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将目光落在锦宁的身上。
这些目光各异。
有审视、有嫉妒,还有不忿。
从前锦宁身为永安侯府唯一嫡女的时候,没人会对锦宁未来太子妃的身份,有异议。
毕竟不管是出身,还是才学,言行举止,锦宁都是当之无愧的,汴京第一贵女。
可如今……
很多从前被锦宁牢牢压着的人,对锦宁也是越发的不服气。
裴锦宁不过就是一个丫鬟生的庶女,凭什么压过她们一头?凭什么得皇后娘娘的厚爱?
锦宁好似没察觉到大家的不满一样,只是恭谨地立在那。
等着其他贵女都退下了,徐皇后就含笑,对着锦宁招了招手:“到本宫这来。”
锦宁不知道徐皇后是为了表示一下慈爱,让自己放松警惕,还是憋着什么坏。
但这个时候,容不得她拒绝。
她恭谨地走到徐皇后的跟前,和徐皇后保持一步之遥的距离后,她行礼:“皇后娘娘。”
徐皇后看着眼前的锦宁,笑着说道:“以后你就要嫁给宸儿为妃了,怎么还同我这般生疏?”
锦宁笑了笑:“承蒙皇后娘娘厚爱,只是锦宁如今尚未嫁给太子殿下,父亲常教导锦宁,莫要因为皇家的恩典,便忘了本分,所以锦宁不敢逾矩。”
徐皇后吩咐了下去:“浣溪,拿一些茶点过来。”
徐皇后又一次看向锦宁,温声道:“今日一早就来了宫中,想必早膳也没用好吧?便在本宫这用一些点心,填填肚子。”
锦宁张嘴就要拒绝,但话到嘴边,却成了:“多谢娘娘厚爱。”
说这话的时候,锦宁还在语气之中,故意带起了几分欣喜。
她若拒绝,反而惹徐皇后疑心。
至于这点心……徐皇后若想直接下毒害她,时间有很多,法子也有很多,不至于在自己刚刚入宫的这个清晨,就在这凤仪殿之中,对自己动手。
如今看来,徐皇后如此行事,就是为了表现对自己的厚爱。
若日后她出事了,徐皇后便可以摘得干干净净。
锦宁微微掀开面纱,当着徐皇后的面,用了点心。
“好了,时辰不早了,你该和众贵女们一起去学习规矩了,这教习规矩的嬷嬷,可能会严苛一些。”
徐皇后微微一顿,补充道:“你是未来的太子妃,本宫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本宫失望的。”
锦宁自然明白徐皇后的言下之意。
她猜,那所谓的教习嬷嬷,只怕早就得了徐皇后的意思,会使劲磋磨她一番。
若她因为学习不好宫中的规矩,和教习嬷嬷吵闹起来,生了畏缩之心想要离宫……正好给了徐皇后口实,让徐皇后可以提议更换太子妃的人选。
这些,是锦宁入宫之前,就想到的事情。
所以此时,她的心态还算平静:“谨遵娘娘教导。”
“去吧。”徐皇后抬起茶盏。
锦宁知趣退下。
徐皇后喝了一口茶,这才道:“都安排好了吗?”
赵嬷嬷连忙说道:“娘娘放心,奴婢都已经吩咐下去了,保证那裴大姑娘用不了两日,就会知难而退。”
……
徐皇后将贵女们,都安置在了宣华殿。
锦宁到宣华殿的时候,贵女们分别立成两排,其中一排空着一个位置……那应该是锦宁的位置。
至于另外一排为首的,不是旁人,正是柳真真。
贵女们的面前,立着三个人,为首的是一个头发花白,面容严苛的嬷嬷。
这般年纪还没出宫的,想也知道,不是什么寻常嬷嬷。
锦宁认得这个嬷嬷,这是从前在宣太妃身边伺候过的孔嬷嬷。
今生不曾见过,但前世当鬼的时候,锦宁曾在宫宴上,见过这位孔嬷嬷。
那个时候,孔嬷嬷疯疯癫癫闯入宫宴,嘴上说着宣太妃死的冤枉,要为宣太妃鸣冤。
结果可想而知。
一个宫婢,还想在宫中为一个死去的太妃鸣冤?简直就是可笑。所以她在鸣冤的第二日,就暴毙了。
孔嬷嬷身后的两位,分别是孙姑姑和郑姑姑两位掌事姑姑。
孔嬷嬷瞥了锦宁一眼,冷声道:“裴大姑娘好大的架子,旁人都早早地来了,怎么唯独你,要迟上这半刻?”
锦宁道:“回嬷嬷的话,刚才皇后娘娘留锦宁叙话,故而迟了一些。”
孔嬷嬷冷声道:“你莫要以为,有皇后娘娘为你撑腰,便可在空中为所欲为了!”
“不管原因如何,你既然迟了,就该罚!”孔嬷嬷沉声道。
锦宁知道,自己在这宣华殿学习规矩的事情不会那么顺利,可也没想到,这就要开罚!
而且,看得出来,有皇后在后面撑腰的,分明就是孔嬷嬷。
否则,孔嬷嬷又怎么会因为皇后留她片刻,就冒着得罪皇后的风险罚她?
锦宁心中清楚,如今在宫中,她还冒不得尖儿,否则徐皇后可就要以此为理由,让她离宫,并且更换太子妃的人选了。
太子妃的身份她不稀罕。
但暂时,她还不能离开皇宫。
除了皇宫之中,还哪里有别的地方,能让她时不时地,瞧见萧熠了?
如果连面都见不到,她还怎么勾夺圣心?
于是锦宁就道:“锦宁愿意领罚。”
孔嬷嬷有些惊奇地看着锦宁,这位裴大姑娘,不是永安侯的孙女吗?这性情怎么如此软弱胆怯?这就领罚了?
“你都不问我要怎么罚你,便领罚?”孔嬷嬷冷声道。
锦宁道:“既做错了事情,嬷嬷怎么罚,都是应该的。”
锦宁认错的态度,良好到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来。
孔嬷嬷轻嗤了一声,便道:“那便罚你,在这立规矩两个时辰吧!”
不是罚跪,只是罚站两个时辰。
瞧着这惩罚不重,可实际上……这天寒地冻的,人在外面站两个时辰,也要遭不少的罪。
所以,这便要开始磋磨她了吗?想以此逼她离宫,没那么容易。
当然,她也不打算……一直忍着这磋磨。
这样想着,锦宁将若有所思的目光落在了孔嬷嬷的身上。
孔嬷嬷还在训话:“你们都给我记住了,不管你们在自家府上是什么身份,未来是什么身份,今日在这宣华殿,都得遵守老奴定下的规矩,若是有不服者,老奴自会向皇后请旨,遣你们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