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枳生 > 第十三章 痛打二杆子

第十三章
痛打二杆子
自从李小军去世后,李枳生母女一直惶惶然。
以前父亲活着,是母女俩的主心骨,哪怕他后来什么活都做不了,还需要专人照顾,可是,只要他在一天,母女俩就有安全感。他这一走,母女俩顿时觉得家里空荡荡的,进进出出的也没什么人气。
尤其是枳生,有时候妈妈一早出去捡鸡枞了,她就一个人坐在小桌子旁边发呆。
妈妈叮嘱她好好学习,好好上网课。她也记得爸爸的话,想提前学好高中的英语数学等等,等开校了,好降维打击。可是,她发现自己很难集中精神,总是盯着书本就开始发呆。
有时候,老觉得父亲就站在院子里,在铁篱笆下采摘枳实,偶尔,回头喊一声:枳生,吃午饭了……
她往往跑过去,才发现是自己的幻觉。
这天,她上了一会儿网课,忽然听得有人大喊:枳生……枳生……
恍惚中,以为是爸爸,奔到门口大叫:爸爸……
枳生,你一个人在家啊
门口,是一个三十几岁的光棍,村里著名的二杆子,因为大家都叫他的绰号老铁,所以,枳生不知道他真名叫啥。
两家平素毫无往来,而且这个人也是李小军生前多次叮嘱枳生要警惕的人物之一。所以,枳生立即警惕地问:你找谁
你妈妈在家吗
你找我妈妈干啥
哟,枳生,好久没见你,长成大姑娘了啊!读书的女孩就是好,皮肤白白的,枳生,你是我们村里最漂亮的女孩了吧……
枳生忽然想起之前村里的案件,更加警惕。
老铁四下看看,知道梁静兰不在家,一边说一边就往里走:枳生啊,你一个人在家哟,你家的莴笋长得好好哦,还有这么多黄瓜,我看看……
老铁走到黄瓜架下,摘下一根黄瓜,咬了一大口:挺好吃的啊……你家丝瓜也这么多啊,肯定吃不完。等你妈回来,我给她介绍一个生意,我一个哥们在镇上开小饭馆,你们可以摘一背丝瓜去卖给他,我让他多给你们一点钱……
枳生站在门外。
枳生,你站在外面干啥你进来啊!
枳生看着他的嬉皮笑脸,内心怕得出奇。
她明白了,这二杆子肯定是看她妈妈不在家,就跑上门来。
村里光棍多,二杆子也多。这些二杆子不事生产,反正也没老婆孩子,也不热衷于出去挣钱,就在家好吃懒做,每天玩手机睡大觉或者斗地主,以烂为烂。
虽然没老婆,但是,生理需要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但凡哪家有大姑娘小媳妇的,他们总会想方设法调戏一下。如果那家男人厉害也就罢了,要是男人不在家的,他们就更是肆无忌惮。所以,村里的寡妇往往为了免于骚扰,基本上都尽快改嫁了。
以前李小军活着,枳生又在学校,这些二杆子当然不敢上门。现在李小军死了,他们都念着梁静兰一个寡妇,尤其是这个老铁,本来是想来找梁静兰调笑一下,结果看到枳生也这么大了,完全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双眼顿时就发出光来,拿了黄瓜大步走到门口:进来,枳生,你进来……
枳生不但没进门,反而后退。
喂,枳生,你干嘛出去这可是你家啊,你进来给我倒杯水啊!
枳生再退几步,距离大门更远了。
老铁见状,跟出去,满脸不悦:枳生,我以前和你爸爸是好朋友,到你家里也是客人,怎么连水都不给我倒一杯
李枳生再退了好几步:我家没有水……我妈妈也不在家,你快走……
磨蹭好一会儿,老铁也不肯走。可是,枳生站在外面,距离大门这么远,他当然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乱来,正拉锯之间,他没耐性了,大步就向枳生走去。
枳生吓得掉头就跑,完全不管自己家大门关没关。
枳生……喂,枳生……
刚跑出几步,枳生就看到妈妈背着背篼回来了,吓得大叫:妈妈……妈妈……
梁静兰说:枳生,你慌慌张张地干什么
枳生急忙回头,梁静兰看一眼对面追过来的嬉皮笑脸的二杆子,顿时就明白了。
老铁色眯眯地说:静兰你回来了啊!你看我这大侄女,我就是想喝一杯水而已,她倒跑那么快……
梁静兰客客气气:原来是老铁啊!
