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无心暗道不好,他不会休息太久迟到了,老板生气。他加快了脚本,走近刘轩。
“老板,对不起,我回来太晚了。”
刘轩哈哈一笑,拍了下路无心肩膀:“你都瘸成这样了,今天别干了。好生休息吧。”
路无心惊喜抬头,含着感激双手握着刘轩的手摇晃:“太感谢您了!老板,你真是大好人。”
“啥好不好的,晚上和大伙儿说说考了些什么。你知道的我们这些,早年哪有机会读书。”
“嗯嗯。”路无心连着点了好几个头。
而皇宫内,养心殿在陈时的建议下新摆了一个沙盘。
甘齐坐在沙盘前,揉了揉太阳穴:“陛下,为什么不像上次一样,直接选中具有灵源的孩子,而是选择了很多普通孩子?”
“即使有了源流之胚,但这样的希望太渺茫了。”
夏观澜开着玩笑说着:“也比没有希望更好,而且比起有天赋,我更看重人品、学识、专注。这些才是孩子们以后可以走得更远的必要条件。”
她舒服地往后靠在椅背上,养心殿现在只有他们两人和一枚玉玺。
甘齐却笑不出来。他知道自己的时间无多了,可渡业门供奉还有八个多月又要上缴了,而他们还没有能脱离依附渡业门的力量。
那天谈心后,他铆足了力气和心神想要做事,结果陛下在选择修炼人士上却过分任性,他心中多少是有些不满的,这样会耽误太多时间。
陛下说要在青阳内修建修仙学校,他是完全支持的,但是选择学生上,他千言万语想说。
看着甘齐的神情,夏观澜也说不出什么话。
在以前甘齐到点休息,绝不多处理一点政务,没到亥时家里便熄了灯睡觉,就等着选出新宰相告老还乡。
而现在倒好,天天来养心殿催促夏观澜,一天能工作到凌晨。让他休息,还不乐意了。
夏观澜开口说道:“这不一样。你想如果我们不做人品筛选,培养好了。比我们厉害多了,他选择加入仙门,或是去其他国家当个客卿,我们能拦住吗?”
“我知道人品很重要,可是难道我们选不出品行良好的仙缘之人。”甘齐打断了夏观澜的话。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们很急,你要选出没仙缘的培养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诞生灵源。”
“我们要等五年?还是十年?”
“陛下,听老臣一句劝吧,咱们选有灵源的孩子吧。”
对甘齐的心情,夏观澜是又理解又头疼。他为了帮她帮青岚真的是做了太多,正因为这样,夏观澜才对着他说不出什么话。
陈时突然在夏观澜脑海中说了句话:“告诉他,蕴灵之事吧。最长三个月我们便能在没有灵源的孩子身体内,蕴养出灵源。”他也不忍心看着忠实的老臣这般。
甘齐见夏观澜还没说话,又继续说道:“陛下,仙师收取供奉那日你也看到了吧。我不在乎我怎么样。”
“我只知道青岚和那些仙门的差距。你知道那差距有多大,对吧!”
“我们要追赶的目标是渡业门,现在为止我们都不知道他们最高境界的掌门是什么境。”
“我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必须要更快一点,培养出青岚的仙人。”
甘齐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
在场之人想到从凡人身份去面临渡业门是什么样的感觉。
夏观澜可以用绝望来形容。
陈时头疼了,他一个灵体竟然也有头疼的一天,他和甘齐考虑事情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态度却不同。
夏观澜当即安抚甘齐的情绪:“我看你别急出什么病。”
说着她把夜宵小食推到甘齐面前。
“其实我这样选择,并不是无的放矢。先祖几日前曾在梦中,提到名为蕴灵的能力。这个能力可以为选定目标在三个月内蕴养出灵源。”
甘齐端起一小杯白酒,一口喝了下去。
“陛下,咱们先祖从你登基后厉害了不少。”
“既然你说有办法,老臣便相信你。”
说话间,他又干下一杯:“只是这些试题啊、测试啊。您现在也没给个结果出来,要怎么打分选人呢?”
“我们又怎么从答卷上看出孩子们的人品呢?”
陈时这时想跳入甘齐脑中,告诉他现在他镇国玺能把控国运,他会选出对国运有利的孩子,加以培养。但在那以前,他会先筛选出无法通过基础测试的。
“小路,别擦桌子了!入学考试的皇榜张贴出来了,你快去看!”刚从菜市采购回来的丽娘喊着路无心。
他放下手中的抹布,正要抬脚又停下。看向正在算着上月流水的刘轩,他低头拨弄算盘:“快去吧!万一你有机会呢。”
路无心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径直跑到张贴皇榜的公告栏前。
这里已经围上三圈百姓,他们看着皇榜上有没有写上自己认识之人的名字。
路无心跳起来也只能看见最上面两列的人名,他发挥身高优势,从公告栏背后钻到了前面。
手指从上到下,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嘴里还念叨其他入选人的名字:“纪含蕊、余琴心、夏云……”
“路无心,云州。”
“路无心!云州!”他跳了起来,兴奋地大叫着。
“是我!是我!我被选中了!我能去青阳城了!”
围观的百姓看见他高兴得失了神的样子,没有相信他,只是摇头叹息,好好的一个孩子,就疯了。
他却对此不甚在意,一心只想把好消息分享给酒楼的朋友们。
飞快地跑回酒楼门口,刘轩听到有人进门的响动,抬起头看过去。
路无心满脸笑意地站在门口:“老板!丽娘!老吴!我被选中啦,皇榜上有我的名字。”
“真的选上了?”刘轩惊得忘了自己算到哪里了。
丽娘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确认过不是同名了吗?小路这孩子,我看就知道他以后有出息。”
“欸!”路无心没有想到或许云州还有和他同名同姓的学生,他挠头:“还没有确认就是我。”
刘轩却鼓励道:“肯定是你,你这孩子一来我酒楼里干活,就看出你机灵得很。”
几人谈话间,从街口牌坊处,传来了一阵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