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一改平常吊儿郎当的模样,找了个理由:“认认门。”
见周凛不信,冷眸盯着他,一眼就能看穿想法。
于东立马岔开话题:“周哥,你的工作还接吗?”
周凛不接他的话,反而带着警告瞥他一眼:“她还小,你小子别想那些没影的事。”
周哥知道了?
想到这种可能,
于东脸涨得通红,半途找了个借口,先溜了。
看房主要是认个门,没多久他们就离开了。
这个点没车,只能走回去。
周凛本想先骑车带两个孩子走,又不放心两个姑娘,索性推着车,一起步行回去。
回到村里,正赶上饭点。
村民们喜欢端着碗聚在门口,边吃边闲聊。
看见江绾绾一家大包小包地回来,不少人眼里掩不住羡慕。
也有人觉得是之前山货小队让江绾绾占了不少便宜,这才手头宽裕、老是买东西,心里很不是滋味。
自从孙兰那事之后,村里一直没人再上山。
听说支书要重新选人,之前退出的人看见江绾绾,就想起上次退出山货小队,支书说不会再让加入的事,他们更是懊恼。
“秀英,你看看你家老三娶的这媳妇,可真能败家,哪次上街不是大包小包往家拎?”
“就是,肯定是弄山货赚了不少,怎么也不带带你这位大嫂?”
被点名的李秀英脸一黑,刚想回嘴,瞥见周军投来的目光,话到嘴边又转了个弯:“你们去供销社不也大包小包给孩子买?又不是天天去。”
最近她跟丈夫闹得很不愉快,尤其是孙兰离婚之后。
上次她因为江绾绾被革委会带走幸灾乐祸,回来两人大吵一架,直接分床睡了。
不管她怎么劝,周军都不愿意回屋。
李秀英觉得他就是不想跟她过了,只好少说些他不爱听的,试着缓和关系。
村里人正奇怪李秀英今天怎么没顺势倒苦水,忽然有人神神秘秘插了一句:
“你们听说了吗?江大夫要去县医院上班了。”
李秀英几人一听,全都愣住了,脸上写满不相信。
“支书亲口说的!”那人见他们不信,又说江绾绾今天进城就是去看房子的,说得有鼻子有眼。
李秀英听完,一刻也坐不住了,起身就往家走。
没几天,江绾绾要去县里的消息就在村里传开了。
江大夫一走,村里就没大夫了,以后看病要么去县里,要么得去外村。
这些议论,江绾绾并不知情。
来回走了两趟县里,她已经累得够呛。
晚饭做得简单,下了点面吃过就算。
她半倚着床头看书,没有电灯,看书格外费眼睛。
这几本书这些日子她差不多翻完了,只是资料不全,她也不确定自己到底什么水平。
她没见过恢复高考的真题,只听说不难,但不想做没把握的事——好好准备,总没有错。
正发着呆,周凛悄无声息地进来,抽走了她手里的书。
她微微抬头,用眼神问他“干嘛”。
周凛把书搁在桌上:“伤眼睛。”
她这才觉得眼睛确实有些酸涩,也不想近视,闭眼休息。
她感觉到小腿被人抬起,条件反射嗔怒:“不做。”
听到男人轻笑。
她刚要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