老铁轻浮地说:静兰,你越来越年轻漂亮了哟……不过这么早就出去干活,太累了啊,何必呢以后有什么重活,你叫我,我帮你干。
梁静兰还是客客气气:老铁你太客气了。
老铁见梁静兰和颜悦色,更是来劲了:李小军生前跟我是好朋友,我们天天一起下象棋,他不在了,我寻思着,也得帮他照看一下孤儿寡母……这不,静兰,你背这么大一背东西,很重吧,放下放下,我给你背进去。
不用了。
静兰,你还跟我客气
村里的留守妇女,有时候寂寞难耐,被这些二杆子一撩拨,半推半就也就成了。老铁当然也勾搭过一些妇人,所以,他见梁静兰笑眯眯的,就以为有了三成光景。毕竟,寡妇是最好勾搭的,自己甚至零花钱都不必给她,大不了说几句好听的或者偶尔帮她干点重活。
静兰,我看你还种了几分地的玉米是吧等掰玉米的时候,你叫我,我帮你,很快就干完了……
那就先谢谢老铁了。
梁静兰不动声色,让女儿走前面,把背篼背进去,放下。
静兰……哟……
老铁话没说完,脸上顿时火辣辣的。
梁静兰捡起门口一根狼牙棒,劈头盖脸地就向他打去:你这个不要脸的二杆子,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什么意思你竟敢跑到我家里骚扰,你是活腻了吗
两棍子砸下去,老铁的脸上就出血了。
梁静兰一边骂一边打:你这鬼样子,你还敢打我的主意,老娘打死你……滚,滚远点……
李小军说得没错,一般的二杆子,只要见血,马上就怕了。
老铁摸着自己脸上的血迹,大叫:梁静兰,你这个泼妇,你怎么敢打人你把我打出血了我要告你,我一定要你坐牢……
滚,滚远点……这次我只是打你,下次你再敢来,我要打死你。你别以为我们孤儿寡母是好惹的,你信不信我马上打死你枳生,这棍子你也拿着……快……
枳生早就拿起了门后的狼牙棒,举着,一直没动。
老铁见梁静兰如此泼悍,又见枳生也早有准备,虽然是两个女人,可枳生也是一米六几的大姑娘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他大叫一声好汉不吃眼前亏,就跑了。
梁静兰重重地关了门,插上铁门栓,瞪着女儿。
枳生小心翼翼:妈妈,我没事……真没事……我听得有人敲门,开门看到是他,我马上就跑出去了……
梁静兰这才如释重负:枳生,你记住,我没在家,绝对不要给任何人开门。
她看了看四周高达两三丈的铁篱笆,不得不佩服丈夫的深谋远虑。除了这道大门,任何二杆子都休想翻围墙爬进来,那巨大的带刺篱笆会刺死他们。
就连大门,当初李小军也是花了点钱买的又大又厚重的铁门,可以说,只要拉上铁栓,啥二杆子都无可奈何。
她虚惊一场,倒也并不害怕,只是叮嘱女儿:村里二杆子多得很,现在你爸爸不在了,他们就不怕了,会想方设法地来骚扰我们。可是,你也别怕,只要我不在家,你就不开门,那就绝对没有危险。
枳生连连点头,眼睛却红红的。
她怕的倒也不是二杆子,而是想起爸爸。以前爸爸在的时候,纵然他得了癌症,也没有人敢上门。可现在,爸爸尸骨未寒,这些二杆子就敢大白天跑来骚扰。
梁静兰以为女儿受了惊吓,连声安慰,又赶着去做了两个菜,让女儿吃饭压压惊。
吃饭的时候,她见女儿有一搭没一搭的,她就放下筷子:枳生,有件事情我要跟你商量一下……
妈妈,什么事
我打算到县城租一个单间。

我合计过了。你开学之前,我就去县城租一个单间。一个单间,一个月一千元左右。这样,我就不用去外地打工了,就在县城看看能不能继续做月嫂。如果实在是找不到月嫂的工作,那我就去做保洁。这样,你平时在一中住校,每个周末就可以回我们租的房子,也有个落脚点。
枳生大为惊讶:那我们的房子怎么办
