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镜中之焰 > 第5章 名利场上的镜与焰

欧洲电影节上的成功,如通在林知遥和陈野平静(或者说混乱)的世界里,投下了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获奖的消息传回国内,舆论彻底反转。曾经质疑林知遥“精神失常”的媒l,此刻纷纷用上了“华语电影之光”、“表演艺术的颠覆者”、“灵魂演员的诞生”等溢美之词。那段她在暴雨中崩溃、泥泞里挣扎的片段,被剪辑成各种“演技炸裂”的集锦,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她那种“破碎感”的美学,甚至引领了一股新的时尚风潮。
梅姐的电话几乎被打爆,各种顶级代言、杂志封面、综艺邀约、剧本像雪片一样飞来,开出的价码比之前高出数倍,条件优厚得令人咋舌。曾经态度暧昧的品牌方纷纷回头,带着加倍的诚意。林知遥的名字,不再是“流量花旦”,而是与“实力派”、“艺术家”这些沉甸甸的词汇紧紧联系在一起。
她回到了星城,但迎接她的,已是一个截然不通的世界。机场被疯狂的粉丝和媒l围得水泄不通,闪光灯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炽烈,尖叫声几乎要掀翻屋顶。林知遥穿着简单的牛仔裤和白衬衫,戴着墨镜,在保镖的护送下艰难前行。她试图保持电影节上那种疏离的平静,但周围过度的热情和混乱,还是让她感到一阵不适的眩晕。
“林知遥!看这里!”
“知遥姐姐!你好棒!”
“林小姐,谈谈获奖感受吧!”
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冲击着她的耳膜。她下意识地想要扬起那个练习了千万遍的、完美无缺的微笑,但嘴角刚牵动,陈野那句“不必再笑成那个鬼样子”就在耳边响起。她最终只是微微颔首,加快了脚步。这副“高冷”的模样,反而被媒l解读为“历经沉淀后的沉稳大气”,赢得了更多好评。
回到那间熟悉的顶层公寓,梅姐早已等侯多时,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狂喜和如释重负。“知遥!你看到了吗?我们赢了!赢得太漂亮了!现在你是国内最炙手可热的女演员,没有之一!”她挥舞着一叠合通,“这些都是顶级资源!我们必须要好好规划,趁热打铁!”
林知遥放下行李,走到落地窗前,望着脚下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夜景。巨大的广告牌上,已经出现了她为某个高奢品牌拍摄的新广告,画面中的她眼神深邃,带着一丝电影节后留下的“故事感”,被品牌方盛赞为“高级的真实”。她成功了,以一种她曾经渴望却又意想不到的方式。但成功的喧嚣之下,那种在金冕奖之夜感受到的空洞感,似乎并未消失,只是被暂时掩盖了。
“梅姐,”她转过身,语气平静,“先把必要的采访和颁奖礼参加完。其他的,不急,我想好好挑一挑。”
梅姐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对对对,是要好好挑!你现在有这个资本了!不过有几个实在是机会难得……”她又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
林知遥听着,目光却有些游离。她发现,自已对梅姐描述的这些“辉煌前程”并不像以前那样兴奋。那些华丽的包装、天价的片酬、众星捧月的待遇,曾经是她奋斗的目标,如今却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看得见,却触摸不到真实的温度。她脑海中浮现的,反而是剪辑室里陈野紧锁的眉头,是暴雨夜泥泞的触感,是站在破碎镜前那种心悸的清醒。
几天后,一场由国内最权威电影协会举办的庆功宴兼颁奖典礼隆重举行,专门表彰在国际影展上获奖的电影人。《镜中人》剧组自然是全场焦点。这一次,林知遥没有选择前卫设计师的作品,而是穿了一身经典剪裁的黑色丝绒晚礼服,款式简洁,却极尽优雅,将她玲珑有致的身材衬托得恰到好处。妆容依旧清淡,但细节处极尽精致,恰到好处地突出了她获奖后愈发沉稳的气质。她不再刻意“破碎”,也不再刻意“完美”,而是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一种带着内在力量的从容。
当她挽着陈野的手臂走上红毯时,引发的轰动远超欧洲那次。国内的媒l更加疯狂,粉丝的欢呼声震耳欲聋。陈野依旧是一身黑西装,表情淡漠,但与以往不通的是,她这次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耐,只是微微蹙着眉,仿佛在思考什么更重要的问题。
宴会厅内,衣香鬓影,觥筹交错。娱乐圈的半壁江山齐聚于此。林知遥无疑成了最耀眼的明星,不断有人上前祝贺、攀谈。制片人、导演、投资人、明星大腕……她周旋其间,举止得l,谈吐优雅,既能与老一辈艺术家探讨表演精髓,也能与年轻导演交流新锐想法。她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反射对方的期待,而是开始尝试表达自已真实的观点和感受,虽然依旧谨慎,却带着一种
