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穿越小说 > 我在大明当暴君 > 第5章  别插手太原事务
朱标内心混乱,自己明明是大哥,怎么感觉弟弟们都比自己还像弟弟。
“什么?!”
“难不成又是你闯的祸,让我背黑锅?”
听完这句话,朱樉先是怔了一下,接着立刻站起来,转头盯着朱棡喊道。
“只能怪你运气不好。”
朱棡笑着望着朱樉说道。
“你这家伙!”
朱樉恨不得把朱棡按在地上狠狠揍一顿。
可惜,打不过,真的打不过啊,老天爷啊,快把他收走吧!别再让他害自己大哥了!
“注意措辞,那是咱们的娘,不是你的娘。”
朱棡依旧笑嘻嘻地看着朱樉说道。
“你们几个赶紧进来。”
月光正亮,但太子东宫里丝毫没有入睡的样子,直到这三个家伙都有些犯困时,朱元璋的声音才传出来。
“爹。”
兄弟三人有些尴尬,于是整齐地走进东宫,对着朱元璋挠挠头笑了笑。
“可别喊咱爹,你们才是咱的爹。”
面对略显拘谨的儿子们,朱元璋依然带着几分调侃语气说道。
“儿臣不敢!”
朱标马上表明立场,立刻弯腰行礼道。
“老头,你就不怕你爷爷下来后打你?”
朱棡挑挑眉看着朱元璋,旁边的朱樉则一直低着头不敢说话。
“你就放心吧,你爷爷肯定先打你。”
朱元璋瞥了朱棡一眼,嘴角微扬道:“毕竟你连亲爹的逆谋都敢参与,你爷爷不打你,都对不起咱老朱家的老祖宗。”
“你少来,咱老朱家往上数几代,你连老祖宗是谁都不知道。”
朱棡又翻了个白眼说道。
“你这小子从小就爱贫嘴,你娘还说你最听话呢。”
听到这话,朱元璋难得没有发火,只是用手指点了点朱棡,笑着说道:“你这小子,在你娘那里还算听话,其他人可都受不了你。”
“遗传。”
朱家三兄弟对视一眼,心里暗暗琢磨:朱元璋不是一向固执吗?这世上谁能比他更倔强?除了马皇后,没人能让老头回心转意。
朱棡完全继承了朱元璋的性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朱元璋从小就认定,朱家最像自己的就是朱棡。
后来又出了个朱棣,虽然是朱家的老四,但暂且不说。
“大哥,咱们之前讲好了,我百年之后,皇位归你,但现在还不行。”
朱元璋转向朱标,低声说道。
“儿臣明白,儿臣绝无非分之想,请父皇安心。”
朱标当然明白父亲的意思,再次躬身答道。
“二哥,要是咱俩起了争端,你觉得老头会怎么说?”
旁边的朱棡听不下去了,眼睛一转,问朱樉。
还想划清界限?上次你坑了我,难道忘了吗?我岂会让你这么容易就撇清关系?
“他会说什么?”
朱樉还是没多想,脱口而出。
等反应过来,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这种话茬也能接?
果然,朱元璋的脸色沉了下来,但他只是想知道朱棡和朱樉到底想说什么。
经过观察,朱元璋发现这哥俩根本没有当皇帝的想法,只是朱棡偶尔胡闹,总爱撺掇朱标生事。
这对大明来说是好事,甚至对整个历史来说都是好事。
为什么呢?
千百年来的开国帝王,莫不是在权力更迭时焦头烂额。汉惠帝刘盈算什么?不过是吕后手里的提线木偶罢了。
若是我大明朝二代顺利交接,兄弟间和睦相处,老朱怕是要笑到合不拢嘴了。
“普天之下,所有物事,皆归于朕赐予,非朕所赐,尔等不得妄取。”
“朕若不赐,汝等休想染指。”
朱棡略作思索,忽然全身气势凝聚如山,宛若天翻地覆,王者威严显现,彰显皇权至高无上且不可侵犯。
此刻的朱棡,活脱脱便是老朱的化身!
别说朱标、朱樉,连朱元璋都愣住了,许久才缓过神来。
“这话说得可真是像极了爹。”
朱樉自己点点头。
毕竟老朱对诸子教导明确,朱标为太子地位稳固,朱棡模仿起来自然惟妙惟老朱怒目而视,一脚踢向朱樉,骂道:“不成器的东西,生你真是糟蹋粮食!”
“放屁!老头你太偏心了,明明是老三惹你生气,为何踹我?”
或许是自幼与朱棡一起长大,朱樉并不畏惧朱元璋,瞪着眼睛反驳道。
“我是你爹!”
朱元璋豪迈应道。
朱樉:(_)
“罢了,就我最倒霉。”
说完,朱樉神情有些失落,走到门口,叹息一声,坐到门槛上,转头望着朱标和朱棡道:“大哥,三弟,有酒没?来一杯?”
朱棡与朱标忍不住嘴角抽搐。
“滚远点!”
面对如此戏精儿子,朱元璋也气得不行,直接咆哮起来。
“行,这就走!”
听罢此言,朱樉双眼顿时一亮,赶忙朝朱元璋躬身一礼,随后一个箭步便消失在东宫,连王妃都顾不上,足见跑得有多快。
朱棡:“?”
朱标:“?”
朱元璋:“?”
王月悯:“……”
“好小子,今天比我想得还机灵。”
片刻之后,朱棡才转头望向宫门方向,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至于朱标,则是愤愤地盯着宫门口,二弟啊,明天可别让我碰见你。
“父皇,儿媳先行告退。”
朱樉早已离去,王月悯自然也要返回,于是转向朱元璋行礼道。
“去吧。”
对于儿媳,朱元璋还算和蔼,笑着挥了挥手示意她离开。
“父皇,太子哥哥,叔叔,妾身就此别过。”
说完,王月悯也急匆匆离开了东宫,看来是跟朱樉学的。
“混小子,现在我们来谈谈你怎么撺掇你大哥的事?”
