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失踪的30年
太平医院的地下储藏室常年封闭,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消毒水的气息。我和王警官打着手电,沿着狭窄的走廊前进。墙上的涂料已经剥落,露出斑驳的水渍。
这里。我停在一扇铁门前。钥匙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空间里格外刺耳。
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我们愣住了。这是一间类似档案室的房间,但所有的档案柜都被破坏过,文件散落一地。在房间中央,一位老人正坐在轮椅上。
我等你们很久了。老人转过轮椅,是一张布满皱纹的脸。
您是......
周奶奶,她微笑着说,太平医院精神科的老病人。也是唯一一个还活着的,亲眼见证了三十年前那场悲剧的人。
王警官快速查看着资料:周玉华,65岁,1992年因重度抑郁症入院。等等,您是韩教授的......
第一个实验对象。周奶奶说,也是唯一一个逃脱实验的人。
我仔细打量着她。她看上去很平静,但眼神中藏着某种深深的悲伤。
为什么选择现在站出来
因为历史正在重演,她指着散落的文件,这些都是韩教授的实验记录。三十年前,我亲眼目睹了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疯狂的。
周奶奶从轮椅扶手下取出一本破旧的笔记本:1992年3月15日,韩教授的妻子死于一场意外。准确地说,是自杀。她发现韩教授和他的助手杨雪梅有染。
但官方记录上说是意外。
因为真相太过骇人,周奶奶翻开笔记本,韩教授的妻子死后,他彻底疯狂了。他开始研究一种极端的心理暗示方法,声称可以通过特定的刺激和药物,将一个人的人格完全改变。
所以杨雪梅...
她是第一个成功的实验品。韩教授用那种方法,让她完全接受了他妻子的人格特征。但杨雪梅最终发现了真相,她意识到自己正在变成另一个人......
周奶奶的声音有些发抖:我亲眼看见韩教授在404诊疗室里处理了她。那天晚上的尖叫声,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但为什么是红色高跟鞋
因为那是韩夫人自杀时穿的鞋子。韩教授认为,通过收集同样的鞋子,可以强化心理暗示的效果。七双,象征着他设计的七个心理暗示阶段。
我注意到笔记本上夹着一张照片:这是......
1992年4月15日的晚上,周奶奶说,杨雪梅死的那天。照片上这个躲在门后的小女孩,就是陈明月。她目睹了整个过程,却什么都不敢说。
王警官皱眉:所以陈明月一直在调查这件事
是的,她成为韩教授的助理,就是为了查清真相。但她低估了韩教授的疯狂。他的实验从未停止,每一个被选中的病人,都是他试图复制妻子的实验品。
我的心跳加快:那现在......
有人正在重复韩教授的实验,周奶奶的声音变得严肃,而且,这个人比韩教授更了解实验的本质。你们看到的那些死亡,不过是某个更大计划的开始。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医院护士长:秦医生,不好了!苏雨薇逃出了病房,但她留下了一张纸条......
上面写了什么
献给那些想知道真相的人:今晚午夜,404诊疗室,一切都将结束。PS:周奶奶,好久不见。
我猛地转身,但周奶奶已经不见了。她的轮椅旁散落着几张纸片,拼起来是一份实验记录:
最终实验体选择完成。所有知情者都必须被清除。今晚午夜,让我们完成这个持续了三十年的计划......
角落里,一只红色高跟鞋静静地躺着,鞋底写着一个名字:
给最后一个知情者:秦医生。
我快速翻看散落的文件,在其中发现了一份特别的病例报告。这份报告详细记载了韩教授实验的第一阶段:
实验初期发现:人格重塑必须建立在相似的心理创伤基础上。每一个被选中的实验对象,都有着相似的家庭创伤——失去重要的人,或经历过重大的背叛。这种创伤会在潜意识中形成一个空缺,而这个空缺正是实验得以成功的关键。
这段记录让我想起了自己的过去。十年前,我也曾经历过一场家庭变故......
秦医生,王警官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你还好吗
只是...想起了一些事。我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眼前的文件上。在众多资料中,一个信封引起了我的注意。信封已经泛黄,上面写着:给未来的知情者。
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报纸,报道的正是韩夫人意外死亡的新闻。但在报纸的空白处,有一段用红色墨水写下的文字:
给看到这份资料的人:
如果你读到这里,说明你已经非常接近真相。但请记住,真相往往比想象中更加残酷。韩教授的实验从未成功,因为他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一个人的意识不是可以随意替换的零件。每一次实验,都是在制造新的悲剧。
我已经尽力阻止了这一切,但也许为时已晚。如果有一天,这个实验重新开始,请找到那个真正在幕后操控一切的人。提醒:答案就在最初的起点。
——杨雪梅留
看完这段话,我的手不自觉地发抖。最初的起点......我的目光投向窗外,404诊疗室的方向。那里不仅是一切悲剧的开始,也将是今晚最终真相大白的地方。
时间已经接近傍晚,距离午夜的约定还有六个小时。这六个小时,将决定这个持续了三十年的谜题是否能够真正解开。而我,或许将成为最后一个解开谜题的人——如果我能活到那个时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