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宫门落锁之时,皇帝才派人送姜蘅芜回去。
一连几日皆是如此,满京城的目光都落在姜蘅芜身上,早朝之上,被参得最多的便是威远侯。
姜鼎也是一肚子的气,姜蘅芜成了皇后,他不仅没捞到什么好处,反而得罪了一圈人,皇帝不曾封赏他,反而是成堆的赏赐送给姜蘅芜。
这日早朝,姜鼎被参克扣军饷,侵吞襄州赈灾银,纵子行凶,不敬陛下等十项罪名。
御史台杀疯了,看架势恨不得直接搞死姜鼎,没了威远侯府,姜蘅芜一个女人算什么?不可能入宫的,入宫了也是个摆设!
女子的强大,在于家族得力,后宫争斗,争的是家族荣耀,比的是家族底蕴!
这一招是釜底抽薪,彻底断了姜蘅芜的路。
姜鼎额头上冷汗直流,有些事他真的做过,只是做得隐秘,贪的也不算多,怎么就被翻出来了?
他跪在地上,大喊冤枉,“求陛下明察!臣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天地可鉴!怎么可能做出对陛下不敬之事,这都是诬陷!”
皇帝似乎十分为难,仿佛是被群臣逼迫,无奈之下让步了。
“既如此,威远侯便暂且在家中休养吧,事情查清楚之前,就不要去兵部了。”
满朝一片歌功颂德,都在夸陛下公正无私。
皇帝似乎累了,摆摆手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启奏之事?”
御史台有一人站了出来,国字脸,山羊胡,一脸苦大仇深的模样。
潘御史跪地硬邦邦道:“臣有事启奏!臣已经上奏好几次了,可陛下似乎并没有看见。”
“礼部官员上下沆瀣一气,假借选秀之名大肆搜罗年轻女子,百姓还以为是陛下选秀,其实选来的漂亮姑娘都进了他们的府邸,或是自己享用,或是送出去做人情。”
“陛下选秀,他们倒是先享受上了,甚至染指江南送来的秀女,划掉秀女的名字,把人接入府中为妾。”
“更有甚者,选取清倌人冒充官员之女,图谋送入宫中,魅惑圣心,意图祸乱后宫!”
“如此乱象,堪比亡国的晋朝!礼部尚书蒙蔽圣听,各地官员沆瀣一气!他们污蔑陛下名声,肆意搜罗女子,民间怨声载道,还以为陛下不仁!”
潘御史呈上证据,皇帝震怒,当即就把礼部尚书下了狱。
京城里风起云涌,崔家拼了命想保住礼部尚书,皇帝铁了心要把人弄死,僵持之下,最后礼部尚书流放三千里。
礼部官员人人自危,皇帝贬斥了一部分,现任礼部侍郎十分识时务,立刻上奏表忠心。
“故臣以为,选秀之事暂且搁置为宜,该以封后大典为要务,皇后娘娘蕙质兰心,母仪天下,乃是女子表率,封后大典理应昭告天下,大肆操办。”
姜蘅芜念完奏折,笑道:“此人倒是聪明。”
皇帝随意挥挥手,“那边让他暂代礼部尚书一职,操办封后大典吧。”
“阿芜,朕已经等不及要接你入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