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首阳山,八景宫。
风火蒲团之上,老子缓缓睁开双眼,眸中太极道韵流转,映照出通天那经由青萍剑传来的、带着决绝剑意的讯息。
老子沉默着,周身清静无为的气息罕见地泛起波澜。
饶是他心境早已近乎忘情,此刻亦感到一阵深沉的唏嘘与寒意。
昔日紫霄宫中,三千红尘客聆听大道,鸿钧道祖高坐云床,宣讲混元之道,为洪荒万灵开启修行之路。
那是何等光景?
玄门正宗,道祖慈悲,泽被苍生。
如今,那位传道授业、身合天道以补全洪荒的老师,竟走到了要以吞噬天道、重定秩序、视万物为刍狗的地步?
甚至要将他们这些亲传弟子,连同其开创的教派,一并作为资粮?
算计之深,心性之冷酷,令人心寒。
良久,老子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在寂静的八景宫中回荡,带着万古的沧桑与一丝无奈。
“天数茫茫,道无常形终究,是走到了这一步。”
他低声自语,脚下太极图无声展开,阴阳鱼缓缓旋转,推演着脱离玄门的种种因果与未来变局。
结果,一片混沌,劫气弥漫,却隐隐指向一条充满荆棘、却蕴含一线生机的道路。
正如通天所言,大势如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坚守玄门,唯有随着鸿钧这艘即将沉没的巨船一同坠入深渊。
脱离,虽会引发气运震荡,根基受损,却也是破而后立、另觅新生的唯一机会。
更何况
老子目光穿透虚空,望向那气象万千、气运如虹的金鳌岛。
截教如今一门六混元,万仙来朝,气运之盛,堪称玄门之首,甚至已隐隐超越了玄门本身的范畴。
通天更是诛仙剑阵圆满,有了与鸿钧叫板的底气。
连他都决意脱离,自己这人教,弟子寥寥,气运主要系于人族,与玄门牵连本就不如阐、截二教深厚,又有何理由留恋?
元始的阐教亦是如此,虽重正统,但在生死存亡面前,那点虚名又能值几何?
只是
老子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脱离玄门,斩断与鸿钧、与旧天道的气运联系,此事关乎圣人道基,绝非简单宣告即可。
其中关窍,如何操作方能将反噬降至最低?
脱离之后,气运又该导向何方?
与地道、人道的结合,具体该如何进行?
这些细节,通天信中并未详述,恐怕也非其擅长。
此事,恐怕还需一人来解惑定策。
孔宣。
那个一手搅动风云、身负混沌珠、屡次看破鸿钧算计的截教副教主。
他的谋划,才是关键。
念及此处,老子不再犹豫。
一步踏出,身形已自八景宫中淡去,下一刻,便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金鳌岛碧游宫外。
几乎同时,前方虚空荡漾,两道身影联袂而至。
正是自昆仑山赶回的通天教主与元始天尊。
通天见老子已然到来,眼中精光一闪,拱手道:
“大兄!”
元始天尊面色依旧有些沉郁,却也对着老子微微颔首示意,算是打过了招呼。
既然已做出抉择,他也不会再做扭捏之态。
老子目光扫过二人,见元始虽气息内敛,但眉宇间那点纠结已然化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断腕后的决然,心中便已明了。
“看来二弟也已想通了。”
老子缓缓开口。
听闻此话,元始天尊轻哼一声,语气复杂:
“势比人强,不得不为。”
“只是具体章程,还需谨慎。”
通天教主大手一挥,诛仙剑意隐隐流转:
“此事易尔!”
“待孔宣回来,听他安排便是!”
“他定有万全之策!”
话音刚落,前方碧游宫偏殿方向空间微漾。
孔宣的身影悄然浮现,显然也是感知到了三清齐聚的气息。
“大师伯,二师伯,师尊。”
孔宣上前,对着三清行礼,神色平静,似乎早已料到此刻局面。
老子目光落在孔宣身上,直接开门见山:
“孔宣,脱离玄门之事,吾与元始已无异议。”
“不过其中关键,如何施行,方能保全根基,降至损耗?”
“脱离之后,气运又该何以为继?”
孔宣闻言,心中一定。
三清意见统一,此事便成了大半。
他略一沉吟,便开口道:
“脱离玄门,核心在于斩断与紫霄宫、与鸿钧道祖个人的气运因果牵连,而非否定自身所修大道。”
“首先,需诸位同时于各自道场,以至宝镇压气运,公开宣告,自即日起,人、阐、截三教,脱离鸿钧道祖所立之玄门,自此独立,道统自持,气运自掌!”
