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穿越小说 > 大明:抬棺死谏,我才是皇太孙! > 第4章  夺嫡之争,开始了!
东宫。
东配殿。
朱允炆火急火燎的赶了回来,脚步冲冲,太子妃吕氏见状立刻询问道:
“发生什么事情了,如此慌乱?”
“出大事了!”朱允炆的声音都在颤。
他立刻就把今日乾清宫内所发生的诸多事情,给吕氏讲述了一遍,吕氏闻言那姣好的面容上,忽然满是寒意。
这个小畜生!
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厉害了?
莫不是其背后,有人指点?
“陛下让朱允熥也参加早朝,这也就意味着,朱允熥有着夺取皇太孙的机会了。”
吕氏分析着现有的情况。
很不利。
根据法统,朱允熥确实是第一继承人。
原本朱允熥是没有能力,而朱允炆在她的教导下和善孝顺、谦逊礼让,是合格的守成之君,再加上有着大量文官集体的支持,这才让陛下跨过朱允熥,选择朱允炆。
可现在朱允熥有了足够的能力。
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朱允熥背后可也是有着武将集体的支持的!
朱允炆的母亲是原太子妃常氏,常氏是开平王常玉春之女。
而开平王常玉春的妻子蓝氏,则是蓝玉的亲姐姐。
按照这层关系来算的话,蓝玉是常氏的舅舅,也是太子朱标的舅舅,那么蓝玉就是朱允熥的舅公。
自常玉春、徐达之后,蓝玉是大明朝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武将,其背后凝聚着庞大的勋臣武将力量,由于蓝玉和朱允熥有着亲缘关系,蓝玉是绝对会支持朱允熥的!
事情,立刻变得严峻起来了。
“这个小畜生为什么非要站出来夺嫡!为什么!”吕氏脸色阴沉,声音格外的寒冷。
她盯着面前的朱允炆,立刻道:“去把这件事情告诉你的老师们,让他们给想个办法,绝对不能让朱允熥得逞。”
“朱允熥都敢抬棺死谏,连陛下都不放在眼里,由此可见这是个心狠手辣、做事毫无顾忌之人,他继位后绝对不会放过我们母子的!”
朱允炆点了点头,把吕氏的话放在了心上。
这皇太孙的位置是他的。
谁都夺不走!
他随即便前往文华殿。
文华殿!
这里是大明朝建国以来,明确确定过的,皇太子、皇太孙的正式学习场所,其位于紫禁城东华门,毗邻东宫。
三个月前,从朱允炆开始上朝开始,朱元璋也下令让朱允炆开始来到文华殿学习。
这几乎已经是摊牌了,朱允炆未来就是皇太孙。
现在唯独差的,就是册封仪式罢了。
不过因皇太子朱标薨逝还没有多久,而册封皇太孙仪式和大殿又是喜事,因此耽搁了不少时间,不然的话朱元璋早就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了。
此时的文华殿内,几名文人儒者正在工作,分别为正七品的翰林院修撰、兼从六品的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黄子澄。
以及正六品礼部主事齐泰。
两人目前担任朱允炆的老师,负责每日在文华殿和其他官员,传授朱允炆各种知识道理。
“老师,老师!!”
朱允炆迈入文华殿,看着两位老师正在整理各种宗卷文案,立刻呼喊了起来。
“臣,见过二皇孙殿下!”
“齐泰见过殿下!”
两人被吓了一跳,见朱允炆进来了,纷纷放下手中的宗卷,对着朱允炆行礼。
“殿下,怎么如此慌乱?”
黄子澄今年四十三岁,齐泰三十三岁,虽然黄子澄年岁更大,可他的性格却显得更加急躁些,立刻询问了起来。
朱允炆依旧像方才在东宫那般,把今日乾清宫内的事情述说了一番。
两人立刻脸色凝重了起来。
“我等,倒是低估了三皇孙殿下!”
“恐怕他背后有着高人,莫不是那陈南宾?”
陈南宾,目前担任国子监助教,同时也是朱允熥的授课老师。
“陈南宾能有这能耐?”齐泰冷冷一笑,他感觉到事情不对劲。
但现在不是思考这个的时候。
思索间,黄子澄率先言道:
“目前的情况,殿下你并非处于弱势,首先三皇孙殿下抬棺死谏,这番性格就算不触怒陛下,也会在陛下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其次,大明朝第二代君王,需要守成之君,并非需要三皇孙殿下这种性格急躁、做事无法无天的君王,若他继位,穷兵黩武,大明朝恐怕经受不住他的折腾!”