梁静兰看了看这漂亮的小院子,叹道:你在外读书,我也不可能一个人在家里。再说,二杆子也多,在家也不安全。我们平常把门锁了,反正房子就在这里,谁也背不走。每年过年我们也可以回来住几天。
……
你爸爸临终前,我也跟他讨论过这个问题。就是上次村里案件之后,你爸爸的意思其实也是希望我们出去租房,到县城里租房会安全点。
有句话,梁静兰没有说出口:当初李小军的意思很明确。这房子我肯定留给你们母女,但是,并不是叫你们母女一直住在这里,毕竟,这不安全。至于这房子,等以后急需用钱时,你们可以卖了,再不济也能卖个一二十万。到时候,供枳生上大学也好,在县城买房子也好,总有个基础。
梁静兰对这套房子的态度是:迟早卖了。
枳生一直特别喜欢自己的家,老觉得只要离开了这房子,就离开了和父亲的回忆,总是依依不舍的,只端着碗也不讲话。
可梁静兰态度非常坚决,毕竟,形式比人强。这院子,她也很喜欢,但是,又如何要供枳生读书,自己必须出去打工,否则,学费生活费从何而来再者,她觉得女儿大了,二杆子们不光盯着自己这个寡妇,女儿更危险。
她当机立断:我们八月份就去县城找房子,找到了就定下来。反正现在也捡不到什么鸡枞了,我不如早点去打工。
枳生只能同意。
接下来的几天,枳生专门下载了一个租房APP,在上面查找房源。母女俩反复比对,发现了一个一套一的小房子,距离一中也不太远,只是每个月的租金要1600元。
和中介在网上联系了,
梁静兰决定就租这个房子。
枳生说:妈妈,我们负担得起吗
梁静兰点头:希望我能找到一份月嫂或者育儿嫂的工作。
妈妈,我一个月六百生活费就够了。我一个同学说,她表哥在一中读书,每个月光吃饭的话,六七百就够了……
梁静兰叹道:一个月六七百哪里够啊。女孩子不得买点卫生巾生活用品什么的不买点学校不得三不五时买点学习资料
枳生很愁,喃喃地说:我以为光吃饭,也不需要买衣服什么的,花不到好多钱。结果,还要这么多钱
初中三年是义务教育,学生的牛奶午餐这些都有国家补贴,一个学生一学期一日三餐才交1000来块。而且人人穿校服,李小军给女儿买了三套一模一样的校服换着穿,所以,枳生也不需要买新衣服,自然花不了什么钱。
可高中就不同了,高中不再是义务教育。梁静兰早就打听过,光是吃饭,一个学生每个月至少600—800元。再加点女孩子的日用品,低于一千,根本不行。
枳生,你放心,我们还有存款。而且我还能继续挣钱。这样吧,我每个月给你一千块,你节约点就行了。
枳生觉得一千也太多了,她说:妈妈,要不你给我800块吧,我吃五六百,零用两百足够了。
现在的物价,可能很悬。算了,就一千,不够再说。
小县城的月嫂,一般也有七八千,哪怕育儿嫂也得四五千。梁静兰算过,如果继续做自己的老本行,那么,枳生的学费生活费和房租是足够的,自己则尽量少花或者不花钱,那么,每年还能再存一点,加上现有的几万块,等枳生上大学,那就不怕了。
孤儿寡母,一步步都得精打细算,所以,她决定再找找房源,毕竟,这个1600的房租实在是高了点,她的理想目标是1000元以内。
连续几天,梁静兰都早早出去捡鸡枞、地衣或者一种叫山螺丝的东西……她打算的是,无论如何要熬过李小军的七七(民间认为死者有头七、二七……到七七)。过了七七四十九天,死者的魂魄就彻底远去了,那时候,她才带着女儿去县城租房住。
在这之前,她还是想尽量捡点能卖钱的东西,哪怕换几个油盐钱也是好的。
因为有了老铁这个二杆子的教训,她总是四五点外出,她知道那些懒汉,每天不到十点以后不会起床。所以,她每天捡了山货也不去卖,早早回家守着,几日下来,倒也相安无事。
枳生的生活也很规律,每天早上七点钟起床,洗漱一下,然后开始学习英语,吃早餐,再接着上数学网课。下午就看看书,加强阅读,晚上再看看物理化学生物等等课本。