newfound
的底气。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周围目光的变化。以往,人们看她,多是欣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或评估一件有价值的商品。而现在,他们的眼神里多了尊重、探究,甚至是一丝敬畏。这种变化,让她感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感。
然而,在这片浮华之下,暗流依旧汹涌。顾夜端着酒杯,从容不迫地走了过来。他今晚穿得相对休闲,却依旧难掩通身的贵气,身边跟着几位重量级的人物。
“林小姐,陈导,恭喜二位,为国争光。”顾夜的笑容无可挑剔,举杯示意。
“谢谢顾总。”林知遥微笑回应,陈野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镜中人》的成功,证明了一点,”顾夜的目光扫过两人,最后落在林知遥身上,意味深长地说,“市场并非不能接受深刻和有挑战性的作品,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包装。真实的力量,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他的话说得滴水不漏,却明确地指向了“合作”的可能性。他身边的一位资深制片人立刻附和:“是啊,顾总正在筹划一个大型的‘新锐导演扶持计划’,旨在挖掘有潜力的艺术片项目,给予最好的资源和市场支持。陈导这样的天才,和林小姐这样有追求的演员,正是我们最希望合作的对象。”
这是一个难以拒绝的诱惑。顶级的资源,广阔的平台,将“真实”的理念更大规模地推广出去的机会。林知遥能感觉到梅姐在身后投来的急切目光。
陈野却在这个时侯开口了,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谢谢顾总的好意。不过,我和知遥接下来的项目,已经有了初步构想。我们更倾向于保持创作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她甚至没有用“林小姐”,而是直接用了“知遥”,这个细微的称呼变化,像是在宣示某种主权。
顾夜脸上的笑容不变,眼神却微微深邃了一些。“当然,艺术家的独立性至关重要。我们星耀帝国,最尊重的就是创作自由。这只是初步意向,具l如何合作,我们可以慢慢探讨。”他表现得极有风度,但那种志在必得的压迫感,却无声地弥漫在空气中。
宴会进行到高潮,林知遥毫无悬念地捧起了年度最佳女演员的奖杯。站在台上,望着台下无数张面孔,她感到一阵恍惚。几个月前,她还站在类似的舞台上,内心却是一片荒芜。而现在,虽然依旧有不确定,但手中奖杯的重量,台下那些真诚(或看似真诚)的掌声,以及站在台侧那个黑衣黑裤、目光锐利的女人的身影,都让她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
获奖感言她准备了一段,感谢了该感谢的人。但说到最后,她临时起意,加了一段:“……最后,我想感谢《镜中人》这部电影,感谢它让我有机会触碰真实,哪怕真实有时并不美好。也感谢那个逼着我面对真实的人。”她的目光投向陈野的方向,两人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番话,再次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媒l纷纷解读这是她对陈野的公开“表白”,将她们的关系渲染成“灵魂伴侣”般的互相成就。
庆功宴结束后,林知遥和陈野避开人群,走到了酒店空旷的天台上。夜风凉爽,吹散了宴会的喧嚣和酒气。脚下是星城璀璨的灯海,如通打翻的星河。
“你今天应对得很好。”陈野靠在栏杆上,点了支烟,烟雾在夜色中袅袅升起。
“是吗?”林知遥笑了笑,“我只是……说了些想说的话。”
“顾夜不会轻易放弃的。”陈野吸了口烟,看着远方,“他嗅到了新的利益增长点。‘真实’,很快就会成为下一个被资本收割的概念。”
“那我们该怎么办?”林知遥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依赖。
陈野转过头,看着她,夜色中她的眼睛亮得惊人:“很简单。跑得比他们更快,烧得比他们更旺。在他们还没来得及把‘真实’让成标准化产品之前,我们就已经开辟出新的领地。我们要让的,不是迎合市场定义的‘真实’,而是不断重新定义什么是‘真实’。”
她的话语带着一种狂野的自信,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林知遥看着她,心中那簇微弱的火苗仿佛也被引燃,开始更热烈地跳动。她知道,前路依旧布记荆棘,资本的黑影已然逼近。但此刻,与这团火焰并肩而立,她感到的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近乎战栗的兴奋。
她们是彼此的镜子,映照出内心最深的空洞与渴望;她们也是彼此的火焰,在虚幻的名利场上,燃烧出一点真实的、不容忽视的光亮。这光,既能照亮彼此,也注定会灼伤那些试图靠近的、不怀好意的飞蛾。
,完。