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二十八。
临近除夕,整个京城都透着一股子忙碌又喜庆的劲儿。
街头巷尾挂起了红灯笼,供销社里挤满了置办年货的人,空气中飘散着炒货和糖果的甜香。
唐樱刚结束电台年前最后一次录音,正盘算着去买点什么当年货,桌上的电话就响了。
她抓起听筒,“喂,您好。”
“糖糖啊,是我,林阿姨。”话筒里传出林婉温和带笑的声音。
“林阿姨好。”唐樱的声音也跟着染上笑意。
“这都快过年了,阿姨有段日子没见你了,怪想的。晚上有空吗?来家里吃饭,阿姨给你包饺子吃。”
唐樱握着听筒的手,下意识地收紧了些。
“林阿姨,那个霍先生今天在家吗?”
问出这句话,她自己都觉得有些好笑。
曾几何时,原主做梦都想跟霍深待在同一个屋檐下。
如今,她却避之唯恐不及。
林婉立刻明白了这孩子心里的顾虑。
她对自己那个不解风情的儿子,更多了几分埋怨。
“你这孩子,放心吧。”林婉的语气愈发温和,“阿深一大早就出去了,说是晚上有个重要的会,饭都不回来吃了。家里就我跟你霍叔叔,你呀,就踏踏实实地过来,纯粹陪阿姨说说话,解解闷。”
“好呀!那我就不跟您客气了。”她爽快地应下,又补充道,“我正好也做了点桂花糕,等会儿给您和霍叔叔带过去尝尝,就是些不成敬意的小点心,您可别嫌弃。”
“哎哟,你这孩子就是太客气。”林婉在那头嗔怪了一句,可语气里的欢喜,却是怎么也藏不住。
挂了电话,唐樱便回家取了早就备好的食盒,又换了身得体的衣服,才拦了辆车,往霍家大宅驶去。
出租车在霍家那扇气派的雕花铁门前停下。
唐樱拎着食盒走下车,一眼就看到了宅子门口挂起的大红灯笼,灯笼穗子在冬日的寒风里轻轻摇曳,平添了几分节日的喜庆。
佣人早就得了吩咐,在门口候着,一见她,立刻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
“唐小姐,您可来啦!夫人念叨您半天了。”
穿过庭院,走进温暖如春的大厅,一股浓郁的墨香扑面而来。
只见宽敞的大厅中央,摆了一张古色古香的八仙桌。
霍振军穿着一身深色的唐装,正俯身在一张铺开的红纸前,手腕沉稳,动作行云流水,身形如松,不怒自威。
唐樱的脚步下意识地放轻了。
她安静地站着,像一个谦逊的学生,观摩着大师的创作。
林婉从厨房里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走出来,看到她,眼睛一亮,连忙朝她招了招手,又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她走到唐樱身边,将果盘放在一旁的茶几上,然后压低声音,“你霍叔叔每年就这点爱好,非得自己写春联,说外面买的没年味儿。”
唐樱点点头,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张八仙桌。
她看得出来,霍振军不是在玩票,而是真的有几十年的功底在里面。
那一笔一划,力透纸背,雄浑大气。
霍振军将笔搁在笔架上,目光审视着自己的作品,似乎颇为满意。
唐樱走进,视线落在那墨迹未干的“福”字上,眼神里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赞叹。
“霍叔叔,”她的声音清脆又诚恳,“您这‘福’字,风骨雄健,有颜筋柳骨之势。但最妙的,是这收笔之处,又添了一分内敛的锋芒,不显不露,自成一派。这可真是太见功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