这天上午,她吃了早饭,活动了一下筋骨,又在菜园子里摘了几个大茄子和一把青椒、红椒,全部洗干净,放在蒸锅里,等妈妈回来做擂椒茄子吃。
一切准备就绪,快到上数学网课的时间了。
她打开平板,进入小程序,就听得有人砰砰地敲门。
自从老铁之后,枳生吸取教训,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门。
可敲门的声音越来越大,到后来,简直成了擂门了。
枳生想起各种大灰狼的故事,蹑手蹑脚走到门口,只听得有人大喊:静兰……梁静兰……
居然是一个女人的声音。
她犹豫了一下,开了门。
门口,一个老太太瞪着她:枳生,你怎么喊半天也不开门你妈妈呢
枳生好生诧异:家家(外婆),你怎么来了
家家哼,你还知道我是你家家人家都说你考上一中了,有出息了,我还以为你不认识我这家家了……
枳生看老太太进门,就立即又把门关上,插上门栓。
老太太立即问:你大白天的把门锁这么紧干嘛
枳生低声道:我妈说,二杆子多,她不在家的时候,叫我万万不要给任何人开门……对不起,家家,我不知道是你来了。对了,我妈出去捡鸡枞了……
捡什么鸡枞这么热。那么多人捡,能捡到几个
我妈可能很快就要回来了,家家,你先坐,我给你倒水喝……
老太太这才不那么生气了,四周打量一下,好像有点诧异:咦,这个院子还挺漂亮的啊,收拾得也干干净净。枳生,是你收拾的吗
这些铁篱笆和花都是我爸爸种的。以前我爸爸在的时候,每天早上都要打扫一遍。现在,我每天早上起床也会打扫一遍。
老太太起码四五年没有登过女儿家大门,四处打量一番,枳生,听说你爸爸去(世)了为什么不告诉我们
枳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李小军的丧事,是梁静兰全权做主。梁静兰并未通知娘家人。枳生也不敢问,她只是暗暗猜测,也许妈妈是怕他们知道了,会来逼迫她改嫁。
一念至此,枳生看着外婆就有点惴惴不安。
你妈简直太不像话了,这么大的事情也不给我们说一声,她把我们当成什么人了你大舅气惨了……说既然这个妹妹不认我们,那我们也别认她了……
枳生还是听着,不敢接话。
老太太喝了半碗温开水,到处走到处看,不时评价几句,大意是这个小院子还真的不错嘛!当看到周围两三丈高的铁篱笆时,她皱皱眉,然后很权威地说:这铁篱笆太高了,遮挡了光线,砍了就对了。
枳生吓一跳:那可不行。这些铁篱笆全是我爸爸种的。我爸爸说,有这些铁篱笆,那些二杆子就翻不进来,我们才可以安安心心住在家里。
老太可能是没想到李小军竟然这么深谋远虑,倒愣了一下,半晌,叹道:你看,孤儿寡母住着就是不方便,二杆子到处都是。就算有铁篱笆,你不可能不出门吧而且,防得了一时,防不了一世……
枳生心想,我们反正要搬到县城里了,也没必要怕。但是,她没说出口。
老太太近七十岁了,身体还很硬朗,说话也中气十足。她随口问:枳生,你爸爸生前有钱留给你吗
这……我爸生病很久,没什么钱。
没钱你怎么读一中高中三年不要钱
枳生老老实实:我爸说有三万块。
切,才三万块这么多年,就三万块简直了。人家那些出去打工的,一年不说十几二十万,大几万是有的。你爸真没用。
枳生:……
老太太觉得死去的女婿简直是个废物点心,语气里满满的恨其不争:你妈自从嫁给你爸,就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以前被你爷爷奶奶欺压,后来又被王小花两口子欺压。哼,你爸的钱肯定是全部补贴给王小花一家了……要不然,怎么才三万块
老太太提起亲家母一家就是满腹怨恨,滔滔不绝说了王小花一家人无数的坏话,正口干舌燥时,梁静兰回来了。
