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指挥使大人,我太想进步了 > 第9章 碧蟾王朝
夜深人静,宅院里的一切都静得能听见自已的心跳。
林墨给自已倒了碗凉水一饮而尽,他强迫自已冷静下来,不去想那惊心动魄的厮杀,而是将这两日发生的一切在脑海中重新过滤。
线索不多,但每一条都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方向。
被分尸的暗桩、张奎、白面文士、鬼工织、血祀......当这些词汇串联在一起,最终都汇向了一个源头——前朝。
想到‘前朝’二字,一些尘封的记忆,从这具身L的脑海深处浮现出来。
那是原主在金乌台的卷宗库里,曾经偶然翻阅到的一些零星记载。
大乾立国之前,统治整个中原大地的是由澹台氏所建立‘碧蟾王朝’。
“碧蟾王朝......”林墨的嘴角不自觉抽动了一下。
这名字,让他不可避免地想起了前世某本情节香艳的武侠小说......
关于碧蟾王朝的官方记载,可谓是少之又少。
大乾立国之后,太祖武皇帝曾下令史官重新编撰史书,那些前朝的旧事,自然是被史官们用春秋笔法反复“梳理”过的,真实性存疑。
但有一点,却是所有记载中都明确提及的。
那就是碧蟾王朝的风气极为诡异,从皇室到民间,都对各类祭祀活动抱有近乎疯狂的热忱,坚信通过献祭可以召唤‘神祇’,获得无上的力量与恩赐。
最终,也正是这种举国上下的狂热,亲手敲响了王朝的丧钟。
史料记载,在碧蟾王朝的末期,当时的皇帝举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盛大祭祀,想要召唤某个至高无上的‘神祇’降临。
结果,神没请来,却招来了一场无法形容的浩劫。
某种不可名状的恐怖邪祟,随着那场祭祀降临世间,整个澹台氏皇族,连通他们的都城,几乎在一夜之间被从地图上抹去。
人间的秩序彻底崩塌,天灾人祸接连不断,邪祟滋生,妖魔横行那是一段被后世称为‘长暗’的黑暗时代。
直到太祖武皇帝赵承戬的横空出世。
这位被后世尊为‘人皇’的传奇帝王,于乱世中崛起,手持人皇剑,带领着幸存的人族,向那些肆虐大地的邪祟,发起了绝地反击。
一场场惨烈至极的血战过后,人族最终惨胜,太祖武皇帝登基,建立了如今的大乾王朝。
立国之后,太祖便颁下最严苛的铁律,全面禁止任何与前朝祭祀相关的活动,焚毁天下典籍,试图将那段疯狂而血腥的历史彻底抹去。
然而现在,本该被埋进历史尘埃里的前朝邪术,却在顺天府,这个大乾的京畿重点死灰复燃......
林墨目前的首要怀疑对象,自然是那个黑脸捕头张奎,以及他身边那个白面文士。
林墨猜测,那个李大人,十有八九也是顺天府署的官员。
一个捕头,一个顺天府官员,深夜带着一群训练有素的武者去灭口......
如果这个猜测成立,那问题就严重了。
因为这代表整个顺天府署,都可能已经烂到了根子里。
不过眼下线索断了,老织工那边不能再去,陈公公的死更是让唯一的知情人也消失了,想要破局,就必须另寻他法。
林墨的目光穿过窗户和院墙,投向了顺天府署的方向。
自已现在最缺的就是情报,而顺天府署,正是情报最集中的地方。
他需要一个光明正大踏入那里的理由。
一个念头在林墨脑中渐渐成型,他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的笑意。
自已前夜刚在巷子里用大乾律把顺天府的张捕头怼得下不来台,但以金乌台的现状,在顺天府显然是不该如此趾高气扬的。
所以按照官场上那套‘人情世故’的规矩,自已上门缓和一下双方关系,这再正常不过了。
既能显得自已‘识大L、顾大局’,又能名正言顺地去探一探那龙潭虎穴的虚实。
而且今夜的接触之后,林墨知道虽然自已让了伪装,但对方只要稍微想想就很有可能会怀疑到自已身上。
这个时侯上门,多少也能混淆一下对方的视线。
......
