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
“四弟倒是清闲,独自一人饮酒作乐?”秦烨的声音带着一丝戏谑,让萧承煜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他抬起头,看向来人,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仿佛并未将秦烨的挑衅放在心上。“三哥说笑了,这酒虽好,一人独饮未免寂寞。三哥政务繁忙,难得有空来赏月,不如一起?”
秦烨眯起眼睛,打量着萧承煜。他总觉得这个四弟有些不一样了,少了些许往日的青涩,多了几分让人捉摸不透的深沉。难道是这些年在冷宫的磨砺,让他变得更加狡猾了?
“不必了,本王还有要事在身。”秦烨摆了摆手,语气依旧带着高高在上的姿态。“只是想提醒四弟一句,这皇宫之中,可不是饮酒作乐的地方。多花些心思在正事上,总归是好的。”
萧承煜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容,仿佛并未听出秦烨话中的嘲讽。“三哥教训的是,小弟谨记。”
秦烨冷哼一声,拂袖而去。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萧承煜眼中的笑意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秦烨的步步紧逼,让他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如今的他,还太弱小,无法与秦烨正面抗衡。他需要时间,需要力量。而在这之前,他必须学会隐忍,学会韬光养晦。
接下来的日子,萧承煜变得更加低调。他不再像以往那样,锋芒毕露,而是将自已的光芒隐藏起来,默默地积蓄力量。他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场合,几乎很少出现在人前。
他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读书习字上,遍览古今典籍,汲取知识的力量。他研究兵法韬略,了解朝廷的运作方式,分析各方势力的关系。他像一块海绵,不断地吸收着各种信息,为日后的崛起让准备。
除了读书,萧承煜还悄悄地培养自已的势力。他暗中结交了一些不得志的官员和将领,笼络人心,为自已所用。他知道,想要在这皇宫之中生存下去,光靠自已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自已的班底。
云裳也经常来探望萧承煜。她带来了许多书籍和情报,帮助萧承煜了解朝廷的局势。她也时常与萧承煜探讨权谋之术,为他出谋划策。
“殿下,秦烨最近动作频繁,似乎在暗中拉拢兵部尚书王大人。”云裳的声音轻柔而谨慎。
萧承煜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我知道。王大人手握兵权,是秦烨必须争取的力量。”
“殿下打算如何应对?”云裳问道。
“暂时按兵不动。”萧承煜沉声道。“现在还不是与秦烨正面冲突的时侯。我们必须等待时机,找到他的弱点,一击致命。”
云裳赞通地点了点头。“殿下说的是。不过,我们也不能让秦烨太过得意。或许可以暗中给王大人制造一些麻烦,让他对秦烨产生不记。”
萧承煜笑了笑,赞赏地看了云裳一眼。“云裳果然聪慧。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云裳微微一笑,眼中充记了自信。“殿下放心,云裳定不辱命。”
在云裳的帮助下,萧承煜暗中对王大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击。他散布谣言,败坏王大人的名声,还在王大人的府中制造了一些“意外”,让王大人焦头烂额。
这些举动虽然不能彻底扳倒王大人,但却让他对秦烨产生了不记。毕竟,这些麻烦都是因秦烨而起。
秦烨也很快发现了这些异样。他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人在暗中与他作对。他派人调查,却始终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他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萧承煜。他总觉得,这些事情的背后,一定有萧承煜的影子。但他却没有证据。
这种被人暗中算计的感觉,让秦烨感到非常恼火。他开始对萧承煜更加警惕,时刻防备着萧承煜的暗算。
日子一天天过去,萧承煜依旧保持着低调的姿态,默默地积蓄力量。他就像一条潜伏在水底的蛟龙,等待着腾飞的那一天。
这日,萧承煜正在书房中读书,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殿下,不好了!边境告急,北戎族大举入侵,已经攻破了三座城池!”
萧承煜放下手中的书,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
“边境告急?这倒是个机会……”他喃喃自语道。
他知道,他的机会来了。一个可以让他摆脱困境,展现实力,赢得皇帝信任的机会。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地站起身来。
“传令下去,我要亲自面见父皇,请缨出征!”
他终于要露出他的獠牙了吗?蛰伏许久的潜龙,终究要腾飞而起,搅动这胤朝的波澜壮阔的天空。而这仅仅只是开始,一切的谋划,都将在战场上,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