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和离书签下不过数日,一道道风声自侯府飘入京华各大宅院,承载着我与萧承嗣八载姻缘终结的消息。
街头巷尾,坊间议论声不绝于耳.
沈女官和离了、侯府自弃明珠、才女重归沈门的话题沸沸扬扬。
有人摇头惋惜,有人冷嘲热讽,但更多人竟对我这孤立坚决的抉择生出几分敬意。
沈女官本是贤名满京,如今索性一别往事,倒比昔时更讨同情了。
隔着帘子听闻这些议论,我心下无波,只觉周身清静如洗。
消息很快传入沈家,兄长遣人前来相迎,自府门外亲自等候,不待我下车,已快步迎上前来。
小妹,你回来了,这里才是你真正的家。
兄嫂带着全族上下相迎,府中门生亲友无不凑前寒暄,他们的态度中再无以往的惋惜与忧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声的敬重。
沈女官有胆气,有风骨,沈家有你,如斯家门才堪称清静!
今日你回归沈门,自此沈家门户再添颜面。
士林群贤纷纷表态,甚至有旧日门生联名上书,颂扬我以己守气节,维护家族清誉。
沈家地位因而水涨船高,兄长在朝中言辞愈发刚正,士人的支持让沈家声名日隆。
转眼间,朝局也为之一变,宫中皇后得知来龙去脉,盛怒之下亲自召见萧承嗣,言语间隐见冷意。
只因侯府忘情薄幸,遂致权门失德。
随即,皇后召我入宫,于长明殿内迤逦赐座,语气温和赏识。
忠贞端庄、克己奉公,宫里缺你这样的女官,本宫要你入翰林院任职,主持馆阁女学。
宫中新职授下,我明白这是皇后在暗里为我撑腰,赐下玉帛田契亦附以明言:
沈女官之名,由今日起必自立于世。
消息传出,举国皆知,从前附庸权贵的沈女官,如今竟被圣眷所护。
而萧承嗣则因私事缠身,声望大损,新贵旧友相继疏远他,昔日引以为傲的天之骄子光环,仿佛一夜之间消散无踪。
听说侯爷当年可风光得很,如今却被冷落成这样,真应了那句善恶有报。
同僚言语里已带着三分嘲讽,更多人竟在背后暗笑起萧承嗣的懦弱与短视。
此时柳氏虽表面得势,府中却愈发冷清。
她望着府中新添的珠玉首饰,嘴角勾起自得笑意,只是下人们眼里的疏离与不屑一丝不落地映入眼帘。
柳氏夫人,今后侯府可行稳致远,全凭你支撑了。
一位管家揣着心事,话里带着讥刺,柳氏神色微变,那笑意冷了半分。
自沈家支持断绝之后,侯府的生意也日渐凋敝,昔日那段奢华的光景,不过镜花水月。
谁让你们都是些不成器的奴才!
柳氏掌事不久,府中仆役已有人心浮动,背后怨声载道。
我自沈家开始新生活,家中亲族支持,门生敬仰,心底腾起前所未有的坚定。
这些年我曾经软弱,如今再不会任人摆布。
入翰林院后,我每日笔砚春秋,处理女学事务,才思敏捷,渐渐赢得同僚钦服。
沈女官,您的见识和胆略,令我佩服。
新同僚如此言辞,朝局中有识之士也多次私下相邀,纷纷表现睦意。
我淡然相应,心怀感激,却再不会将全部信任付诸一人。
昔日艳羡权门高枝的软弱女子,已然不见。
夜里披衣对镜,只觉眉目间多了一份曾不敢奢望的自信。
风声渐起,未来的路,踏碎荆棘,归于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