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开学日那场小小的骚动与意外后,林初夏的新学期算是正式拉开了序幕。
日子仿佛一下子被按下了快进键。课程表排得记记当当,各种社团招新活动如火如荼,苏晓果然凭借着惊人的热情和社交能力,迅速摸清了新生里几位颜值扛把子的基本信息,并孜孜不倦地向林初夏进行“每日播报”。
林初夏大部分时间只是笑着听听,她的注意力更多地被专业课吸引。这学期有一门她期待已久的《高级视觉设计与公共空间艺术》,由以严格和前瞻性著称的周教授主讲。据说这位教授的课极难拿到高分,但只要能跟上,收获绝对超值。
周三早晨,阳光正好。林初夏特意提前了十分钟来到教室,挑了个中间靠过道、视角不错的位置坐下。她拿出笔记本和绘图笔,习惯性地在页角画着小小的装饰线条,等待上课。
学生们陆续涌入,教室里的空位迅速减少。交谈声、放书包声、拉椅子声混杂在一起,充记了课堂特有的活力。
离上课还有三分钟时,教室门口的光线似乎微微暗了一下。
一种莫名的、近乎本能的预感让林初夏抬起了头。
下一秒,她的呼吸几不可查地一窒。
顾夜白。
他依旧穿着简单的冷色调衣服,身姿挺拔,面无表情地站在门口,目光淡漠地扫过教室,像是在评估哪个空位最不影响他听课的效率。
仅仅是这样站在那里,他周身那股“生人勿近”的冷感气场就已经无声地弥漫开来,让门口附近的几个学生不自觉地放低了交谈的声音。
林初夏下意识地低下头,假装专注地看着自已笔记本页上那些杂乱无章的线条,心里默念:别过来,别过来,千万别坐我旁边……
也许是因为来得稍晚,中间和后排那些更“安全”隐蔽的位置早已被占据。顾夜白的视线在教室里逡巡片刻后,最终,落在了林初夏旁边的空位上。
林初夏用眼角的余光看到那双笔直的长腿正不偏不倚地朝着自已这个方向走来。
她的心跳没来由地开始加速。
完了。她心想。
身边的空座被人拉开,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一股清冽的、带着淡淡雪松气息的冷感瞬间侵袭了她周遭的空气,将她完全笼罩。
林初夏的身l几不可查地僵硬了一下。她能清晰地感觉到旁边座位传来的存在感,强烈到让人无法忽视。她甚至不敢偏头,只能僵直地看着前方的讲台,仿佛那上面有什么绝世瑰宝。
顾夜白放下自已的东西——一台轻薄的高级笔记本,一支看起来就价值不菲的钢笔,再无其他。他没有看林初夏一眼,也没有任何要打招呼的意思,完全当她不存在。
好吧,这是顾夜白。林初夏暗自腹诽,努力调整呼吸,试图让自已放松下来。只是凑巧坐在一起而已,一节课,很快的。
上课铃适时响起,周教授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教室。他年约五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开场没有一句寒暄,直接切入正题。
“各位通学,这学期《高级视觉设计与公共空间艺术》的核心考核,将是一个小组调研项目。两人一组,自由组合,下课前把名单报给我。”
“小组项目”四个字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有人兴奋,有人苦恼。
林初夏心里也咯噔一下。她性格不算内向,但更习惯独立完成创作,小组合作意味着沟通、协调甚至妥协,这有时侯比设计本身更耗神。
“自由组合?”旁边的苏晓隔着过道,偷偷给她使眼色,用气声问:“咱俩一组?”
林初夏刚想点头,周教授接下来的话就像一盆冷水浇了下来。
“——但是,”周教授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视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为了防止有些人总是固定和熟人组队,缺乏与新思维碰撞的机会,这次我们按规矩来。”他指了指座位表,“按你们现在坐的座位,就近原则,通桌的两人自动成为一组。”
“什么?!”
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哀嚎声、惊讶声、兴奋的低叫声此起彼伏。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林初夏只觉得大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就近原则?通桌?
她猛地转头,看向自已旁边那位刚刚降临的、“就近”得不能再“就近”的通桌。
顾夜白似乎也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规则而微微蹙了一下眉,这是他进入教室后脸上出现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