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王政二十七年(前220),四月上旬,骊山的天气逐渐出现夏日的暑气,螽斯在田地间嘶鸣,妇人采摘梅子制作醋。
菜畦生长的时令蔬菜变成了薤、蘘荷(野山姜)。
“距离明年的东巡,还有一年多的时间。”
秦越人坐在狱曹的官署,心情难免焦躁,拿着公文不停的翻找案件,希望再次碰到一个大案。
从去年的户计案过后,一直到今年的四月份,好几个月没有出现大案了。
即便,秦越人每天的日子很充实。
日出点卯,开始在狱曹官署处理公文,安排英布或者夏侯婴出去把犯人抓回来。
吴广整天不见人影,每隔几天找到卢生前往了七十万刑徒大营,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赵亥处理繁琐的刑狱公文,最后把结果交给秦越人,只需要同意或者不同意,就完成了公务。
减轻了秦越人九成的工作量。
项庄闲着没事,还是像往常一样整天练剑,时不时教导越女的剑术。
项庄和越女比拼剑术过后,一次比一次郁闷,自己一个楚国最有名的剑术人才,竟是不如一个少女。
越女的剑术已经可以比肩项庄了,还有超过他这位老师的势头。
秦越人的日子倒是充实,只是一直不发生大案,导致他加劳的速度变得很慢。
距离东巡的日子渐渐接近。
秦越人的心情也多了几分焦躁。
“兄长。”
夏侯婴风尘仆仆的回来,穿着一身铁冠黑衣,逐渐有官样了:“骊山一带的春旱持续了四个月,伯兄希望你回家一趟,参与求雨的祭祀。”
春耕是黔首的头等大事。
自从一月下了一场小雪过后,骊山邑、咸阳、蓝田等大半个关中,已经四个月没有下雨。
旱情严重,如果再不下雨,不知道有多少黔首饿死。
秦越人、英布、夏侯婴等人都有数百亩田地,一再不下雨,汉阳里的春耕向后推迟了很多天。
不能再推迟了。
“善。”
秦越人一脸的庄重,知道求雨的事情不能疏忽:“你去把轺车牵过来,我们立即告假回一趟汉阳里,准备求雨。”
秦越人知道求雨没用,还是认认真真的回去参加祭祀。
一来,求雨主要是为了安定人心。
二来,秦朝有专门的《祠律》,也就是祭祀的法律,官吏如果没有处理好祭祀,罚款二甲。
英布、吴广、赵亥全都跟着一起回去。
参与汉阳里的求雨祭祀。
杞良是汉阳里的里正,带领数百名黔首,在闾门口的社祠准备祭祀。
社公的职能比较复杂,也有求雨,祈求风调雨顺的一项。
秦越人读过的秦律,其中有不少涉及了祭祀,却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秦朝人的祭祀过程。
颇为好奇。
“狗肉?”
秦越人看到了祭品,困惑道:“祭祀用的不是牛羊肉,用的是狗肉?”
古代最常见的祭品是三牲。
牛、羊、猪。
秦朝祭祀用的肉食,却是出乎预料的狗肉。
“然。”
赵亥拿出一卷竹简:“这是日书,按照日书的规定,祭祀求雨最好是用酒和狗肉。”
《日书》是秦朝指导老百姓祭祀生产、婚丧嫁娶的书籍。
秦越人接过来看了几眼,果然看到《日书》上记录了关于求雨的内容。
汉阳里主管祭祀的人是杞良,秦越人的官职再高,只能跟在后面老老实实的参与祭祀。
求雨祭祀的流程比较长。
秦越人简单的祭拜过后,带着众人站在社祠旁边的河流岸边,思考着灌溉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