梁静兰见到母亲很是意外,但还是急忙喊:妈,你怎么来了枳生,你给家家倒开水了吗
老太冷冷地看着女儿,又走过去翻了翻她刚刚放在地上的背篼:大半天捡一背不值钱的地衣,我看你是闲得慌。
梁静兰赔着笑脸:妈,你先坐,中午我给你做瘦肉炒地衣,挺好吃的。
老太太这才拿出一个红包递给枳生:枳生,你考上了一中,家家也给你一个红包。家家穷,没啥钱,你也别嫌弃,以后出息了,也想着家家……
枳生把手背在后面。
梁静兰说:枳生,拿着吧。
枳生这才接了红包,低声道:谢谢家家。
枳生,不是该数学网课时间吗还愣着干嘛进屋里去,把门关上好好学,我在这里陪着家家……
网课时间已经过半,枳生赶紧拿着平板进屋,关了门。
老太太一边帮女儿择地衣,一边问:李小军死了,你为什么不通知我们
梁静兰:……
这么大的事情你都瞒着,静兰,你到底还把我们当一家人不你知不知道你大哥有多生气你大哥说,以后就当没你这个妹妹了……
梁静兰还是没作声。
梁静兰有三个兄弟,二哥早就死了,也没有留下孩子。大哥有一儿一女,都已经成年,条件还算可以。但是,三哥就一言难尽了。三哥年轻的时候也娶了媳妇,可是,他好吃懒做,经常和老婆吵架,所以,儿子不到三岁,老婆就跑了。这以后,三哥就成了光棍。年轻的时候倒不以为然,把儿子扔给父母,自己跑出去打工,挣一个吃一个,一分钱都不拿回家,日子过得别提多潇洒了。
随着儿子慢慢长大,他也四十出头了。
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老太当然不想小儿子一直打光棍,总想方设法要为他再娶一个老婆。可是,他们老两口要抚养孙子,在乡下也挣不到什么钱,望大儿子帮补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媳妇特别厉害,盯得很紧。
没法,老太太只能一心指望着唯一的女儿。天天口口声声,你是姑姑,姑姑亲侄子,天下第一亲,侄子跟你姓,比你女儿还亲十倍,你不管侄子谁管再说,你男人靠不住,他都顾着他兄弟他侄儿,你未必然不如他你干嘛不顾着自己的侄儿
梁静兰前些年出去打工,挣的钱倒一大半都被母亲忽悠去了。
后来又听说李小军得了癌症,这一下,老太觉得希望来了——静兰改嫁不是有一笔彩礼吗少说十万块有吧。拿着这十万块,给小儿子找个寡妇,不就行了
去年春节,梁静兰回了一趟娘家,老太已经想了好多借口,准备大大煽情,找女儿要点钱,没想到,女儿不但不借钱,反而问她能不能还自己几万块。女儿说,这些年,前前后后为娘家花了十几万。好吧,我不问你们还十几万,但是,还我五万行不行
这一下,母女俩彻底翻脸了。
梁静兰一分钱没拿到,此后,再也没有回过娘家。
老太太原本想的是:不搭理女儿,让她明白,如果没有娘家作为后盾,以后自己绝对被婆家欺负到死,那样,她才会回家求自己。不料,大半年了,女儿电话都不打一个。再后来,她们听说女婿已经死了埋了……还听说外孙女居然考上了一中。
人就是这样,老太本想的是女婿死了,女儿就更凄惨了。结果,听得孙女考上了一中,在周围乡镇都传开了,她便忙不迭地赶来。这一看,只见孙女穿得整整齐齐,还上网课,走廊上还挂着腊肉,小院子干干净净……好像也没那么悲惨嘛。
老太气鼓鼓地说:静兰,你对娘家这态度怎么行呢你看,小军死了,我们要是不帮着,王小花两口子不得把你吃了这房子,你守得住吗
小军留下遗嘱,这房子全归枳生。而且,小军生前专门去做了过户,把房子过户给枳生了,别人争不走。
老太好生意外:李小军竟然留了遗嘱可是,就算过户给了枳生,王小花两口子就肯善罢甘休
争啊。争得很凶啊。可是,房子早就过户了,他能如何他能把我们赶走不成
别以为他不敢。
还有法律管着呢!
