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陛下分明要把事情闹大,这一桩桩一件件绝不是这几日就能查清的,陛下肯定早有准备,只是今日一股脑拿出来,穿针引线,牵强附会,把天大的罪名往王家头上扣。
看来不出点血,陛下是不会满意的。
王太师脱了官帽,砰砰磕头,“陛下明鉴,老臣真的不知江南之事,王家枝繁叶茂,总有些人打着王家的旗号招摇撞骗。”
“既然贼人交代出了那些恶事,自然要查,把幕后指挥之人绳之以法,国有国法,王家绝不会庇护罪人!”
“刺杀之事,全是王飞宇一人所为,不如严审王飞宇,问清弓箭的来源。”
皇帝命人扶起王太师,“朕自然是相信王家的忠心,此事便交由三司和京兆府继续查,务必找出幕后之人。”
严刑之下,王飞宇什么都交代了,但就是不知道弓箭是从哪来的。
他一口咬定弓箭武器都是就是那些土匪自己备的,他出了银两,但确实不知情。
鬼眼也说是自己兄弟找来的,可那名“兄弟”已经死了,人也像是凭空出现的,查不到任何来源。
江南之事倒是查得很顺利,抓了一些鱼肉百姓的贪官,但王太师依旧稳如磐石,王家还是屹立不倒。
只是换了几个官员而已,对王家来说不痛不痒的,他们依旧能安插新的人。
户部尚书受到牵连,查出来的人里有他的侄儿,他确实也收了侄儿的孝敬,不等皇帝发落,他就很自觉地告老还乡了。
尚书之位空缺,皇帝也没有重新任命的意思,就跟一块肉骨头似的吊着。
户部之中,王家稍显势弱,谢家就起来了,户部再也不装什么清高了,皇帝要支援襄州,那是皇帝以前的封地,他们也就捏着鼻子给钱。
杜韬在此案中立了功,帮着京兆府抓人,还提供了关键的证据,把贼人藏起来的弓箭兵器找出来了。
御书房里,皇帝龙心大悦。
“杜韬没叫朕失望,就让他接任南城兵马司副指挥使吧,即刻上任。”
“叶爱卿资历尚浅,户部尚书之位只能先空着。就连江南,也只是换了一批人做官,难以撼动王家,归根到底,还是可用之人太少了。”
庆国公从不插嘴文官之事,只是冷着脸拍马屁。
“陛下初登基之时,那些老东西把持朝政,连一本有用的奏折都送不到陛下案头,如今陛下主持朝政,各地官员能上达天听,已经极为不易了。”
“陛下才登基两年,先帝在时,也没有这样的盛景。”
严鹤瞥了庆国公一眼,什么刚正不阿的老将,这拍马屁的功夫,他望尘莫及。
叶青山拱手道:“朝中官员多依附在世家门下,寒门永无出头之日,臣以为,还是要尽快开科举,选拔天下可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