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的,奶奶最重要,先陪陪奶奶,一会儿再写其他的歌也不迟。”
对于楚歌而言,这样的老艺术家,得多向她取取经。
多学点知识,对自己是没有任何坏处的。
毫不夸张的说,天王天后在她面前,连屁都算不上。
苏长河恨不得踢一下这家伙,心想难道你没有听出来,我老妈要为难你吗?
“小歌,刚才你不是在饭店还没吃饭吧,要不我让厨房准备准备,一会儿再跟奶奶聊。”
“没错,小歌,知道奶奶住在这里,以后有的是时间来陪奶奶聊天的。”
上官蓉也急忙打配合。
要知道自家婆婆可是艺术家的泰山北斗,她眼中对艺术的追求,是需要无瑕疵的。
若是楚歌回答稍微有差错,定会被骂得狗血淋头的。
与其一会儿尴尬,不如现在趁机逃走。
可是让她感觉失望的是,楚歌却偏偏把自己送上绝路。
“上官姨姨,我没事的。”
随后楚歌把小尚云在大会堂给国外贵宾演唱,那段武家坡,在唱功和技巧上评价一番。
他对京剧不是太了解,可是刚刚奶奶所问的问题。
他看过类似,若是加上自己个人理解,应付奶奶的问题,应该能行。
他没有选择回避,其实还有一个主要原因。
奶奶从小把苏薇带大,对于苏薇来说,苏长河跟上官蓉在她面前,都没有奶奶千万分之一亲。
他不想让奶奶失望,就算自己的评价不如意,也比什么都不说好的多。
于是,他开始小心翼翼的谈论着自己的观点。。
“《武家坡》是奶奶的看家戏,原本我不敢也不能擅加评论。
可在奶奶面前,我想学习更多的知识,所以我厚着脸皮给出一点拙见。”
楚歌小心翼翼轻咳一声,这才道:“在唱功方面,奶奶通过音色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就好像刚才所演唱的:王宝钏在寒窑中等待丈夫归来时的唱腔,
应该是哀怨、凄凉的,而在与丈夫重逢时的唱腔,则应该是喜悦、激动的。”
仅仅是楚歌对唱腔的分析,就让小尚云的老太太激动得不已。
一个学流行乐的学生,竟然能懂京剧唱腔,甚至还列举一段。
这样的天才,真的很少见。

奶奶音域极为广袤,能够在高音和低音之间自由切换,巧妙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情境。
奶奶对气息控制能力,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故而能够在演唱时保持平稳的气息,使唱腔更加连贯、流畅。
尤其与伴奏音乐紧密配合,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只是评价技巧方面,楚歌已经剖析到小尚云的心口。
旁边的苏长河、上官蓉瞪大了双眼。
他们彼此都能从对方眼神中,看到不可思议的一幕。
可接下来楚歌对唱功的评价,更是颠覆了两口子对楚歌的认识。
“奶奶实力不减当年风采,咬字清晰、准确,无论是不是同行,都能听清楚。
更是用行腔的意境和情感,运用不同的行腔方式,使唱腔更加生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