说到这里,黄子澄话锋一转道:
“但殿下万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一定能获胜了,按照法统三皇孙殿下确实更具备资格继承皇位,再加上其背后有着大量淮西武将的支持,这对于殿下而言,全部都是压力。”
“原本,三皇孙殿下是没有任何可能成为皇太孙的,因为其能力和殿下相比,差的太多了;可眼下他却能提出如此符合大明朝的国策制度,就证明其能力不凡,这才是最需要警惕的!”
黄子澄不是普通人。
很快就将目前的种种情况,分析了个清清楚楚。
“但,个人能力,是我等无法改变的。”
齐泰言道。
朱允熥有着自己的能力,他们没有办法应对这种情况。
人家有能耐。
他们有什么办法?
难道还能让对方的能耐消失了?
陛下还能看不清楚,这两个皇孙到底哪个更有才能吗?
“那怎么办?”
“让我想想...”
黄子澄、齐泰两人愁眉苦展了起来,朱允炆在旁边看着,也感到焦急。
明日朝会,皇爷爷就会宣布这新的‘公侯岁俸制度’。
届时,所有人都会知道,这是三皇孙朱允熥想出来的方法。
大家都会夸张朱允熥英明。
那么,很多摇摆不定的臣子,就很有可能站队朱允熥了。
这是对他最不利的消息!
“有了,有了!”
“我突然有办法了。”
黄子澄忽然眼睛亮了几分,忍不住露出笑容来,见状朱允炆很是急切的发问:
“老师,什么办法?快说。”
见朱允炆着急的模样,黄子澄也没有磨蹭。
他缓声道:
“三皇孙朱允熥殿下,因为其母已故太子妃常氏的原因,天生有着武将集体的支持,蓝玉等武将势必会站在朱允熥这边的。”
“而今日乾清宫内,朱允熥提出的新型公侯岁禄制度,确实天衣无缝,解决了诸多隐患,但陛下想要改变公侯岁禄制度的初心,就是削减公侯的利益、俸禄!”
“朱允熥所创造的这制度,就算再完美,其最终还是影响了很多功臣勋贵的利益。”
黄子澄说到一半,齐泰此时已经听出来黄子澄言外之意了。
朱允熥是武将们支持的人。
可你朱允熥却提出来了损害武将集体利益俸禄的事情。
这让武将们,怎么继续支持朱允熥?
岂不是让以蓝玉为首的大量淮西功臣寒心?
一旦他们不支持朱允熥了。
那么就算朱允熥再有能耐,又能如何?依旧无法夺走这皇太孙的位置。
这个时候,朱允炆看着两位师傅一唱一和的,有些懵。
什么意思?
他怎么有些听不懂呢?
黄子澄见状就给朱允炆讲了清楚,然后说出了自己的谋划。
“武将们大多心机不足,我大明朝的淮西勋贵更是无法无天,肆无忌惮,他们若是知晓是三皇孙朱允熥提出的此制度,必然不满!”
“今日就需要安排人手,把这则消息传出去,让大量的淮西武将们了解了解这新的岁禄制度。”
“明日朝会的时候,武将勋贵们必然会站出来反对此制度,毕竟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同时俸禄也减少了,这种事情放在谁身上,谁会愿意?”
说着说着,黄子澄的笑容堪称灿烂。
“而朱允熥是提出此制度的人,朝会上武将勋贵们站出来反对这件事情,朱允熥总不能不出来说话吧?”
“朱允熥是绝对会坚持这条制度实行的。”
“那么,朱允熥和淮西勋贵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如此的话淮西勋贵对于朱允熥将更加寒心,在我看来恐怕就不会有人支持他了。”
黄子澄说完后,齐泰附和道:
“殿下你想想,一个皇孙就敢公然损害淮西武将的利益,那么这个皇孙继位了呢?”
“武将们拼着参与到‘夺嫡之争’的风险中支持朱允熥,朱允熥这还没有多少胜算呢,就开始对自己人出手了,他们怎么还继续支持朱允熥?”
“说不定到时候,他们都会站在殿下这边来了。”
朱允炆听了两位老师的谋划,脸上不禁露出来笑容。
妙。
妙啊!
妙不可言!
本来他都感到天塌了,朱允熥要把他的皇太孙位置给夺走了,可没想到两位师傅一炷香的时间,就能让他反败为胜。
“这些消息传递,由我负责。”
朱允炆立刻言道。
这种事情,还是需要他来出手的,毕竟若是两位老师派人的话,属于触犯了规矩,可能会让皇爷爷生气。
齐泰和黄子澄颔首。
小小朱允熥。
焉能斗得过他们?
......