声音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元始天尊眉头微蹙:
“公开宣告?是否太过激烈?恐立刻引发天道反噬,乃至鸿钧直接出手。”
听闻此话,孔宣微微摇头,继续道:
“二师伯放心。”
“如今鸿钧正全力吞噬天道,无暇他顾。”
“且此举正是要借洪荒众生之耳,昭告天地,彻底了断因果。至于反噬”
说到这里,他看向老子与通天:
“需借大师伯太极图与师尊诛仙剑阵之威,于宣告刹那,强行定住三教气运长河,隔绝紫霄宫感应。”
“同时,我会以崆峒印引动人道伟力,后土娘娘亦会调动地道本源,从旁协助,共同抵消那瞬间的因果反冲。”
老子眼中闪过推演之芒,缓缓点头:
“太极图定地水火风,稳固气运,可当此任。”
“配合诛仙剑阵斩断因果,人道地道为辅,或可堪堪抵住那第一波反噬。”
通天教主更是豪气干云:
“善!”
“正好让鸿钧老儿尝尝吾诛仙剑阵的锋芒!”
孔宣继续道:
“宣告之后,三教气运短期内必会震荡下跌。”
“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新生之始。”
“接下来,便是引导气运流向。”
随后他看向老子:
“人教气运本与人族息息相关。”
“大师伯可进一步将人教气运与崆峒印、与人道圣皇相连。”
“从而使人教彻底成为人道护道之教,气运自然可借人道崛起之势迅速恢复,甚至更胜往昔。”
老子微微颔首,此法正合他清静无为、顺应大势之道。
孔宣又看向元始天尊:
“阐教教义,重在顺应天命,阐释天理。”
“如今天道晦暗,鸿钧逆行,旧天命已不足为凭。”
“二师伯或可将阐教之天,从旧天道,转向洪荒天地自然运转之大道,乃至与梳理地脉、稳固乾坤的地道相结合。”
“顺应新的天地秩序,阐教气运自有依托。”
元始天尊目光闪烁,陷入沉思。
虽与他以往理念略有出入,但孔宣所言,确实指出了在新时代下阐教的一条出路。
若能阐释新秩序之天理,未必不能重焕生机。
最后,孔宣看向通天教主:
“截教本就主张截取一线生机,有教无类,与崛起之人道精神最为契合。”
“师尊可广开山门,更积极地庇护人族修士,参与人道建设。”
“截教气运,自可与人道气运紧密交融!”
通天教主哈哈大笑:
“正合吾意!早该如此!”
老子听完,眼中最后一丝疑虑尽去,抚掌叹道:
“善!大善!”
“思虑周详,步步为营。”
“孔宣,你之谋算,已远超吾辈矣。”
元始天尊也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算是默认了此方案。
虽心中仍有傲气,却也不得不承认,孔宣之策,是目前看来最可行、损失最小的道路。
通天教主更是迫不及待:
“既如此,事不宜迟!”
“吾等这便各自回山准备,择吉时,共宣告天地!”
老子与元始相视一眼,皆重重颔首。
随后,孔宣神念微动,一道无形的波纹穿越层层空间,直达幽冥轮回殿深处。
“娘娘,三教已决意脱离玄门,时机将至。”
“届时,需借地道伟力,共抗天道反噬,稳固气运。”
后土娘娘雍容的身影于轮回之光中显现,眸光沉静,回应没有丝毫迟疑:
“道友放心,地道与人道同进同退。”
“时辰一到,吾自当引动轮回本源,助其一臂之力。”
听闻此话,孔宣心中最后一块石头落地。
棋局的关键一子,已然落下。
如今万事俱备,只待那石破天惊的宣告,彻底斩断与紫霄宫的因果枷锁。
他一步踏出,重回金鳌岛之巅,俯瞰云海翻腾。
量劫之气依旧弥漫,但一股新的、锐利的变革气息,正悄然孕育。
翻掌之间,崆峒印浮现掌心。
印身之上,九龙纹路仿佛活了过来,发出低沉龙吟,引动体内浩瀚的人道伟力奔腾流转,与遥远的人族圣地、与那九尊圣皇气息紧密相连。
金光内蕴,含而不发,却已做好随时喷薄而出、硬撼天道的准备。
神念如网,悄然铺开。
首阳山八景宫,老子静坐风火蒲团之上,太极图于脚下缓缓旋转,阴阳鱼道韵笼罩全山,将人教气运牢牢定住,只待一声宣告。
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面色沉凝,盘古幡虚影于身后猎猎作响,玉清仙光前所未有的凝聚,虽带决绝,亦有一丝挣脱束缚前的凛然。
碧游宫中,通天教主负手而立,青袍无风自动。
他身后,诛仙四剑的虚影彻底实质化,诛、戮、陷、绝四道杀戮本源交织成一片混沌剑域,剑气冲霄,将截教万仙气运拧成一股,锐利得足以割裂苍穹!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孔宣眸光一凝,神念传音,同时响彻三清心神,亦传入幽冥:
“时机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