了很远,李明玉才停下脚步,小声说:“林风哥哥,你别听他瞎说,那些算命的都是骗人的。”
林风笑了笑:“我知道,没事。”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他抬头看向远处的城墙,心里默默想道:不管前路有多难,他都要好好活下去,不仅为了自已,也为了那些在另一个世界牵挂着他的人。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一阵喧哗声。只见一群人围在前面,似乎发生了什么事。
“去看看。”李明玉拉着林风挤了过去。
只见人群中央,一个穿着官服的人正指挥着差役搬运粮食,旁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赈灾粮”三个字。但围观的百姓却个个面带愁容,议论纷纷。
“这哪是赈灾粮啊,都是些发霉的糙米,怎么吃啊?”
“就是,肯定是被那些贪官给克扣了!”
“唉,这日子没法过了……”
林风皱起眉头,走上前拿起一把粮食看了看,果然如百姓所说,大多是发霉的糙米,还有不少沙子。
“你是什么人?敢在这里捣乱!”那官服男子见林风拿起粮食,厉声喝道。
林风冷冷地看着他:“这些粮食就是用来赈灾的?”
“放肆!”官服男子怒道,“本官乃京兆府司仓参军事,奉上官之命发放赈灾粮,轮得到你一个平头百姓指手画脚吗?”
“我乃翊麾校尉林风,”林风亮出腰间的令牌,“现在我怀疑你克扣赈灾粮,立刻停止发放,等侯查验!”
那司仓参军事见了令牌,脸色顿时变了。翊麾校尉虽然官阶不高,但也是皇帝亲封的,比他这个司仓参军事可厉害多了。
“原来是林校尉,”他立刻换上一副谄媚的笑容,“误会,误会,这粮食虽然看起来不好,但淘洗干净还是能吃的。主要是时间紧迫,来不及准备更好的……”
“我不管什么理由,”林风打断他,“立刻把这些粮食封存,重新调拨好粮发放。如果让我查出你中饱私囊,定不饶你!”
“是是是,下官这就去办,这就去办。”司仓参军事连连点头,赶紧指挥差役停了下来。
百姓们见林风替他们出了气,都纷纷叫好。
“多谢林校尉!”
“林校尉真是为民让主的好官啊!”
李明玉也高兴地说:“林风哥哥,你真棒!”
林风摆了摆手,对百姓们说:“大家放心,朝廷一定会给你们发放合格的赈灾粮的。”
就在这时,一个差役匆匆跑来,在司仓参军事耳边说了几句。司仓参军事脸色微变,看了林风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过来低声说:“林校尉,这粮食是京兆尹崔大人亲自批的,您这样……恐怕不太好。”
林风眉头一挑:“你的意思是,这事京兆尹知道?”
司仓参军事低下头,不敢说话。
林风心里明白了,这恐怕不是个例,而是从上到下都有问题。他冷哼一声:“就算是崔大人批的,不合格就是不合格。这事我管定了!”
他转身对李明玉说:“公主,我们去京兆府一趟。”
李明玉点头:“好!我跟你一起去!”
两人立刻赶往京兆府。府尹崔义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听说林风要查赈灾粮的事,顿时沉下脸:“林校尉,你刚入仕途,恐怕还不知道朝廷的规矩吧?这赈灾粮的事自有户部掌管,轮不到你一个羽林卫的校尉来指手画脚!”
林风冷笑:“规矩?让百姓吃发霉的粮食,这就是你说的规矩?崔大人,我看你是把朝廷的俸禄都吃到狗肚子里去了!”
“你放肆!”崔义玄拍案而起,“来人,把这个狂妄之徒给我拿下!”
府里的差役立刻围了上来。林风挡在李明玉身前,冷冷地看着他们:“谁敢动一下试试?”
差役们被他的气势吓住了,不敢上前。他们都听说了,这位林校尉可是一招就废了吐蕃勇士的狠人,谁也不想拿自已的小命开玩笑。
崔义玄见状,气得浑身发抖:“好,好得很!城阳公主,您也看到了,这就是您带来的好护卫!竟敢在京兆府大闹,简直无法无天!”
李明玉上前一步,冷冷地说:“崔大人,林风哥哥只是在为民请命,何错之有?倒是你,克扣赈灾粮,中饱私囊,该当何罪?”
“你……你血口喷人!”崔义玄色厉内荏地说。
“是不是血口喷人,查一查就知道了。”林风说道,“我现在就进宫面圣,把这事奏明陛下!”
崔义玄脸色大变。他知道,一旦这事闹到皇帝那里,他肯定没好果子吃。他眼珠一转,立刻换上一副谄媚的笑容:“林校尉,误会,都是误会。这事……这事是下官一时糊涂,我这就下令重新调拨粮食,一定让百姓们吃上合格的粮食,您看如何?”
林风看着他变脸比翻书还快的样子,心里一阵鄙夷:“现在知道错了?晚了。崔大人,你就等着陛下降罪吧。”
他说完,拉着李明玉转身就走。
“林风哥哥,我们真的要进宫吗?”路上,李明玉有些担心地问,“崔义玄在朝中经营多年,恐怕不好对付。”
林风摇头:“越是这样的人,越不能退缩。如果这次我们退让了,他们只会更加肆无忌惮。放心吧,有陛下给我撑腰,他们不敢怎么样。”
其实他心里也没底,但他知道,有些事必须有人去让。他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就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
两人直接去了皇宫,求见皇帝。李治听说了赈灾粮的事,果然大怒,立刻下令彻查。结果查出崔义玄不仅克扣了赈灾粮,还贪污了不少其他款项,罪证确凿。
最终,崔义玄被革职查办,家产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