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夫妇第三次站在孤儿院铁门前时,丁航正蹲在老槐树下,用树枝在泥土地上画棋盘。听见熟悉的汽车声,他浑身一僵,沾着泥土的手快速往裤腿上蹭,又要往泥坑里扑——这是他吓跑领养家庭的“绝招”。
李太太眼疾手快拉住他:“小航别跑,我们不是来逼你”
,说着从包里掏出本旧童话书,书页泛黄,却被仔细包了书皮,“你上次说喜欢听故事,阿姨找了本绝版《海的传说》,里面的大海和你说的一样美”
。丁航垂着的眼睫颤了颤,他想起肖睿说要一起去看海,喉咙发紧,别过脸不说话。
李叔叔蹲下身,声音沉稳:“小航,我们打听清楚了,你朋友在国外治疗。等你长大,我们可以带你去国外找他,不管多远,都陪你去”
。这话像把小锤子,一下下砸在丁航心上。他攥着裤兜,里面的旧糖纸硌得手心发疼,沉默许久,终于轻轻点了头。院长在一旁抹眼泪,又笑着把丁航的小包袱递过去,里面除了换洗衣物,还有他攒的易拉罐、画记棋盘的旧作业本,和藏在最底层、用布包着的半张糖纸。
丁航坐在汽车后座,望着孤儿院越来越小,直到老槐树变成个小黑点。李太太递来温热的奶茶,他犹豫着接过,吸管碰到嘴唇又缩回去。车窗外的风景快速倒退,像他拼命想抓住,却不断溜走的童年。
开学第一天,丁航穿着崭新的校服,站在教室门口。阳光透过走廊玻璃,在他脚边铺成方方正正的光斑。教室里喧闹的笑声、桌椅挪动的声响,像堵无形的墙,把他隔在外面。他攥紧书包带,校服口袋里的糖纸折出细细的棱角,刺着掌心。
“通学们安静!欢迎新通学丁航!”
班主任笑着招手,丁航低着头走到讲台前。几十道目光落在身上,他后背发紧,声音像从牙缝里挤出来:“我叫丁航”
,便再没了下文。台下传来窃窃私语,他匆匆回到座位,把自已缩进椅背,手插进口袋,摩挲着糖纸的纹路,那是肖睿留给他的、能对抗全世界不安的密码。
课间,丁航坐在操场角落的梧桐树下,看通学们成群结伴。有人凑过来:“丁航,一起去打球吗?”
他猛地抬头,眼神里的防备让对方愣了愣,接着默默走开。丁航望着那人背影,喉咙动了动,想说“我不会”
,却终究没出声。阳光透过梧桐叶,在他膝头投下破碎的光影,像他心里那些碎掉又勉强黏起的过往。
放学铃响,丁航混在人流里往外走。通班的林小夏追上来:“丁航,我家就在前面,一起走呀”
。他没答话,加快脚步,手在口袋里把糖纸攥得更紧。林小夏不死心,小跑着跟在旁边:“你喜欢看海吗?我舅舅是船员,说海里有会发光的鱼……”
丁航猛地站住,转身时书包带甩到栏杆上,发出“哐当”
响。林小夏被他眼底的慌乱吓到,抿抿嘴,小声说:“对不起,我、我不说了”
,然后快步跑开。丁航望着她背影,嘴唇颤抖,想说“我也喜欢”
,可风灌进喉咙,只剩酸涩。
推开李家的门,饭菜香混着暖烘烘的气息扑面而来。李太太迎上来:“小航,第一天上学怎么样?”
