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刘居庸十分惊诧:赵婴会背了不太相信是真的,让赵婴起来当众背诵。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不让,民无德而称焉......赵婴一字不差背出来,流利程度犹如潺潺流水。
刘居庸十分满意,当众表扬赵婴:与以前相比,赵婴进步很大,其他人要向赵婴学习,不会背的中午留下来。
课堂里一片哀号,天啦,地啦,娘啦,姥姥啦,感叹不已,其中就包括年龄最大的孙大寿。
他只勉强背诵五条,余下五条总背不会,让他十分沮丧。他忌妒赵婴流畅地背诵,狗一样的东西,也敢超越老子
惹怒我,放学揍丫的!
接下来,刘居庸布置一道策论题,题目是:巧言令色,鲜矣仁。
要求学生写三百字的策论,并讲述如何破题,如何起承转合。写完提前放学,写不完留下来打板子。
赵婴稍一思考,提笔铺纸就开始奋笔疾书。才三百字而已,读本科时的论文少则六七千字,多则上万字。
三百字只是小意思啦,还不是一挥而就
当然,赵婴不是瞎写胡写,而是有根据地写。先是反驳巧言令色,表面说些动听话,装出让人喜欢的面孔,这是错误的行为。
君子必须以真面目示人,对人要真诚,对父母要至孝,对朋友要讲信用,对国家要忠诚,要取仁德,而不是巧言令色。
也就半柱香时间,赵婴就第一个把策论交上去。
刘居庸惊讶地张大嘴巴,能塞进去一枚鸡蛋了:这么快就写完了糊弄的吧
打开内容仔细一看,惊得睁大眼睛:天啦噜,文章先树立靶子批判,再条分缕析,逻辑分明,这是一篇好文章啊!
再看看其他学生,皱眉苦思者有之,咬笔杆者有之。年龄最大的孙大寿双手捧腮,脸皱成核桃,明明不会写嘛!
夫子不动声色向赵婴点头称赞,让他先回家吃饭。
余下的学生看到赵婴走出教室,羡慕的眼睛都是红的,太欺负人了,我们还没开始写,他就写完了,还让不让人活啦
混世魔王也会写文章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他是不是蒙的
下午来上课,孙大寿的手心肿成馒头,因为太痛,握笔都握不紧。
而他身后的位置上,赵婴与同学谈笑风生。
可把他气坏了,心中暗骂:你个龟孙,别惹我,惹我有你好看。
下午下课后,赵婴准备回家,被夫子留下来,叫他到的房间。
夫子笑眯眯地问赵婴:你从哪里搞来的《隋乱》
赵婴当然不承认是自己写的,客气地问他:这书好看吗
好看,当然好看。这本书虽是历史小说,却一改严肃古板的面孔,把故事讲得十分有趣。作者大才啊,至少举人的才华。刘居庸眼睛望着远方,出神地说。
赵婴哈哈大笑:我也觉得这书这写得好。
刘居庸问:为何只有一本第二册呢快些拿出来,老夫想看!
赵婴告诉他:这是县城出版的历史小说,目前只出到第一本。若第二本出来时,一定帮夫子借到。
哦,原来如此啊!刘居庸有些失望,有些抓耳挠腮,等待更新的日子不好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