相较于朱允炆的上课场所,朱允熥上课的地位就显得寒酸很多了,他目前在大本堂上课。
大本堂是什么地方?
其实就是明朝洪武时期,普通皇子和皇孙的学习场所,基本上几个,或者十几个皇子皇孙一起听课。
根本没法和朱允炆这种单独有着授课老师,单独讲课相比。
不过朱允熥倒是有些特殊,因为他是皇家嫡系,因此哪怕在大本堂这里,也有独立的上课地点和单独的老师教导。
这里就是位于大本堂深处的‘春坊’。
原本春坊是太子属官办公的地方,但同样太子的子嗣也有资格在这里读书,因为太子朱标薨逝,三个月前朱元璋特意给自己安排了一位老师,并且让他独自在这里听课。
春坊的环境相较于文华殿,自然差了很多,但环境还是很不错的,院落中古木擎天,郁郁葱葱。
徐徐的风吹来,鸟语花香,争奇斗艳。
朱允熥不入到春坊见,见老师陈南宾正在书写着什么,随即微微行礼,轻声到:“老师,学生来了。”
陈南宾立刻放下手中的笔墨,起身同样对朱允熥还了一礼,笑着道:
“晚课还早着呢,怎么提前过来了?”
陈南宾很显然目前还不知道,今日他抬棺死谏和方才奉天殿中的种种事情。
朱允熥对于陈南宾也没有隐瞒,对方是自己的老师,在这个时代师生关系仅次于君臣,陈南宾就是他这一派的。
谁都无法改变。
他若继位,陈南宾登皇入室。
若朱允炆继位,他活不了,陈南宾也活不了。
朱允熥简单的把今日所发生的种种事情,述说了一番,这让陈南宾脸色顿了又顿,一时之间竟没反应过来。
足足过了一炷香的时间。
陈南宾才消化了朱允熥给他带来的信息。
震撼,宛如潮水般在他心中汹涌。
他一时之间,觉得眼前的朱允熥格外陌生。
这,还是那个懦弱、胆怯、不喜欢读书的三皇孙殿下吗?
抬棺死谏,这胆子也太大了!
更何况当今陛下乾纲独断,杀了不少功臣,任何人面对陛下都战战兢兢感到畏惧,而三皇孙殿下年纪轻轻,就敢这般死谏,棺材都抬到奉天殿去了!
同时。
朱允炆那对于‘公侯岁禄的制度’,也确实是他远远未曾想到的,这制度堪称完美,且很适用于现今的大明朝。
朱允熥是怎么想出来的?
“没想到,殿下拥有如此智慧...”陈南宾感叹道。
陈南宾岁数不小,而今已经六十余岁了,苍白的胡须都在颤动。
随即,陈南宾也意识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自己,参与到了夺嫡之争中!
他是朱允熥的老师,既然朱允熥选择夺嫡,那么他自然而然的被算作了这一派当中。
夺嫡之争,历来残酷。
胜利的一方,继承皇位。
失败的一方,身死族灭!
这让已经上了年纪的陈南宾心中有些惶恐,但最终叹了一口气,木已成舟,现在他就算不想参与到进来,也不可能了。
接着陈南宾就开始分析现状,思索良久,他道:
“殿下现在虽然看似占据了优势,但却忽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这‘公侯岁俸的新制度’,由殿下提出来并不合适。”
陈南宾面色认真且严肃:
“殿下目前开始争夺皇太孙的位置,所需要的就两点,一是自身的能力,二是背后的能量。”
“而殿下为了在陛下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提出了这‘公侯岁禄的新制度’,必然会得罪以凉国公蓝玉为首的武将勋贵力量,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殿下若是失去了武将勋贵的支持,则面对朱允炆殿下则没有任何胜算了。”
说到这里,陈南宾不由叹了口气:
“也怪我,若是能早早看出殿下有这般能力和志向,就该早些给殿下出谋划策的,不至于出现此等严重的疏漏!”
夺嫡之争,任何事情都要谨慎小心!
陈南宾能看出来,朱允熥这完全是太过于着急了,也是因为年轻,根本没有政治斗争的经验。
所以才产生了这般纰漏。
而若是他早早知晓的话,自然会建议朱允熥寻找其他制度或者国策,来向陛下证明自己的能力。
朱允熥此时听着陈南宾的话,心中已经确认了,自己的老师陈南宾也不是个简单的人啊,一眼就能看出来今日之事的纰漏了。
不错,不错。
有着老师陈南宾帮助,他面对朱允炆压力也能减轻一些。
再三确定,陈南宾是自己人后,朱允熥也不瞒着了,他笑着道:
“老师,若是学生是故意这么做的呢?”
