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之前抄的上海小菜谱,一直留着,有腌笃鲜、荠菜豆腐羹的做法,都是清淡解腻的,适合孕妇吃。您要是想家了,照着试试。”
凌安安觉得这个可以收,于是接过了纸。
刚要道谢,就见卫生所的门被猛地推开,陆宴大步走进来,军大衣上沾着雪,脸色沉得像锅底。
他从营部回来,路过卫生所,听说媳妇在这。
一进来就看见媳妇和个陌生男人站在一起,男人还往她手里递东西,心里瞬间揪紧,生怕媳妇再受欺负。
“陆营长来了。”老郑大夫先开了口,手里的药包往桌上一放。
“这是红星公社的沈文书,上海来的,跟凌同志是同乡,还给了凌同志上海的菜谱嘞。对了,凌同志是来给托儿所娃拿感冒药的吧?我这就给你找。”
陆宴没说话,快步走到媳妇身边,自然地把她往身后护了护,大手轻轻覆在她的孕肚上,像是在宣示主权。
但他看向沈家明的眼神却很温和,只是语气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绷:“沈同志,谢了。”
“陆营长客气了。”沈家明主动伸出手,笑容依旧温和,却刻意往后退了半步,保持着两臂远的礼貌距离。
“我跟凌同志是同乡,刚才就是送张菜谱,没别的意思。凌同志是个好姑娘,在这儿不容易,您多疼着点。”
陆宴握着他的手,感受到对方掌心的温度,又看了看媳妇手里的菜谱,紧绷的肩膀慢慢放松。
沈家明温尔一笑:“老郑,陆营长凌同志,我这就回公社了,下午还要整理春耕报表,不打扰了。”
说完,他点了点头,拿起包就往外走,走到门口还回头笑了笑:“凌同志,菜谱有不懂的地方,让陆营长去公社找我,我住后院小瓦房,很好找。老郑大夫,草药我下次来拿。”
看着沈家明的背影消失在雪地里,凌安安才松了口气。
拉了拉陆宴的衣角:“你别生气,沈同志就是同乡,人特别好。”
陆宴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我没生气,就是看见别的男人跟你说话,心里有点慌。这沈同志,倒是个通透人,知道保持分寸。”
他转头对老郑大夫说,“老郑,拿三盒儿童感冒药,要甜的,托儿所的娃不爱吃苦药。”
老郑大夫笑着点头,从药柜里拿出药包:“早给你准备好了,王阿姨特意嘱咐的,我加了点葡萄糖,娃们肯吃。”
正月十五的傍晚,元宵节,家属院的公共接水的地方挤满了人。
各家军嫂提着水桶来挑水,准备晚上煮元宵,雪地里的脚印踩得乱七八糟,冒着点热气。
凌安安也找了个小木桶,打算一点点提回家。
陆宴中午说要带战士们去后山砍松枝扎灯笼,让她在家等着吃元宵,还特意叮嘱“别挑重水,累着宝宝”。
“安安,我帮你提!”李嫂刚挑完水,看见凌安安扶着肚子弯腰勾水桶,赶紧放下自己的桶过来搭手。
“嫂子,不用麻烦你,我自己来就行。”凌安安笑着摆手:“你快回去煮元宵吧,李大哥训练了一天,肯定饿坏了。”
正说着,就听见张翠花的大嗓门炸开:“哎,你们听说没?有人看见陆营长跟个戴眼镜的男人在卫生所门口拉拉扯扯,那男人还送她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