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音不高不低,正好能让人听个大概。
这些年从王府走到后宫,她“受尽宠爱”,恨她的人何止一个舒挽。
杨佩宁听惯了这样的话,并不在意什么。
可兴许是她许久不出来了,一个二个不管什么人都来挑衅她。
也是令人厌烦。
“舒婕妤娇花一样的美人,本宫还说陛下怎么就忘在脑后了。今日,可算是找到了因。”
舒挽梗着脖子,“你这是何意?”
“你只不过是个婕妤,见到本宫,却未尊称,口口声声称‘你’。可见是连宫中礼数都未熟悉,如何又能侍奉君侧呢?”
舒挽愣住。
“好了,舒婕妤才入宫,无心之失罢了。”
端坐在凤位上的王皇后终于开了今日第一句口。
皇后生就一张慈悲面容,微笑时候不知道的人见了都觉亲和。
“顺嫔许久不见诸位姐妹,何必抓着不放呢。”她温和笑着,“陛下为你赐封号为‘顺’以示看重,也是要告诫你要恭从之意。你可别辜负了陛下好意。”
打算轻飘飘揭过就算了。
还拿她封号说事。
“皇后娘娘宽容,嫔妾本该听从。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若不守规矩也可轻纵,那么日后,是不是宫规也可视若无睹了呢?”
杨佩宁勾唇,“嫔妃入宫便是为了侍奉陛下,嫔妾一未触犯宫规,二未寻衅滋事,一切遵循宫规行事,舒婕妤却说嫔妾不贤德,这不是指桑骂槐,怀疑皇后娘娘治下吗?更甚者说,是否是对陛下心存怨怼呢?”
舒挽到底入宫没多久,被她这话说得一愣一愣的。
“我没有!”
杨佩宁好整以暇望着她,“你心中所想,谁又能得知呢?”
正在这时候,崇庆帝到了。
“难得前朝无事,下朝早,你们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本就坐得端庄的皇后更加的一本正经。
嫔妃们也不得不再度审视自个儿仪容。
舒婕妤也不含糊,直接告状。
“陛下,您可算来了。顺嫔姐姐她……”
崇庆帝看了眼杨佩宁,狐疑,“顺嫔怎么了,让你如此神色。”
舒婕妤特地挤出了两颗相思泪,“嫔妾许久不见陛下,今日见到顺嫔姐姐,难免心中郁郁说了一句,顺嫔姐姐便缠着不放,说嫔妾违反宫规。嫔妾真是……”
说着更是掩面哭泣,哭得梨花带雨,好不可怜。
崇庆帝笑着问她,“你说了什么?”
舒婕妤又是一愣,泪痕都僵在脸上。
她都这样了,陛下不该问责顺嫔吗?
“嫔妾……”
“罢了不必说了。”崇庆帝走到杨佩宁身边,当着满宫的嫔妃牵起她的手,满脸冰冷严肃化作柔情,眼神的宠溺和温柔似乎能化成水,“她是嫔,你是婕妤,她说你违反宫规,便是你错了。”
……
如此场景,更是坐实了皇帝对倚华宫的偏爱。
直叫满宫嫔妃看得眼睛直冒火。
即便是皇后,也酸妒得不行。
可面对皇帝,却只能咬碎满口银牙往肚子里咽,哪怕不喜也得做出个样子来。
“既如此,舒婕妤,你就回去抄三遍宫规吧。”
舒婕妤脸色顿时苍白。
这还是她入宫以来,第一次被罚!
都是杨佩宁!
其余嫔妃看杨佩宁的眼神,也意味深长得很。
有畏惧,也有嫉恨。
崇庆帝这一日是要留在椒房宫的,皇后早早散了嫔妃。
从大殿出来,上了撵轿,扶桑却便低声道:
“娘娘,奴婢瞧着,舒婕妤这回是对您怀恨在心了。”
杨佩宁嗤笑,“陛下用惯了这技俩,没一回新鲜。”
抬她来对付皇后一党,一味地让人以为他宠爱她,偏袒她。
实则给她树了满宫的敌。
而她,出身不高,为了不被踩死下去,只能牢牢靠着皇帝这颗大树。
替他制衡后宫,成为一个势单力薄的“宠妃”。
她很早就清楚,赵端不爱她,她也知道赵端对杨婉因特殊。
但她以为,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帝总该给她一个善终。
可幻境走过这一遭,她才看清这贱男人的凉薄嘴脸。
接下来的几日,许是边关战事不似之前焦灼,又或许是杨婉因搬去霓裳殿的缘故,崇庆帝日日往倚华宫赶。
借口要陪着她,却又忙于政务,于是只好屈就在临照殿。
二人日日在临照殿私会。
……
这厢,杨婉因正到皇子所探望。
那日过后,她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能放弃连彰。
虽然不能抚养在自己膝下,可连彰毕竟是年长些的皇子,在她生下皇子之前,他都是杨氏一族的倚仗。
这样的人,必须掌控在自己手中!
她已经失去了一个宋嬷嬷,三皇子一定得是她的!
于是与皇帝私会后,她便以父母思念外孙之故,求崇庆帝带他来了皇子所给连彰送吃食。
连彰虽不理解为何父皇未同母嫔同来,反而带了小姨,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只等私下悄悄告诉母嫔。
席间,伺候他的内侍小成子照旧将他讨厌的芹菜拨开,却被杨婉因一眼看出来。
她皱眉,“你这是在做什么?”
小成子躬身回话:“回二姑娘的话,三殿下一向是不吃芹菜的。”
崇庆帝这时候也想起来,“你姐姐给连彰准备的吃食,从来不会放芹菜。”
杨婉因听了却很刺心。
她让陛下私底下带她来皇子所看连彰,也是要陛下看到她贤惠的一面。
这内侍如此言语,岂非让陛下以为她并不关心连彰,连他的喜好都清楚吗?
于是她灵机一动,冷声斥责小成子。
“三皇子正在长身体,这些菜式都是不能少了的。长姐慈母心肠是好,可如此任由连彰挑食,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说完,她又看向崇庆帝,温声道:“我平素在家中,也爱研究些吃食。京中许多孩子长期被娇惯,不喜食素,只吃肉食,往往肠胃胀痛而就医,很是劳神。这素菜却最是疏通肠胃,有利孩子长成。”
闻言,崇庆帝也觉顺嫔有些溺爱三皇子了。
“连彰,听你姨母的话,这菜吃了,对你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