嗯?
陈南宾傻了。
他这六十多岁的人了,心境情绪已经很平稳了,可今日却被朱允熥弄得心脏砰砰跳。
故意的!
故意露出来纰漏,给朱允炆那边的人看?
陈南宾仔细想了想,但却仍然不明白朱允熥的用意,于是询问道:“故意的?这是什么意思?”
朱允熥闻言,道:
“老师方才所言,我能与朱允炆争夺皇太孙之位,需要两点,一是自身的能力,二是背后的能量支持。”
“自身的能力,并非仅看重于治国能力。”
“还有更加重要的,也就是驭下之能!”
驭下!
陈南宾脸色顿了顿,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小小年纪的朱允熥,已经能联想到这么多东西了?
“我就算能力再强,但无法驾驭臣子的话,也终究是得不到皇爷爷的承认的,因为帝王不可能做到全能,毕竟很多事情都是需要臣子来做的,而帝王所需要做的,就是做好驾驭臣子的工作就可以了。”
“我认为,陛下之所以不愿意把我册立为皇太孙,就是担忧外戚干政之事。”
“凉国公蓝玉,我的亲舅爷。”
“若未来我继位的话,那么蓝玉就成了国舅爷了,我年纪轻轻,根本不具备掌控朝廷的能力,而凉国公蓝玉目前是我大明朝的武将之首,是淮西勋贵的领头羊,他若是想干政,是完全有能力的。”
“我从小表现的懦弱不看,见到生人甚至连话都不敢说,这些皇爷爷是看在眼里的,因此皇爷爷绝对不可能立我为皇太孙,因为我无法驾驭住蓝玉以及其他骄兵悍将!”
朱允熥看着陈南宾,继续言道:
“若我无法驾驭住这群功臣的话。”
“就算我是皇嫡长孙,就算按照法统我最有资格继承皇位。”
“就算我能表现出远远强于朱允炆的能力。”
“皇爷爷,依旧不会选我!”
“唯有我能表现出驾驭群臣,甚至能让这群功臣对我惧怕,对我忠诚,皇爷爷才有着可能,把皇位交给我。”
朱允熥能看清楚,大明朝目前的情况。
历史上诸多淮西勋贵被朱元璋杀死,完全是为了给朱允炆铺路。
可就算不是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而是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这群功臣就不能死了吗?
不可能。
依旧会死。
主弱臣强。
大明朝出了一位司马懿或者赵匡胤怎么办?
哪天蓝玉黄袍加身了怎么办?
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陈南宾此时大为震撼!
殿下真的是故意的!
他确实没有想到,殿下心中的想法和谋算竟然如此深沉,一道新的制度,就能带来两个好处。
自己活了六十多岁了,也没有看出来殿下心中还有着第二层谋划啊。
“不过,如何表现出驾驭臣子的能力,也是个问题。”
陈南宾皱眉,随即他又想到了什么,言道:
“今日乾清宫内,殿下表现出了不俗的能力,想来朱允炆殿下会感觉到危机的,黄子澄、齐泰等人并非善辈,他们也会做出相应的准备和谋划...”
陈南宾说到一半,朱允熥忽然笑了笑:
“这也是我故意的,就是让他们做出准备和谋划,我猜测他们肯定会把这消息传给勋贵们,让勋贵和自己争吵,甚至关系弄僵不再支持自己。”
“如此最好。”
“我还担心勋贵们不对自己发难呢,唯有他们发难,而我正面压制住他们,才能像皇爷爷证明,我的驭臣之能。”
闻言,陈南宾感到意外,不过他仍然有着担心。
“明日奉天殿上,殿下要面对所有的淮西勋贵啊,这群人想要以势压之、更甚至驾驭之,可谓是难如登天!”
“老师相信我便是,我会好好的收拾他们一顿的。”
“我是君,他们是臣!我会让他们记住这个道理的。”
朱允熥缓声道,他心中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
南京城。
虽然太子朱标薨逝,京师内举办国丧,但眼下国丧已经过去五个月了,对于百姓们而言,依旧过着正常的生活。
秦淮河两岸,灯火通明。
来来往往的路人络绎不绝,熙熙攘攘。
凉国公府邸!
院落深处,蓝玉身材魁梧,浑身散发着彪悍气息,脸色赤红,正在品尝着杯中的佳酿,同时听着对面一中年文人诉说着什么。
忽然!
砰的一声传出。
蓝玉怒而将手中的杯盏,猛猛的砸落到地上!
“你说什么?陛下要削减我们公侯的岁俸?”
“而且,这削减公侯岁俸的新制度,还是三皇孙朱允熥殿下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