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锦时站在原地细细推敲着,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顾淮书会多次出现在铺子附近,为什么开业会如此的顺利了。
可他为何要做到这个地步?
原来那些恰到好处的货源、总在关键时刻出现的贵人相助,竟都是他在背后布的局。
她重新拿起那些卷宗,指尖划过前朝旧案赃银几个字,眼神一点点冷了下来,宋仁桥既然敢把火烧到前朝,那她不妨就顺着这火势,看看能烧出多少陈年污垢来。
看了卷宗,宋锦时这才发现,了结此案的也是护国大将军,和之前镇压青龙堂的人是同一批人。
只是这护国大将军早就变成了镇国大将军了。
这其中的关联绝非偶然,若想摆脱嫌疑,只有亲自拜访了。
她唤来抱琴,让她备上一份体面的礼,又仔细打听了镇国大将军府的位置与近况。
抱琴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忧心忡忡:“小姐,镇国大将军位高权重,且性子据说颇为冷厉,我们这样贸然上门,会不会被赶出来?再说,您与将军素无交情,他怎会肯见您?”
“之前未与顾淮书和离时,我曾见过他,知他有一子名唤孟苍澜,名副其实的封狼居胥的少年将军,从小便跟着老镇国将军征战沙场。”
那时她随顾淮书去将军府赴宴,席间见他与孟小将军对弈,落子间杀伐果断,却在赢棋后偷偷将父亲最爱的白玉棋子塞给对方作赔礼,可见是个面冷心热之人。
到时不必提求助之事,只说发现票据异常,想请将军辨认金箔丝的来历——毕竟这内库金箔丝的用法,军中比朝堂清楚得多。
再说,护国将军与宋仁桥素来政见不合,若能让他察觉宋仁桥借旧案构陷异己,未必没有出手的可能。
第二日清晨,宋锦时换上一身素雅的湖蓝色衣裙,将卷宗与那几张可疑票据仔细收好,便带着抱琴去了孟苍澜常去的那家酒肆。
去将军府不现实,只能暂且去那碰碰运气了。
上苍眷顾,刚到未时,便见一位身着玄色常服的中年男子走进酒肆,身形挺拔如松,眉宇间自带一股久经沙场的肃杀之气,正是孟苍澜。
宋锦时深吸一口气,对抱琴低语几句,独自提着食盒上了楼。
亲卫见她靠近,立刻上前阻拦,眼神警惕。
“将军,民女宋锦时,有要事相商,此事或与前朝旧案金箔丝有关,只占用您片刻时间。”
她没有提自己的身份,只将关键信息点出。
孟苍澜上下打量着她:“前朝旧案?金箔丝?你一个女子,从何处得知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