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徐泽这个在他们眼中,不过是走了狗屎运,侥幸在边疆立下些许“微末战功”的“边将”,竟然......也敢跑到他们国子监来“切磋学问”?还要“探讨安邦定国之道”?
这......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是对他们这些“清流砥柱”的......公然挑衅!
于是乎,在收到徐泽的“拜帖”之后,整个国子监,都如同被投入了一颗巨石的平静湖面一般,瞬间......炸开了锅!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那徐泽不过一介武夫,侥幸在边疆打了几个胜仗,便不知天高地厚,竟敢跑到我们国子监来撒野?!”
“就是!他以为我们国子监是什么地方?是他那蛮荒的西北边陲吗?还想跟我们‘切磋学问’?他也配?!”
“依我看啊,这徐泽分明就是想借着我们国子监的名头,来为他自己脸上贴金!沽名钓誉罢了!”
“哼!他想来?那就让他来!到时候,咱们可得好好地‘招待招待’他!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做‘班门弄斧’!什么叫做‘自取其辱’!”
一时间,国子监内的太学生们,群情激奋,义愤填膺!
他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了无数刁钻刻薄的问题,和......各种能够彰显自己“才华横溢”的“锦绣文章”,准备在辩论之日,给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徐泽,一个......永生难忘的“下马威”!
甚至,还有一些平日里与太子夏启或者其他皇子有所往来的“激进”学子,更是......暗中串联,准备在辩论之时,故意提出一些敏感的,甚至......带有“政治陷阱”的问题,试图......让徐泽当众出丑,下不来台!
整个京城,也因为这场即将在国子监上演的“文武之辩”,而变得......暗流涌动,万众瞩目!
无论是朝中的文武百官,还是市井的黎民百姓,都对这场“不对等”的较量,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他们想知道,这位在传说中“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西北“战神”,在面对国子监那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天之骄子们的“围攻”之时,究竟......会是何等表现?
是会......像那些粗鄙的武夫一般,被驳斥得体无完肤,狼狈不堪?
还是......真的能......创造奇迹,一鸣惊人?!
......
辩论之日,终于来临。
这一日,京城的天气,格外晴朗。冬日的暖阳,懒洋洋地洒在琉璃瓦铺就的宫殿屋顶之上,反射出耀眼的金光。
国子监,祭酒大堂之内。
早已是......人山人海,座无虚席!
除了数百名闻讯赶来的太学生之外,还有不少......嗯,得到“消息”,特意前来“观摩学习”的朝中官员,以及......一些对徐泽充满了好奇的京城名士和......闲散宗室。
甚至,就连一些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贵女,也偷偷地派了贴身的丫鬟或者小厮,前来打探消息,想要一睹这位“传奇都护”的......“庐山真面目”。
整个祭酒大堂之内,都弥漫着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诡异气氛。
当徐泽身着一身普通的青色儒袍,腰悬一柄古朴的长剑(当然,这只是装饰,真正的杀招,他可不会轻易示人),在礼部尚书李道宗和翰林侍讲苏文纪的“陪同”下,不紧不慢地走进大堂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