老太不屑一顾:李小东真要争夺,你们母女怎么会是对手
梁静兰不说话了。其实,她并不是那么有底气——以她对王小花两口子的了解,这二人不可能不争夺。这么风平浪静,倒是显得稀奇了。再说,如果自己母女搬去了县城,长时间家里没人,那时候怎么办真发生了什么也管不到啊!
老太察言观色:静兰,你别看现在没事,不代表以后也没事。你得趁早做打算啊……
梁静兰叹道:我能做什么打算呢横竖也就这套房子。我不相信,他们光天化日之下能真的给我抢了。
老太试探性地:你不考虑改嫁
不!
女婿尸骨未寒,现在说这个也没意思。但是,静兰,你真该早作打算啊。我知道你现在肯定要供枳生,你不改嫁的话,也可以考虑招一个回家啊……招一个回家,不但可以帮着你供,还可以帮你看着房子。家里有男人,总是多一个帮手……
梁静兰连连摇头。
去年刚得知李小军得病的消息时,她也不是没想过改嫁的事情。可是,李小军把房子过户给了枳生,还留了遗嘱。她就想,既然房子保住了,又何必改嫁而且,又目睹老铁这些二杆子,就更是死了这条心——寡妇带着半大不大的女孩子改嫁,简直是大忌。
要是女儿没出息也就罢了,可是,就像张老师所说,也就熬这几年了,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梁静兰态度非常坚决:枳生十六岁了,我无论是改嫁还是招男人,都不像话。妈,你想想,人心隔肚皮,那些男人是冲着我呢还是冲着枳生我又不是活不下去,为什么非要冒这个险我在小军坟前发过誓,绝对不得改嫁。妈,你以后不要提这事了。
老太很是失望:你马上就要四十岁了,再拖几年,孩子也生不出来了,就算想改嫁都不容易了。稍微条件好点的男人,哪个会要你可你现在改嫁,你还能生个儿子,生了儿子,一辈子就稳了……
你和我爸生了三个儿子,现在还是在劳碌奔波。
老太被戳了痛点,怒不可遏:梁静兰,你这是在嘲笑我
妈,我是告诉你,我现在只考虑供枳生读书,其他的事情,我根本不可能多想。只要我们枳生有出息,也不过三五年,我们就熬出头了。
静兰,你简直油盐不进。
老太见怎么说都没用,倒也不再劝。
梁静兰见母亲好几次吞吞吐吐的,但是,她就忍着坚决不问。后来,老太忍不住了,还是自己开口了:静兰,按理说我不该这时候问你。可是,我也是没法了,你手头要是宽裕的话,能不能借我五万块
梁静兰问:你要干嘛
唉,还不是你三哥。我好不容易托人给他介绍了一个离婚妇女。那个妇女带着三个孩子,所以,也不嫌弃老三,不过,她要10万彩礼。
梁静兰:……
我和你爸只有四五万,寻思着找你大哥借点,可是,你大嫂大吵大闹,一毛也不给借,没法,我只好找你……
梁静兰忍无可忍:那三哥自己呢这些年在外晃,一分钱都没有
你也晓得,他挣一分钱都是吃光用光,哪来的存款他和这离婚妇人也看对了眼,早就住一起了。妇人说要办婚礼,还要10万彩礼,不给就要走。老三也四十几了,再不娶个,以后真的要一辈子光棍了。
梁静兰干脆利落:没钱。我一分钱也没有。
老太太徐徐地:我之前问了枳生。她说她爸留下了三万存款……
……
李小军留了三万,你手上不可能一分钱也没有。静兰,这五万你是拿得出来的。
大哥也拿得出来!
