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沈逸宸和苏文纪这两位“同年故旧”进行了一番“友好亲切”的交流之后,徐泽对当前京城的政治格局,以及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的盘算,已然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他知道,自己此番入京,看似是“奉旨谢恩,恳请赐婚”的风光无限,实则......却如同行走在刀锋剑刃之上,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太子夏启的嫉恨与提防,三皇子夏洵的深沉与算计,朝中那些保守派大臣的攻讦与刁难,以及......那位高坐龙椅之上,心思难测的皇帝陛下......
每一个,都是他不得不小心应对的“强敌”!
更何况,还有一个......尚未谋面,但听起来却“个性十足”,甚至有些“难以驾驭”的永宁郡主夏侯琉月!
这场京城之行,注定......不会平静!
“既然如此......”徐泽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与......好胜,“那本官......就更要......好好地陪他们玩一玩了!”
他向来不是那种会坐以待毙,任人宰割的性格!
既然已经踏入了这京城的浑水,那便......索性将这水搅得更浑一些!
他要让那些自以为是的京城权贵们看一看,他徐泽......绝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也要让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明白,他徐泽......不仅能打仗,能治民,更能......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纵横捭阖,游刃有余!
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他首先需要做的,便是......为自己营造一个......足够强大,也足够“正面”的......舆论声势!
他要让京城的百姓,让天下的士子,都认识到他徐泽的......“才华”与“抱负”!
也要让他们知道,他徐泽......并非仅仅是一个只会打打杀杀的“边疆武夫”,更是一个......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国之栋梁”!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接下来的“赐婚”和“面圣”之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争取到......更大的主动权!
于是,在抵达京城的前一天,徐泽便通过苏文纪这位在翰林院颇有“人脉”的“好友”,向国子监......递上了一份“拜帖”。
拜帖的内容,倒也......简单明了。
只说他安西大都护徐泽,久闻国子监乃是天下英才汇聚之地,藏龙卧虎,人才济济。自己此番有幸入京,希望能有机会,前往国子监,与诸位青年才俊,“切磋学问,交流心得,共同探讨......富国强兵,安邦定国之道”。
这份“拜帖”,言辞之间,虽然......显得颇为“谦逊”和“客气”。
但其背后所透露出来的......那股“挑战”和“示威”的意味,却也是......昭然若揭!
国子监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大夏王朝的最高学府!是培养未来国家栋梁的摇篮!
里面的太学生们,哪个不是自诩“天之骄子”,哪个不是眼高于顶,恃才傲物?
他们平日里,最看不起的,便是那些......嗯,只知道舞刀弄枪,不通文墨的......“粗鄙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