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的时候,萧景和带着一身杀伐之气踏进了皇帝的御书房。
值守的侍卫刚要行礼,却见萧景和脸色阴沉,顿时吓得大气也不敢喘,连忙退到了一边。
皇帝萧景恒正在桌前批阅奏折,朱笔在‘安王进献祥瑞’的折子上悬了许久。
听到脚步声,皇帝头也不抬“查出眉目了吗?”
萧景恒将手中的半块玉佩扔在桌上,玉佩上的暗纹在烛光下闪着血色“安王的手笔。教坊司起火前,有人看见林家的人”
皇帝的指尖摩擦着玉佩上的纹路“林家”
萧景和冷冷一笑“看样子安王已经按耐不住了!”
皇帝抬头看向自己的亲弟弟“可有证据?”
“赵菱临死前曾和嘉宁县主透露出‘南边’二字,臣弟已命萧二带人去截获往江南的密信。”萧景和紧皱眉头,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只希望这次截获的密信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好!”皇帝拍案而起,龙袍的袖角扫翻了一旁的茶盏“朕这就下旨去彻查”
“皇兄且慢”萧景和一把按住激动的皇帝“安王在江南经营多年,倘若打草惊蛇”
皇帝眉头紧锁“那依你之见?”
萧景和借着一边被泼洒在桌上的茶水,在案上画出江南的地形“不如将计就计”
两人一直在御书房秘密谈话至天边大亮。
直到大太监在门外传来的声音打断了两人的谈话“启禀皇上,太后宫中的张嬷嬷前来觐见。”
两人顿时一僵,皇帝试图端起茶盏来掩饰自己的慌张,却发现茶盏早在不知道多久以前就被自己摔碎了,只能干巴巴的开口“快请进来”
只见一个精神矍铄的银发老人轻步走了进来“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连忙开口“张嬷嬷快快请起,可是母后有何吩咐?”
来人是太后宫中的张嬷嬷,她是看着眼前两兄弟长大的,看见两人局促的样子,就知道被太后猜中了“太后娘娘吩咐奴婢,去御膳房取来早膳,请皇上和靖王爷用膳”
萧景和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还是母亲了解二人,一谈起正事,就忘记了用膳。
皇帝正准备吩咐门外的大太监进门布膳,就见萧景和突然单膝跪地“臣弟有一事相求。”
皇帝挑眉“说!”他倒想看看这萧景和这个时候想说什么
“臣弟想娶嘉宁县主沈黎为妻!”萧景和的一句话在御书房中掀起阵阵涟漪,另外两人均诧异地看向萧景和。
皇帝睁大了眼睛“你朕不是在做梦吧?”
“二十年了!”皇帝激动地在原地来回踱步,险些踩到自己的龙袍下摆!“朕以为你打算孤独终老呢!”
突然皇帝从书桌后快步走向萧景和,一把将其提起“沈家丫头可答应了?”
萧景和的耳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起来“嗯。”
得到萧景和肯定的回答后,张嬷嬷满脸喜色就匆匆忙忙的告退了。
皇帝也没拦着,他觉得母后听到这个消息后应该比自己更开心。
“好!太好了!”皇帝放声大笑,惊得门外的大太监频频朝御书房探头张望“朕这就下旨赐婚!等等”他突然眯起双眼“你该不会是为了计划才”
萧景和顿时一脸严肃,一字一句的说到“臣弟从第一眼就倾慕于嘉宁县主,与朝局没有丝毫关系”
皇帝盯着萧景和看了半晌,突然高声唤道“来人!去库房取那对龙凤玉佩来!再传旨礼部,朕要亲自为靖王主婚!”
萧景和连忙打断皇帝“我同她说好了,及笄以后我们再成婚”
皇帝调侃的看着萧景和“好!那便挑些女子喜欢的首饰衣裳赏给嘉宁县主”又悄声对萧景和说道“至于景和,等着便是!”
皇帝开心的笑声响彻御书房!
慈宁宫里,太后正修剪着一株绿梅,剪子在花枝间游走,忽然‘咔嚓’一声剪断了开得最艳的那支。
张嬷嬷在一边看着太后的动作,眼中含笑。
“嘉宁县主?”太后眼中精光一闪“可是那个救下昭阳的沈家姑娘?”
张嬷嬷笑道“太后娘娘好记性!你没见今日在御书房靖王那副认真的样子,奴婢从小到大可没见过他那副样子!”
太后抚掌大笑,手腕处的佛珠叮当作响“好!那丫头性子强硬,比那些娇滴滴的贵女强多了!”
她忽然小声朝着张嬷嬷问到“听说前日有人传景和那小子日日去翻永安侯的墙头?”
张嬷嬷忍俊不禁“可不是。说是还折了永安侯一株十八学士,被甩了好几日脸色”
慈宁宫内,太后的笑声惊飞了檐下的飞鸟。
这桩婚事如同风一般顷刻传遍了六宫之内,各宫主子的反应也精彩纷呈!
不管暗地里如何,明面上的赏赐如潮水般涌向永安侯府,珊瑚树、织金缎、夜明珠连御膳房都每日朝着侯府送点心。
而此时的沈黎正头疼的看着眼前哭得稀里哗啦的王氏无可奈何,她试图将王氏的注意力转移到院中堆满了的箱笼,却见王氏不依不饶,只好答应了王氏及笄前再不踏出侯府一步。
王氏终于放心的出去打理这些御赐之物。
沈黎望着窗外摇曳的梅花枝芽,突然十分想念那个翻墙比走正门还要熟练的人。
真希望时间过得再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