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安乐堂中聊天
在屋内坐了一会儿,周盈得知这里的妇女们多是无依无靠之人。
她们之中,有的人丧夫,有的人被休,有的人义绝,有的人和离,总之都无处可去。
关于休妻,大楚素有七出、三不去之理,前者是男人休妻的所谓正当理由,后者则用来保护女子不被休弃。
七出者,是指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盗窃。
女子若有这些过错,男人可不经官府同意便休妻。
三不去则包括: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总的来说,对女子颇为不公。
而义绝是指官府介入,强制夫妻离异,如夫妻双方纠缠不休,还会对他们进行处罚。
在多数时候,若丈夫有恶行,妻子是不能要求离异的,只有在丈夫悖逆人伦,杀妻父母,废纪纲,乱之大者的情况之下,官府才会让妻子义绝而去。
当然,碰上这种事情,妻子哪怕得以离开丈夫,这往后的日子也绝不会好过。
唯一一种稍微平和点的离婚方式,就是和离,也称之为两愿离。
即在夫妻双方感情不谐,两人都愿意离婚之时,就可以通过签署和离书、放妻书的形式解除婚姻关系。
只可惜,和离听上去不错,实则对女子而言,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苦楚。
用祝大娘的话来说,若非实在过不下去了,又有几个女子愿意和离
且不论感情因素,就只看女子独自生活之艰辛,便可知许多人不是不想离婚,而是迫不得已。
再者说,妻子愿意和离,还得看丈夫同不同意。
有娘家可以依靠的,并且娘家愿意为外嫁女撑腰的,那勉强还好一点。
但倘若娘家无人或者父兄势利,丈夫又是个人面兽心的,妻子该如何是好呢
去告官么
就算是官府真能替你做点儿什么,可现今这律法却有明文规定,以妻告夫者,纵案情属实,仍须徒刑二年。
谁敢去告
又拿什么去告
如此种种,不难看出女子之苦。
无端被休者,苦。
恩断义绝者,苦。
下堂求去者,也苦。
逆来顺受留在夫家,苦;费尽心力抽身而退,亦苦。
在场这些女子,倘若没有盛老板收留,别说平平安安、体体面面活着,就算能讨一口饭吃都不容易。
万一要是她们运气不好,沦落到烟花柳巷,那更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周盈听了她们的遭遇大感震撼,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紧紧攥住。
温歧知她难受,搂住她的肩膀,无声地进行安抚。
哎呀!瞧我这张烂嘴,没什么好说了,偏偏说起这些!
祝大娘转而看向碧桃,越看越满意,口中不住地说道:我的好姑娘,小盛这人笨嘴拙腮,倘若他有什么地方不好,叫你受了委屈,你可别生气,也别忍着,这天底下任何一个安乐堂,你只管进去告状,一定有人为你做主!
其他女子也忙跟着这样说,别说碧桃只有一张嘴,纵然她浑身是嘴,也敌不过大娘们轮番轰炸。
盛老板一言不发地坐在那儿,表面看来很平静,实际上早已悄悄红了耳垂。
奈何他又不是爱分辨的性子,只能向碧桃投去一个歉意的眼神。
周盈胸口堵得慌,也没心思取笑碧桃,寻个由头起身往外走。
她到了院子里,见到有个妇女正在晾衣服,便上前去帮忙。
姑娘这是做什么这样的事情我来做就行,没得脏了您的衣裳。
这人举止大方,言语间并不局促,想来只是礼节性的推让,周盈便笑道:不打紧的。
两人忙完,找了个阴凉处坐着,周盈就问这妇人姓甚名谁,平日里都做些什么。
她谈兴泼浓,说她姓邓,大伙儿都叫她邓嫂子,从前未出阁那会儿家境殷实,父母教她认过几个字儿,也看过几本书。
后来她嫁了人,因为总没能生养,被夫家休弃,幸有盛老板照顾,得以在这安乐堂中看护小孩儿。
许是看出周盈心情沉重,邓嫂子反倒出言安慰她:姑娘千万别想着我们这些人命苦,就觉得我们有多可怜。
这世道虽说不公,但大伙儿报团取暖,日子也比关在夫家轻松。
早先我待在那炼狱里头,天天不是被打就是被骂,那才不是人过的日子呢!
周盈怔怔望着邓嫂子,听她接着说:姑娘你既问我,那便别嫌我啰嗦,我对你讲句心里话,但凡女人能够多点儿见识、多点儿选择,又有几个在婚姻不幸之后,还一意委曲求全的
有些女人是被骗了,满脑子只剩出嫁从夫;有些女人是实在没办法,为了孩子也为了生计。
但不管怎么说,反正我呀,到这会儿是彻彻底底想明白了,我带的这些孩子们,男娃娃呢,我要从小儿就教他们尊重和爱护女人;女娃娃呢,我更是要赶早就教她们遇事冷静、自尊自重。
说到这里,邓嫂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低声道:不怕姑娘笑话,我常常在想啊,要是女孩儿们能上学堂读书,接受真正的教育,能有人教她们在这世上安身立命,而不是只灌输劳什子三从四德,那该有多好。
嫂子这是个好想法啊!若能在读书明理上如此,男女之间,也就平等不少。
周盈看着眼前的妇人,心中波涛翻涌,感慨万分。
若非读书识字,知晓道理,有自己的想法,邓嫂子何以说出这样一番话,做出这样的努力
我也就说说罢了,不过是痴人呓语!
邓嫂子摆摆手,叹气道:要做到这点何其不易!便不说这痴心妄想的事儿,只论儿女为父母守孝此等人伦大理,尚且都还要分出个尊卑,这又能向谁诉
周盈默然无话,也不知如何回答。
男尊女卑的思想经过千百年演变,早已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都有所体现。
就好比父母过世,儿女理当守孝三年,但这其中也有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