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此战,失利的原因,重点有二。情报之失是根本,伏兵部署有隐患!”
雷震当即眉头一条,但江峰没给他质疑的机会,而是继续说。
“将军判断兀术骨主力动向无误,寒鸦道确是设伏绝地!败因首要在情报!斥候未能探明‘鬼见愁’小径可用,此其一。
敌酋能精准利用此径,必有内应或极其熟悉地形之向导,此其二!此非战之罪,乃庙堂谍报之失!
至于伏兵部署,伏兵之道,贵在‘奇’与‘活’!寒鸦道狭窄,伏兵置于两侧高地,固然能发挥弓弩火油之利。但是......”
江峰在两侧高地重重一点,道:“一旦主力战场有变,伏兵即成孤军!通道被堵,后路断绝!此为‘死地’伏兵,虽险绝,却无转圜余地!”
“哼哼......”雷震不屑轻哼,似乎在鄙夷江峰的马后炮和纸上谈兵。
江峰也不在意,而是继续说:“若我领兵,伏兵主力七千仍置于寒鸦道两侧,但不在最险要处,而是稍退后一段距离,占据更开阔、能互相支援且不易被完全封锁的坡地。
另设三千精锐善攀爬、机动性强的轻病,携带引火之物,秘密前出至寒鸦道入口附近,占据更高、视野更佳的隐蔽点,不参与首轮伏击,只做观察哨和机动奇兵。”
雷震的眼神闪烁,收起了之前的轻蔑之心,认真聆听起来。
“入口轻兵,需有最迅捷的联络方式如烽烟、响箭、信鸽等,一旦发现敌主力动向有异,立刻向后方主力及大营示警!同时,他们自身位置隐蔽,可进可退。
若敌主力未入寒鸦道,而是如兀术骨般绕行。入口处的三千轻兵,无需硬撼,只需做两件事。
第一,立刻点燃预设的烽燧或制造巨大混乱,如擂鼓、放火,示警主力与大营!
第二,他们自身携带引火物,可迅速潜行至敌绕行路径的后方或侧翼,寻找合适地点,如狭窄处、林密处、积雪松动处,纵火,制造山崩或利用地形进行小规模、高频率的袭扰!
不求歼敌,但求迟滞其行军速度,为后方大营和寒鸦道主力调整部署争取宝贵的时间。
大营得到预警,有时间加固防御或选择有利地形迎敌。
寒鸦道主力得知敌绕行,立刻放弃伏击,迅速、有序地沿预留的撤退通道后撤,与入口处袭扰迟滞敌人的轻兵汇合,或直接回援大营,或侧击敌军!
如此,虽未必能胜,但可保主力不被分割包围,避免惨重损失!”
此时雷震已经愣住了,江峰的分析,丝丝入扣,直指当年战役的核心痛点并给出了基于当时技术条件,最大限度利用地形、兵力配置和信号传递的破局方案!
尤其是前置观察哨和机动轻兵迟滞的思路,将‘伏兵’的‘奇’与‘活’发挥到了极致!
雷震思索良久后,果断起身,双手抱拳,一揖到地,郑重道:“先生大才,刚才某家多有怠慢,还请赎罪!”
江峰连忙将他扶起来,道:“雷将军言重了,我这只能是纸上谈兵。”
“不不不,你刚才所说的‘死地伏兵’、‘前置观察’、‘机动迟滞’都是因地制宜,随机应变的战争策略,而我才是死读兵书,不知变通的榆木脑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