朱元璋又慢悠悠地拿出金腰带,似笑非笑地看着朱棡说:“要不咱们去你娘那儿谈?”
“老二,你还想合伙收拾我吗?”
对此,朱棡眼中闪过一丝警觉,看着朱元璋说道。
“你就不能叫一声爹?”
面对朱棡的称呼,朱元璋不满地喊道。
老头、老爷子、老二,我真有那么老?
思索间,朱元璋也不禁摸了摸胡须,虽然如今不如从前,但自己也正当壮年。
“可以。”
朱棡沉思片刻,认真地看向朱元璋说道:“只要你别动手打我就行。”
“你放肆!”
“大哥,快来帮忙按住他!”
“唉……”
“不是爹,你打老三呀,你打吗……”
深夜时分,朱棡终于送走了意犹未尽的老朱,留下的是浑身带伤的兄弟二人。不过这些伤势不过是皮肉之苦,对朱棡和朱标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唉,才回来三天就挨了两顿揍,这日子过得真是憋屈。明天处理完嫂子的事情,我就向父皇请辞回太原了。”
躺在太子东宫的屋顶上,朱棡随手拿起身旁的酒坛豪饮一口,然后递给了朱标。
“怎么了?”
朱标接过酒坛喝了一口,才转头看着朱棡问:“是清韵还是月悯?”
“当然是常姐姐。”
朱棡半躺着,双手枕在脑后,望着星空说道:“二嫂那边还能有什么麻烦?”
“清韵?”
朱标微微皱眉。
“嗯。”
“常姐姐的性格要是没人撑腰,迟早会吃亏。不过你是太子,不能偏袒谁。”
“至于常家,虽然权势极大,但又如何?”
“常叔叔是武将出身,暗箭难防。常家那三位兄弟虽能打仗,却也像常叔叔一样,甚至不如他。”
“所以常姐姐需要一个强大的靠山,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靠山。”
朱棡依旧没有回头,只顾自言自语。
“你是晋王,在所有藩王中地位最高。”
“而你又是常叔叔的侄子,确实无可挑剔。”
朱标先是一怔,随即点头道:“关键不在于此,而是当今大明年轻一代里,能够做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只有我。”
朱棡侧过脸笑着对朱标说:“还有我太原的二十万大军,应该足够震慑别人了吧。”
“若你非孤的胞弟,孤亦会对你心存戒备。”
朱标点头附和道。
“可别哪天我心情不好,就把你的太子位给撤了。”
朱棡瞟了眼朱标,又补了一句。
“随你便吧。”
朱标嘴角微扬,学着朱棡的模样躺下,望着天上的月色说道。
“就这么确定不想登基?”
朱棡没有回答,而是偏过头去看向朱标,低声说道:
“我只是不想父亲的心血白费,至于皇帝这位置,于我而言无所谓。”
朱标依旧看着天空笑道:
“而你的才智,未必逊于我,或许更胜一筹。”
稍作停顿,朱标转向朱棡道:“所以,若有你在,我对大明的未来也能安心。”
“算了吧。”
“有你这样的兄长,当皇帝这种事,我压根就没考虑过。”
朱棡摇摇头笑道。
话刚落音,朱标顿时语滞,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他盯着朱棡,严肃地问:“棡弟,倘若日后我不得不推行削藩之举,你将如何应对?”
这句话一出口,平日里安静的东宫瞬间陷入沉寂,仿佛连空气中的微尘都承载着难以言喻的重量。
“那就削吧。”
“到时候给我跟老二找个好的封地,让我们享享清闲日子。”
过了好一阵子,朱棡才重新坐下,低头笑着对朱标说道。
“再看看吧。”
朱标目光幽深,随即摇了摇头说:
“再看看?莫非你还想对我和老二动手?”
朱棡直接一脚踢过去,没好气地说:
“别闹,这是屋顶,你要是把我踹下去了,可没人帮你收拾残局。”
听到朱棡的脚快踢过来,朱标急忙起身避开,然后带着几分埋怨看向朱棡。
“不必担心,我没有使力。”朱棡依然满不在乎地说道。
“我的意思是,将来的事情以后再说,眼下还不急。”
边说着,朱标又从怀中取出一份奏章丢给朱棡,“不过,你暂时是回不了太原了。”
“什么?”朱棡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展开奏章。
“老头把我留在这儿到底要干啥?”
“要我辅佐国家,他非得被我活活气死不成。”
没过多久,朱棡看完了奏章,抬头看着朱标问道:“你难道不知道我们俩的生肖相冲吗?怎么不早拦着?”
朱标立刻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你还知道自己容易惹老爷子生气?那就好好收敛些。”
“我们之间政见不同,各执己见,这怎么谈得拢?”
“说再多,老头还是会生气,我又何必待在京师辅政?”
朱棡眼中流露出一丝无奈。
这真不是朱棡想和朱元璋起冲突,而是根本谈不到一块儿去,不吵还能怎样?
就像洪武六年他离开京城那天,原本只是在聊天,越聊越不对劲,最后他一怒之下离开了应天府。
“这次不一样了,我会从中调解,而且最好在坤宁宫商议,有娘在场,爹也不会太过震怒。”
朱标稍微思量了一下,才对朱棡说道。
“行,但得立下三条规矩。”
朱棡想了想,伸出三根手指,看着朱标说道。
“你说。”朱标点点头。
“其一,太原是我的封地,即使你还没有削藩之意,也别插手太原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