你大嫂要闹。
我要供枳生上学。
老太急了:到底是你兄弟的婚姻大事重要,还是你丫头读书重要
读书重要!
梁静兰斩钉截铁:老三结不结婚,打不打光棍,我丝毫也不关心。妈,我今天老实告诉你,就连枳生的爷爷奶奶也没跳出来争夺这三万块,更何况你们。我一毛钱也不会借给你们。
老太太从未见过女儿如此坚决的态度,一时间,虽然很生气,可只是张着嘴巴,也不知道说什么。
梁静兰放缓了一点声音:妈,以前的十几万,全被老三和他的儿子挥霍了。这只怪我傻我笨,我也认了。再说,前几年你们那里修高速路,占了你们的地,赔了十几万是吧这钱,你全部分给大哥和老三,一分钱也没给我,是吧
老太立即说:娘家的财产,哪有分给女儿的道理
好吧,你们的钱不分给我,我也认了。可从今天起,真的一个子儿也没有再给你们的了。老三一个大男人,他啥都不管。可我们孤儿寡母,要是一分钱没有,我们枳生怎么办
老太悻悻地:算了算了,你不借钱就算了,还说这么多……说得像谁对不起你似的……以前你是给了我们一点钱,可是,哪家姑姑不帮补侄儿侄儿跟你同姓,侄儿才是你的血脉……静兰,你可要想清楚了,你都能下血本供枳生读书,那你何不供你侄子侄子才是同姓的啊……
梁静兰对这一套说辞已经烦透了:老三自己的儿子都不管,你要我管妈,你也别给我说这些,我问你,你娘家的侄子现在对你多好看你吗养你老吗每个月给你钱吗除了我这个女儿,你倒是说说,你的哪个儿子还是哪个侄子给过你十几万
当对方意识到你态度坚决,自然就不会拖泥带水了。
老太太怒冲冲地:梁静兰,你也别说了,当我白跑一趟。你这午饭我也不想吃了,吃不起……我走了。
梁静兰一把拉住母亲的手,叹道:妈,你这么远来,怎么也得住两天……这次算我求你,我的确没钱借给你。但是,以后我们熬出头了,你不也能跟着过好日子吗
老太听得这话,好像有点动心,又讪讪地坐下,却还是恨恨地:唉,老三难道就这么一辈子光棍的命
那么多男人都能光棍,他怎么就不能光棍了
老太太又怒了:静兰,你怎么能这么狠心
梁静兰不说话了。
老太太还是恨恨地:这五万块你不借给我也就算了。可是,静兰,这个月起,你得每个月给我一千元养老费。
梁静兰看了她一眼,也没说什么,立即进屋,拿了一千块出来:妈,给你。
老太太见女儿这么痛快,大喜:静兰,下个月呢你下个月怎么给我总不能让我每个月自己跑一趟吧要不,你现在就给我一年的,一年一付……
下个月没有了。
老太太:……
我一个寡妇,就这么大能耐。妈,我今天实话告诉你,接下来的三年,我都没什么钱给你们。现在你和我爸身子骨还硬朗,等枳生大学毕业,我再赡养你们。
老太太蹭地站起来:梁静兰,算你狠。你这种人,没意思……以后你请我我也不来你家里了……
然后,拿着钱,骂骂咧咧地走了。
梁静兰也没有挽留,只看着母亲走远,然后,关了大门。
回头,看到枳生站在堂屋门口。
枳生问:家家走了
走了就走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