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主果真聪颖,你猜的不错,赵铭自为官以来,外放堪堪三年就被调回京城,任职之地正是安王的属地----柳州。”萧景和话说至一半,斟酌着继续开口,“问题在于三年时限本不应该参选外放为官调度回京”
“可偏偏赵铭回来了。”沈黎不自觉打断了萧景和的话。
萧景和并未责怪她,反而用赞赏的眼神直勾勾的盯着沈黎。
“王爷觉得赵铭凭借什么回到京城的?”沈黎缓缓问道。
萧景和微微倾身,嗓音低沉而笃定,“安王!”
沈黎眸光微闪,沉默片刻后,忽然轻轻笑了,“王爷倒是大胆,”她放下茶盏,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擦,“那王爷将我叫靖王府又所为何事?我不觉得安王之事是我们永安侯府能插手的。”
萧景和扯了扯嘴角,“本王今日请县主来,便是想问问----沈家,可愿与本王联手,彻底斩断赵家的退路?”
沈黎睁大眼睛,等到看见萧景和一脸平静的开始把玩手中的额茶盏时,眉头终是忍不住越皱越深。
她忽然抬眸,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直冲萧景和,“王爷为何不直接找我父亲商议?以我父亲在朝中的地位,岂不是更有利于王爷?”
萧景和闻言轻笑,他并未立即作答,只是意味深长的看着沈黎,那双眼睛中透出的光仿佛能够洞穿人心。
这短暂的沉默让沈黎的心头微动。
她像是忽然明白了什么。唇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弧度,“若非王爷是觉得,比起家父在朝堂的周旋,王爷更看重我在暗处的谋划?”
“县主果然通透。”萧景和终于开口,“令尊行事稳妥,却过于光明磊落,而我们需要做的事”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锋芒,“需要更加隐蔽的手段。”
沈黎微微颔首,她明白萧景和话中的深意----对付安王这样的人,更需要出其不意的谋划。
思忖片刻,她抬眸直视萧景和:“王爷打算如何着手?“
“本王已经派人前往柳州一查证。”萧景和从袖中抽出一份书信,却并未展开,“赵铭在当年任职期间,曾发生过一起粮仓失火案,数十个粮仓一同被烧,如此蹊跷的事,属实不应该,但是安王却并未计较,反而用金银贴补了进去”
沈黎眼中精光一闪,直言不讳的说道:“看起来更像是找个借口私自屯粮。”
萧景和拿着书信的手一顿,有些无奈沈黎竟敢如此直接的就将安王的计划说了出来,但想想这何曾不是对自己的信任呢,就这样,他好心情的继续说道:“赵铭官职虽小,却掌管着京中大大小小的卷宗。若是安王需要篡改或隐藏某些文书,简直是轻而易举。”
沈黎点了点头,明白了萧景和所说的话,“这也是为何安王会重用这样一个小官----低微的棋子,反而更易掌控。”
萧景和意味深长的补充道:“以极低的投入换取高昂的回报,我相信安王不会做无用之事”
沈黎轻声重复着萧景和的话,声音几不可闻。
她忽然轻笑一声,笑意却不达眼底,“但我仍有一事不明。安王为何执意要拉拢永安侯府?单论门生旧故,朝中比侯府显赫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