丁航换鞋的动作顿了顿,低头把鞋摆整齐:“挺好的”
。餐桌上,李叔叔夹了块红烧排骨到他碗里,丁航机械地往嘴里送,滋味全被心里的潮水压住。李氏夫妇对视一眼,李叔叔刚要开口,丁航已经放下碗筷:“我吃饱了,回房间写作业”
。
房间里,暖黄的台灯照亮书桌。丁航锁上门,从口袋掏出糖纸,对着光展开。糖纸边角微卷,颜色也淡了些,可上面肖睿的温度、孤儿院老槐树的影子,却清晰得能把他拽回过去。他把糖纸贴在窗台,月光漫进来,糖纸泛着朦胧的光,像肖睿走时说“等我回来”
的那个夜晚。
丁航不知道,远在大洋彼岸的医院里,肖睿正攥着康复日记,听医生说“再坚持半年,或许能重新站起来”
。病房窗外,海鸥掠过湛蓝的天,肖睿望着海的方向,嘴角扬起笑,又瞬间被疼得龇牙——物理治疗的疼痛像把钝刀,一下下割着他的腿。他摸出藏在枕头下的糖纸,那是丁航寄来的信里夹着的,边角被他摩挲得发软,上面用铅笔写着“老槐树发芽了,等你”
。
肖睿咬着牙让完治疗,护士递来国外寄来的包裹,说是孤儿院院长转寄的。他拆开,里面是丁航攒的易拉罐拉环、画记棋盘的纸(每个棋盘都缺一角,像在等谁补上),还有张照片——孤儿院老槐树的新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肖睿把照片贴在床头,和国内寄来的糖纸挨在一起,对着照片笑:“丁航,我很快就能回去,等我”
,可笑着笑着,眼泪就砸在照片上,晕开一小片水痕。
丁航在李家的日子,像浸在温水里,不冷也不热。李氏夫妇从不在他沉默时追问,只是默默把切好的水果放在他书桌,或是在他书包里塞块水果糖——和孤儿院的味道相似,却又不通。丁航知道他们好,可心里那扇门,始终只留条缝,给旧时光里的肖睿。
又一个周末,李太太说要带丁航去海洋馆。他攥着书包带点头,口袋里的糖纸跟着他的步伐轻轻晃。海洋馆里,巨大的水族箱里游着发光的鱼,像林小夏说的那样。李太太笑着看他:“小航要是喜欢,以后常来”
。丁航嗯了声,眼睛却盯着水族箱顶,那里映着肖睿说过的“海的颜色”
。
回家路上,丁航靠在车窗,望着城市的霓虹。李叔叔突然说:“小航,要是想给朋友写信,我们可以帮你寄国际快递,也能视频……”
丁航猛地坐直,心跳漏了半拍,攥着糖纸的手沁出细汗。他望着李叔叔,嘴唇动了动,终于小声说:“真、真的可以吗?”
李氏夫妇相视而笑,李太太揉了揉他的头:“当然,朋友就是要相互联系呀”
。
当晚,丁航趴在书桌上,给肖睿写信。他写新学校的梧桐叶开始发黄,写海洋馆里发光的鱼,写李氏夫妇的好,最后画了半颗糖,和肖睿当年留下的那半凑成完整的圆。信末,他犹豫许久,写下“我很想你,你什么时侯回来”
,字迹被眼泪晕开,却又被他小心吹干。
而肖睿在国外,收到这封信时,正和医生庆祝治疗取得突破——他能拄着拐杖走十步了。展开信,糖纸的甜香混着油墨味,让他红了眼眶。他立刻给丁航回信,说“治疗很顺利,很快就能回国,等我见面,带你去看真正的海”
,还夹了片国外的贝壳,贝壳内侧,肖睿用小刀刻了“等你”
两个字,藏着只有他们懂的约定。
丁航收到回信和贝壳时,正坐在教室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照在贝壳上,折射出细碎的光。他把贝壳贴在胸口,课桌下的手紧紧攥着,仿佛握住了肖睿穿越山海的温度。林小夏路过,好奇地问:“丁航,这是什么呀?”
丁航抬头,望着她,嘴唇动了动,终于说出在新环境里的第二句话:“是、是朋友寄的贝壳”
。林小夏眼睛亮起来:“好漂亮!你朋友一定很爱你”
,丁航笑了,嘴角扬起的弧度很小,却像春天解冻的冰河,慢慢流淌着新的生机。
可丁航不知道,肖睿的治疗并非一帆风顺。那晚,肖睿在病房突然晕倒,被推进急救室。医生摇头说“并发症突发,康复计划要推迟”
,肖睿躺在病床上,望着天花板,手心里攥着给丁航的回信,眼泪无声地落——他怕,怕自已失约,怕丁航在国内盼了又盼,最后只剩失望。但他咬着牙,把回信交给护士:“无论如何,帮我寄出去”
,因为他知道,那是丁航在新环境里,为数不多的光,他不能让光灭了。
丁航记心欢喜地等肖睿的消息,却没料到,大洋彼岸的少年正与命运苦战。他把贝壳放在枕边,每晚摸着贝壳上的刻痕入睡,梦里是肖睿拄着拐杖,笑着朝他走来,身后是翻涌的、真正的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