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很快回来了,沉声道:“歇够了,我们继续吧,争取早点下山。”
途中,几人见识到了江城精湛的打猎技术。
篓子里堆起的野兔和山鸡,两个婶子看得羡慕不已。
江绾绾家离后山近,她让江城把她的自行车骑回去,这样后面来往方便些。
江城没有推辞,这样确实能省不少时间。
他们把采到的山货和野味先放在江绾绾家里,然后抬着东西跟江绾绾去了村部。
周支书没想到几人会这么早回来。
光蘑菇就采了几十斤。
江绾绾建议:“支书,菌子最好今天,或者最晚明天送去供销社卖了,不新鲜卖不上价。”
旁边有人说:“支书,建民不是每天去县里学开拖拉机吗?他去县里顺便卖一下最合适。”周支书也是这么想,这话他不能自已提,怕被人说闲话,利用职权给自己儿子谋利。
周建民是周支书的儿子
江绾绾接话道:“支书,那正好让建民和我们一起去供销社和国营饭店认认门路,熟悉一下。”
暂时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周建民无疑是目前比较合适的。
后面称重、记账的事情都由村部负责。
需要晾晒的药材,则由各家带回去自行晾晒。
处理药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江绾绾已经写下来交给他们了。
回家的路上,江城问江绾绾:“你这样太辛苦了。”“哥,我可能要去县里工作了。”
江城一愣,几秒后急切地问:“你要和周凛离婚?找好下家了?”他下意识地往坏处想。
江绾绾被他逗得轻笑出声:“想什么呢!不是。”
她把县里医院邀请她去工作的事情,告诉了江城。
江城听后一脸惊喜,随即又觉得周凛这家伙,好像越来越配不上自己这么好的妹妹了。
江绾绾、江城和周建民三人从供销社收购站出来。
周建民整个人还有些发愣。
菌子,竟然卖了三十块钱!
周建民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这要是一个月都能这样,岂不是能挣一两百块钱?
江绾绾看出了周建民的想法,直接打破了他的幻想:“建民哥,账不是这么算的。
山货不比庄稼,不是天天有,月月能采这么多的。
靠山吃山也得看‘山色’,所以上山弄山货只能做副业,改善下村里的生活。”
周建民在村里多年,这个道理他懂。
以前也有人上山采摘,拿去卖被抓了还要游街。后来又听说山上有野猪,还死了人,大家就更不敢去了。
现在能卖出去,都是靠着江绾绾牵的线。
来到国营饭店后门,江城把昨天打的野兔和野鸡送掉。
今天跟着江绾绾和江城走的这一趟,周建民收获很多。
他还要去县里学开拖拉机,便先走了。
江绾绾一回到家,就把买药材的钱递给周小妹。
她看到桌上放着一小罐果酱,是用之前的罐头瓶子装的。
昨天周小妹看到她带回来的那一小包山丁子,还笑她说这东西吃不了,太酸。
江绾绾随口说可以弄成果酱吃,只是可能有些费糖。
没想到等她回来,周小妹已经做出来了。
她尝了下味道,酸酸甜甜的,很好吃!小朋友用这个配着馒头吃,肯定喜欢。
她不得不佩服周小妹的好手艺。
此时,周支书家里,一家人坐在堂屋。
周建民把今天卖山货的钱,递给他爸。
周支书看着手里的钱,声音有些发颤:“这些这些都是今天卖山货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