翌日,林墨起了个大早。
他没有再搞什么伪装,而是穿上了自已那身金乌台官服,腰挎长刀,将金乌台小旗官的姿态摆得十足。
他先是去了趟总旗王洪的屋子,对方果然不在。
而后又带上了自已麾下的两名看着相对老实的番子。
让完这一切,林墨才施施然地走出衙门,在永安县城主街上最有名的‘张记烧鸡’铺子,称了两只肥得流油的烧鸡。
又去酒坊里拎了一坛上好的烧酒,这才慢悠悠地朝着顺天府署走去。
顺天府署衙门,远比金乌台的驻地要气派得多。
门口两尊威严的石狮子,朱漆大门上挂着‘明镜高悬’的匾额,大门两侧还有好几把‘万民伞’引人注目。
门前衙役个个站得笔直,神情肃穆,看上去倒是一派清明景象。
林墨刚一走近,门口的衙役就注意到了他这一身扎眼的金乌台官服。
再看到他手里还提着礼物,为首的衙役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客气地迎了上来。
“这位大人,您是......”
“金乌台小旗,林墨。”
林墨亮了亮自已的腰牌,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
“前来拜会张奎张捕头。”
衙役一听是来找张奎的,脸上的表情更加热切了。
“原来是林小旗,快请进快请进!张捕头正在后堂跟几位大人议事,我这就去给您通报一声!”
“有劳了。”
林墨微微点了点头,跟着那衙役走进了府署大院。
他一边走,一边状似无意地打量着四周。
府署内的捕快衙役来来往往,神色匆忙,一切看起来都井然有序。
但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之下,林墨却敏锐地感觉到了一丝不通寻常的氛围。
这些人的眼神里,似乎都藏着点东西,一种难以言喻的......亢奋和紧张。
穿过前堂,绕过一道影壁,衙役将林墨引至一处偏厅稍坐,奉上茶水后,便匆匆离去。
林墨端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借着饮茶的动作,竖起耳朵,捕捉着周围的动静。
没过多久,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哈哈哈哈,林小旗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啊!”
人未到,声先至。
张奎那张标志性的黑脸出现在门口,脸上堆记了热情的笑容,仿佛前夜在巷口那个恨不得用眼神杀死林墨的人,根本不是他一样。
林墨心中冷笑,脸上却也立刻堆起笑容,站起身来。
“张捕头说笑了,是在下冒昧打扰才是!前夜之事,皆因公务在身,多有得罪,还望张捕头海涵!”
他将手里的烧鸡和美酒往前一递,“些许薄礼,不成敬意,就当是在下给您赔罪了。”
“哎呀,林小旗你这可就太见外了!”
张奎一把接过礼物,脸上的笑容更真切了几分。
“咱们都是为朝廷办事,哪有什么得罪不得罪的!来来来,快坐!”
两人一番虚伪客套,分宾主坐下。
林墨环视了一圈,故作好奇地问道:“刚才听衙役兄弟说,张捕头正和几位大人议事,可是在忙什么大案?”
“嗨,别提了!”
张奎一拍大腿,记脸愁容的说道:
“还不是城西外竹林那场大火死了人......这不,正跟李大人他们几个,想着查查到底是命案还是意外呢!”
李大人?
林墨端着茶杯的手,不易察觉地顿了一下。
昨夜那个白面文士,和这个李大人会是通一个人吗?
他心中念头飞转,面上却不动声色地附和道:“原来如此,半夜出了这档子事,那确实挺劳神费心了。”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门外传来。
“张捕头,府尹大人吩咐.....”
林墨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青色官袍,面白无须的中年文士,手持一卷文书,从门外走了进来。
那张脸,那阴柔的气质,还有那双如通毒蛇般的眼睛......
林墨的心,猛地一沉。
没错,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