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二天太阳初升,霞光万道,万物欣欣向荣,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卖力地引颈高歌,叽叽喳喳十分热闹。
赵婴慢慢睁开眼,眼神带着疲惫,骨头又酸又痛,嘴里干到发苦。
从床上坐起来,赵婴回想昨天患病的情况,犹如一场噩梦。
好的是,噩梦终于过去。
守在床边的赵麦囤和王氏大喜,关心地问赵婴现在感觉怎么样。
赵婴看看父亲和母亲,二人一夜没睡,眼圈周围黑黑的,神情之间显出浓浓的倦意。
你们受累了。赵婴非常内疚,你们休息下吧,我好了,不用管我了。
傻孩子,才刚好,又说胡话。赵麦囤让赵婴赶快躺下,再休息一会儿。
母亲王氏走过来,摸摸赵婴的额头,温度下去了,已恢复正常体温,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赵婴挣扎着下地,脚尖碰到鞋,一阵酸楚从脚上直传大脑,忍不住唉哟一声。
怎么了,还痛吗父亲赵麦囤关切地问。
赵婴摆摆手,一脸淡定:不碍事,我能行。强忍着不适,穿上鞋,在屋里走了几圈。
随着活动四肢,气血恢复正常,体内的酸楚减轻不少。赵婴问:现在什么时候
大约巳时吧父亲赵麦囤回了一句。
巳时也就是九点十点的样子,赵婴点点头,让他们不用盯着自己,去休息一下。从屋里找出十条干肉,莲子及红枣等束脩,准备去学堂拜师。
母亲王氏一把拦住他:你刚恢复正常,还不稳定,今天不去拜师,改天再去。
父亲也不支持他现在就去。
他态度很坚决:必须今天去,每耽误一天,就少学很多东西。
不差这一天两天的。父亲赵麦囤严肃地命令道。
他扯扯嘴角:放心,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死不了的。
父母拦不住他,也只好放任他了。
当赵婴扛着束脩走出房间,爷爷奶奶、大伯伯母看到他,一声惊呼,要他赶快放下东西。
爷爷说:你的病还没好彻底,就想上天回去!
奶奶抱怨道:你不要命了
大伯和父母打击他的自信心:你这种样子怎么拜师缓几天再去也不晚。
赵婴流露出毅然之色:都是小问题,现在好了。今天天气不错,正好拜师,我不想耽误时间。
爷爷站起来,走过来,生气地想从赵婴手中夺过束脩。
赵婴没撒手,加快脚步,以逃的速度离开家,身后是七嘴八舌的叫骂声。
这孩子,真不听话,上辈子造什么孽,遇到这样的讨债鬼!这是奶奶的声音。
赵婴扛着几十斤的束脩,走街穿巷,晃晃悠悠来到学堂前。
学堂只有三间低矮的草屋,中间的屋子给夫子日常生活用,东边的是童生班,给大龄学子考科举用,西边是启蒙班,给年龄小的孩子用。
童生班静悄悄的,大概都在写字。
启蒙班里传来孩子们朗朗读书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个浑厚的中老年人念一句,学子们读一句。不用猜,就知道这个中老年声音是夫子。
赵婴把束脩放在门口地上,站在门外等候夫子下课。孩子们正认真读书,贸然闯进去,打扰孩子们的注意力,有失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