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70年代:十万大山逍遥仙 > 第179章  海里寻宝,富可敌国

国家现在急需外汇。
这些金银,是现在奇缺的硬通货,留给国家好了。
1973年,国家实施了四三方案,计划花费43亿美元,后增加到518亿美元,从西方引进大型成套技术设备。
1973年-1977年底,累计签订200多个引进合同,形成26个重点民生工程。
这次引进技术的规模,与当年从苏熊,引入全套工业基础相当。
这些大化肥、大化纤、大石油化工项目,是后来化肥、农药、衣服的基础。
不是单干,就能吃饱饭的!
自古以来,几千年都是单干,能吃饱饭吗?
种子、农药、化肥、水利缺一不可!
这些金银来的交上去,能引进更多的工业设备,提前解决农药化肥衣服问题。
……
陈安平打开五座宝库,收走其中的玩物,留下一些单子,写清楚宝库中金银数量。
防止中途蒸发。
兴起之下,又跑到什刹海、北海、中海、南海,各个海子转了一圈。
空间神念快速扫描。
卧槽,这些海子里,简直是地下宝库。
金银元宝,扔得到处都是。
水下的淤泥深处,随处都有钱袋子。深埋在几米深的淤泥里,也不知道哪个年代扔的。
一个钱箱、两个钱箱、个钱箱……
这样的零散宝藏,零零散散,陈安平随便发现几十处。或深或浅,埋在水底淤泥中,被泥沙掩藏。
显然,这不是有意藏宝,而是情急之中,被人胡乱扔进海子里,作为将来家族东山再起的资金。
元明清三朝都城,全国的财富,聚集在几片小小的海子附近。
这片小小区域,可能是全世界,金银财宝最富集,各种家族兴亡血雨腥风最多的地方。
这样紧急扔掉的,野生宝藏,足足发现了几十处,一百多箱。
基本都是金银、瓷器、玉器,要么是硬通货,要么是绝世珍宝。
“有大货!
发现大货了!”
陈安平在南海,发现了处宝藏,足足四五十口箱子,埋在水底四五米深的泥沙里,不知过去多少年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处有意的,大型藏宝。
这样的巨额财富,匆匆扔进水里,只能是改朝换代,王朝末日。
这有可能是元朝末日,元庭匆匆北逃,来不及运走的宝物。
也有可能,闯王突然围城,明末宗室豪族,匆忙藏起来的宝藏。
明天崇祯穷得要死,手下的世家大族,宗室勋贵,完全反过来。
朝廷的钱,都是被他们掏空的。
朝廷有多穷,他们就有多富!
……
陈安平没有客气,收起这处巨型宝藏。
稍微检查了一下,真的是元末宝物。
金子只有两箱,大部分是白银、玉器、瓷器,各种祭祀宝物。
陈安平继续探查,又发现了,几处这样的大型宝物。
规模不如元庭宝物。
但是价值更重,因为黄金多。
陈安平花了两个小时,匆忙搜索了几个海子,找到大大小小四五百箱宝物。
价值加起来,竟然不如恭王府五个宝库。
最能搜刮的,还得是这鞑子。
陈安平有些累了,连传说中的护城河宝藏,都没去找。
直接带着所有金银,回到恭王府,将大量金银扔在院子。稍稍打开手电一照,果然金山银山,耀得人睁不开眼。
陈安平留下字条,然后留下几捆爆竹,定好时间。
骑自行车到湖边,游水回家。
……
轰轰轰!
大半夜恭王府,突然响起剧烈轰鸣,好几处亭院起火,几间杂房被炸上了天。
半个城市惊动。
警方、军方的车子,跑了一夜没停。
……
天明,清单与金银数目,整理完毕,递交到海子里。
“这字写得好!
写得好妙!”
“这一手赵体,赵孟頫重生,也不过如此吧?
当世绝无第二人能写出来!
当世奇人!当世奇人!
我要是能见见他,那就好了!”
老人拿着清单,看着上面的字迹,笑呵呵地道。
“不仅字写得好,清单上的金银,清点无误,已经全部验证入库!
按照国际金价150美元/盎司计算,这些黄金价值约25亿美元;白银价值20亿美元!
这笔金银,相当于咱们外汇总量了,可是及时雨啊!”
另一人笑呵呵地道。
“好!
这是一位好同志!
人家发现了地下宝库,把古玩字画全部运走了。
但是这么庞大的金银,45亿美元,富国敌国呐!全部留下来,支援咱们国家建设。”
“这说明了人心向背!”
“他们问,要不要查一下?”
“查什么?
几百吨黄金,几千吨白银,还说明不了问题吗?
还要查什么?
咱们为老百姓做事,老百姓就会站在咱们这一边!你滴心里有鬼,才会怕这怕那!”
……
第二天,陈安平游了泳,照例给大爷挂了条鱼。
大爷乐呵呵收下,毫不为难。
不管什么原因,上了我的钩,就是我的鱼。
这没毛病!
吃过早饭。
骑上摩托车,照例带着云英,在帝都城游逛。
帝都城很平静,人们忙着生活,帽子叔叔照例巡逻。
陈安平神念观察,暗中观察几处重要部门。没有什么外松内紧,也没有暗中追查,仿佛风平浪静,无事发生。
陈安平心里那点顾虑,彻底放开。
太阳毕竟是不同的!
……
陈安平骑着摩托车,经过一片小巷,忽然发现一个知性的女子,拿着扫把在扫地。
陈安平停下摩托车,看着知性女子,惊道:“你是……冉老师?”(不收!人家40岁了!)
冉老师捋了捋头发,露出一个笑容,带着岁月的沧桑,但是依然不改阳光温和。
“我是冉秋叶,现在不允许教书,不是老师了。”
“请问您是?”
冉老师露出疑惑。
陈安平顿了一下,笑道:“我是那个……那个傻柱的朋友。
傻柱你还记得吧?
跟你相亲那个,南锣鼓巷那个厨子!”
冉老师神情一怔,脑海中浮现久远的回忆,眸子中带着一丝微光。
那个傻子……有点憨。
有很多误会。
自己扫地后,又遇到了他。
本来说好的,不知怎么地,忽然没来了……
如果跟他结婚了,自己的生活,应该……可能有孩子了吧?
冉老师露出一抹复杂的笑容,抬起头,勉强笑道:“傻柱……柱子他还好吧?
他结婚多久了,孩子多大了?”
陈安平停下车。
云英跟着下来,好奇地看着自家男人。
她很好奇。
自家男人,绝对没来过帝都。
却对帝都熟悉得很,还有这样那样的,市井朋友熟人。
简直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